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金融 英伦金融:比疫情更大的危机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英伦金融 英伦金融:比疫情更大的危机

发布时间:2020-08-06 10:08:42

  看见资本市场的脱轨,想起巴菲特一番话,“无论是金属或是金融炼金术,最终只能以失败收场,基础事业不可能透过会计或资本把戏,而变成黄金事业”。

  这番话的背景,是巴菲特对于80年代美国杠杆并购热潮泡沫下的回应。这波由1982年开始的杠杆并购泡沫,是1987年10月全球股灾的背后主要元凶,同时造成90年代美国储贷危机,并促成1990年日本金融泡沫爆破,而背后的推手,就是当时的美国总统列根。有趣的是,这盘局与目前环境有颇多相似之处,值得关注。

  笔者摄于美国华盛顿国会山

  70年代后期,美国经历严重恶性通涨风险,源于石油危机、布雷森林条约造成美元失去竞争力,加上越战、冷战、石油工业革命发展饱和及产业老化等因素。然而,当时凯恩斯理论并未能解决问题,而政府反托拉斯,加上大政府方针进一步抑制投资需求,经过长时间的经济及文化低谷,促使当时群众追求改变。

  当1981年列根手执傅利曼自由经济主义,鼓吹小政府小监管的政纲参选,即满足当时群众求变的诉求,随即成为白宫新主人。然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政治、人口周期、教育、科技实力及金融体系有关,经济学能否产出效益,是因应该国家与当时环球政治经济博弈,而非该学说有甚么独特之处。

  美国每四年进行一次总统大选,在每位首任总统亦其望能够连任的主体利益下;有很多的时候,政治目的才是影响经济的主体,经济理论只是为政治主体服务,以满足其政治目的。究竟是试图创造长治久安?还是运用经济权术,制造繁荣假象?则成为每位在任团队的纠结。

  然而,列根当时则明显地采用了后者,先是结束反托拉斯法、再而推出企业负债减税方案、放宽证券及会计监管、放宽储贷机构贷款监管、鼓励衍生金融产品的发展。而政策促成了垃圾债进行杠杆并购的热潮,低息环境下,储贷机构纷纷购入垃圾债,托拉斯重启憧憬下,大型则并购一波接一波上演,政府更把私有化资产重新上市,造成群众认为政府维稳错觉,成就了当时美股的完美泡沫。1982年道指低点为776,而1987年则升破2500,短短5年升幅超过330%。情景是否有点与目前类似?

  事实上,杠杆并购与股市泡沫并没有造成真正的繁荣或创造新经济价值,而泡沫爆破后,老套路股灾恐慌、大量机构破产结业。跟着政府购入有毒资产,政府负债大幅上扬。所以,换个角度,列根经济学是运用政策、制度及权术制造市场假象,以延迟或忽视债务的手段,鼓吹非理性逐利,以图制造繁荣假象,借此争取连任。

  经济学并不是绝对真理,亦不是绝对科学,同样的理论,在不同的主体,在不同的时间里执行,可以有天渊之别的效益。南美洲国家就是很多经济理论失败的实验场。对经济学有深入研究的朋友亦明白,大部分具影响力的经济学说,与其时代政治背景有关,所以与其说经济学有其功效,不如说每一个周期的政治主体,需要有配合的经济学理论支撑,有相互支撑的作用。

  所以,当接触经济学,别被新或旧凯恩斯主