严凤英之死 比黄金还贵的野生霍山石斛 神秘药材的死而复生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严凤英之死 比黄金还贵的野生霍山石斛 神秘药材的死而复生

发布时间:2020-10-12 02:41:17

别山深处的霍山县乡村医生何斌,潜心种植野生霍山石斛30多年,并让霍山石斛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目前市场标价每克高达786元的霍山石斛,比黄金还贵两倍,常常让普通人望而却步。

野生霍山石斛

似乎霍山石斛,从上市之初,就让她戴上“富人专用”的标签。然而,高贵的霍山石斛并不能改变她尴尬的身份,至今未能入中国药典,她只能以农副产品或保健品在市场出现。若人工授粉成功,七天后,花的尾部会变绿膨大,继而结出果实。

这种异株授粉的果实成熟后,被送往几十公里外的种苗培育厂,通过人工组培,培养出下一批种苗。十几年前,人工组培技术刚刚兴起,近乎绝种的霍山石斛,一颗不足1.5厘米的果实,价格是2000元。

北纬31°,常年多云雾,阴湿的环境下,石斛的生长极为缓慢,每年春天由上年老茎基都萌发一短枝,经历雨季的滋润,夏季的沉淀,山风的洗礼,雪水的灌溉,三年的轮回,多糖、氨基酸等成分积累到最大值,方才到达最适宜采摘的时间,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时候,这个周期是五年,乃至更久。

一个晴天的下午,一把剪刀,向下45°角快速采下石斛茎条,采摘的过程中,需要刻意下避开最为粗壮的茎节,这样来年新发芽的茎条方有充分的营养来源,接受大自然的馈赠,需要遵守山林里的规矩。

新鲜的石斛条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胶质,清洗干净,去除鲜叶,借助大自然的风,肥美的茎条慢慢散失水分,胶质一点点凝聚。经历炒制、揉搓、绕条加箍、烘焙紧坯、整形、复火等一系列繁杂的工艺后,这种带着焦糖味的石斛干品,被称为“枫斗”。

其中,最为优质的枫斗又名“龙头凤尾”,茎基部形如昂起的龙头,茎梢形如翘起的凤尾,经开水冲泡后,头尾分明。从唐代开始,霍山石斛多次作为贡品进入皇宫。1700多年前,《本草纲目拾遗》和《百草镜》二书中。

明确记载了霍山石斛“出六安州及颍州府霍山县,形短只寸许,形如累米,嚼之唯有浆、黏齿”。图为石斛花也是很好的饮品,在霍山大山里,何斌一家通常用石斛花来招待客人。

据《霍山县志》记载:“霍山石斛被认为无上妙品,1958年,著名当代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要求购买霍山石斛,1959年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也曾要求购买以保嗓音,外商也纷纷指明要求购买由霍山石斛制定的“枫斗”。

国际市场价格每公斤1000美元以上(1985年)”,由于数百年来只采挖而不培育,致使野生资源稀少,濒临绝迹。为了挽救濒临灭绝的野生石斛,医生出身的何云峙决心进行野生石斛改为家种的试验,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早在70年代,身为老虎崖中药场场长的何云峙,就已经开始研究石斛的无性繁殖,收效甚微。于是,他几经周折翻越大别山南麓到达岳西县拜访一位神秘的药农,得到了该胡姓老药农的真传。1981年后,霍山石斛在何云峙手中“死而复生”。

54岁的何斌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代乡村医生。他从十几岁起,便跟随何云峙上山采药,风餐露宿,一上山就是几天几夜。何斌在从医二十几年工作之余专注霍山石斛的野生改家种、仿野生林下种植、野生原种繁育研究以及石斛药用价值的开发,从而成为霍山石斛野生改家种和野生种源保护的发起人之一。

何斌专心致力于仿野生石斛的种植,并利用自己精通中药的特点,开始尝试恢复失传许久的炮制技法,查阅古籍,拜访专家,黄酒、人参、黄精、红景天、莲子、红枣、炮姜、枸杞、三七若干煮沸,加入鲜石斛。

何斌已经获得十几项国家专利。2010年,何斌在外工作的儿子儿媳辞去上海的工作,回来和父亲一起打点石斛产业,儿子儿媳在外负责销售。2015年国庆长假,网络爆出一条新闻。

来自四川广安游客在云南大理遭遇“天价”石斛,800克被强行收费12600元的负面新闻。不过那只不过是普通的铁皮石斛。霍山石斛其实是霍山米斛。米斛这种被人们称为“仙草”的草本植物。

只有在霍山大山深处才会生长,一度频临灭绝,“复生”后一年的产量最初也不过几公斤,直到去年也才有一两百公斤。而那种被800克卖成12600元的仅仅是云南、浙江、广西和安徽都产的铁皮石斛。

欢迎分享转载 →严凤英之死 比黄金还贵的野生霍山石斛 神秘药材的死而复生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