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姓氏排名2019 2019年百家姓排名的具体内容,2019年百家姓排名中有你的姓氏吗?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全国姓氏排名2019 2019年百家姓排名的具体内容,2019年百家姓排名中有你的姓氏吗?

发布时间:2020-11-13 10:17:18

  1月21日,今日发布了《二〇一九年全国姓名报告》。2019年百家姓排名的具体内容是“王”“李”“张”“刘”“陈”依旧占据头五把“交椅”。全国31个省(区、市)的姓氏人口分布不尽相同,“王”姓是全国第一大姓氏。

  全国排名前十的姓氏占比

  1.李姓-占汉族人口的 7.94%=95,300,000人。

  2.王姓-占汉族人口的 7.41%=88,900,000人。

  3.张姓-占汉族人口的 7.07%=84,800,000人。

  4.刘姓-占汉族人口的 5.38%=64,600,000人。

  5.陈姓-占汉族人口的 4.53%=54,400,000人。

  6.杨姓-占汉族人口的 3.08%=37,000,000人。

  7.赵姓-占汉族人口的 2.29%=27,500,000人。

  8.黄姓-占汉族人口的 2.23%=26,800,000人。

  9.周姓-占汉族人口的 2.12%=25,400,000人。

  10.吴姓-占汉族人口的 2.05%=24,600,000人。

  各省(区、市)第一大姓氏

  全国31个省(区、市)的姓氏人口分布不尽相同。“王”姓是全国第一大姓氏,同时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16个省(区、市)第一大姓。“李”姓为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第一大姓。“张”姓为上海第一大姓。“刘”姓为江西第一大姓。“陈”姓为浙江、福建、广东第一大姓。“杨”姓为贵州第一大姓。“黄”姓为广西第一大姓。“马”姓为青海、宁夏第一大姓。

  使用最多的10个姓名

  全国户籍人口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姓名依次为:“张伟”“王伟”“李娜”“王芳”“李伟”“王静”“李静”“张敏”“刘伟”“张静”。这些姓名男女皆有使用。全国户籍人口中,名字使用频率最高的50个字依为“英”“华”“文”“玉”“秀”“明”“丽”“兰”“红”“金”等。

  “国”人姓名情况

  一直以来,很多人取名喜欢用“国”字,寄寓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取名为“国庆”“国强”“建国”“国英”“国华”等的“国”人们,有的因为与共和国同龄,有的因为出生在国庆节,有的为了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19年百家姓排名中全国户籍人口名字中含有“国”字的共计2127.9万人,其中男性1769.3万人,女性358.6万人,男性人数是女性近5倍。从名字使用频率看,排名前10位的男性“国”人名字依次为“建国”“国强”“国华”“国庆”“国平”“国良”“国军”“志国”“国栋”“国辉”,排名前10位的女性“国”人名字依次为“国英”“国珍”“国华”“国芳”“国兰”“国秀”“国芬”“国琴”“国荣”“国香”。

  百家姓排名简介

  新百家姓是指相关机构对中国人姓氏进行大规模调查,然后按照姓氏的人口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所得到的姓氏排名(至少要有前一百位的姓氏排名)就被称为新百家姓。1986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袁义达根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抽样数据资料,开始对我国的姓氏做统计研究。1987年,袁义达统计出中国的姓氏有12000个到13000个。同年,中国科学院正在进行有关姓氏研究的消息被一些媒体广泛传播。1987年5月2日,袁义达将此次姓氏统计中排名前一百位的姓氏公之于众,被称为“新百家姓”,这也是最早的新百家姓。1987年、2006年、2015年的新百家姓,名义上前三位排序是李、陈、刘;2007年、2013年、2014年的新百家姓,名义上前三位排序是李、陈、王值得注意的是,袁义达的排名都是将萧与肖、戴与代、傅与付等合在一起统计(都计入前者);而2007年排名(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的统计分析)、2014年排名(数据援引自国家统计局负责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却是将其分开统计。2018年王姓居第一位 人口超过一个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河北共有姓氏1100多个。其中人口规模在万人以上的姓氏有370个,1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100个,超百万人的姓氏有11个。河北前十大姓氏约占河北常住人口的49.1%。如果一辆公交车能容纳50人,那么这辆公交车上也许就有24个人是TOP10姓氏。河北省十大姓氏是,王,张,李,刘,赵,杨,陈,孙,马,郭。

  2018年百家姓排行榜

  2019年1月发布了《二〇一八年全国姓名报告》,报告称,全国在用姓氏共计6150个,而传统意义上的“百家姓”占全国户籍人口总量近85%。户籍人口数量超过一千万人的姓氏共有23个。

  王、李两姓分别位于第一、第二名,人数均超过一亿人。张姓排名第三,仅差460万人就达到亿人大关。21至23名的姓氏为郑、梁、谢,分别有0.128亿人、0.110亿人、0.105亿人。此后的姓氏使用者数量均低于1000万人。使用“张杨”的人数最多,达7160人。第二名为“李杨”,5315人名字中包含了这两个姓氏。


  “王”“李”“张”“刘”“陈”占据头五把“交椅”

  据统计,全国共有23个姓氏户籍人口数量超过一千万。王姓、李姓户籍人口数量均超过1亿。王、李、张、刘、陈5个姓氏户籍人口数量占据头五把“交椅”。(表2)“王”姓户籍人口数量仅比“李”姓多61万人,“王”姓和“李”姓第一大姓之争仍将延续。排名第101位的“赖”姓与排名第100位的“汤”姓仅差4.3万人,未来跻身“百家姓”大有希望。

  超过110万人同时使用父姓和母姓

  最近30年,在姓名中同时使用父姓和母姓的人数快速增长。1990年底,这一数据为11.8万。2018年底,这一数据为110万。同时使用父姓和母姓时,姓氏组合主要集中为常见的“张、王、李、杨、刘、陈、周”姓等,人数排名前20的主要有“张杨”“李杨”“刘杨”“王杨”“张李”等。

  2018年新生男孩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

  2018年进行户籍登记的男性新生儿姓名,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名字由高到低依次为:“浩宇”“浩然”“宇轩”“宇航”“宇泽”“梓豪”“子轩”“浩轩”“宇辰”“子豪”。

  2018年新生女孩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

  2018年进行户籍登记的女性新生儿姓名,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名字由高到低依次为:“梓涵”“一诺”“欣怡”“诗涵”“依诺”“欣妍”“雨桐”“梓萱”“可馨”“佳怡”。

  2018年新生儿姓名用字数量情况

  2018年新生儿姓名用字数量中,三个字的姓名占据主流,比重达到92.9%;其次为两个字的姓名,占比为4.6%;四个字的姓名占比为1.7%。

  姓氏的由来

  姓氏: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在姓氏出现之前,人们用什么来标示自己的家族和身份?德国东方学家马克斯·缪勒在《献给神话学》中说:一个图腾,开始是一个氏族图腾的标记,而后是部族的名字,而后是部族祖先的名字。这里的“名字”,其实就是“姓”。 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献佐证了这一观点。

  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百家姓的意义

  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义上的,虽然有字面上的这么多姓。因为某些姓氏虽然在字面上不同,实际上部分姓是从某姓衍生出来的,比如姚姓,据2005年在湖南零陵召开的全球华人公祭舜帝大会上的最新统计,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60个之多,如陈、王、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流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因而史称妫、陈、田、姚、胡为"妫汭五姓"。

  姓氏的现状

  中国姓氏文化历经了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传统独特的中国谱牒学,不但在社会科学中得到了发展,而且在生命科学中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并已经形成了中国资源特色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来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迁移等。

  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总人口达到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这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样资料,依据各地人口的比例等距离抽样,严格按照统计学原理获得这一全国性姓氏数据的。

  关于2019年百家姓排名中有你的姓名吗?赶紧看一下吧。姓氏文化在我国数千年传承至今,影响深广。据现存文献记载,“姓”与“氏”单用可上溯到甲金文与竹帛时代,“氏姓”一词出现在战国中晚期,“姓氏”一词出现在汉朝。姓氏是氏族、族氏、宗族与家族的名号。成书于宋朝的《百家姓》,历代童蒙习诵,可谓家喻户晓。各姓氏随历史发展而分化演变,形成今天六千余个在用姓氏。


欢迎分享转载 →全国姓氏排名2019 2019年百家姓排名的具体内容,2019年百家姓排名中有你的姓氏吗?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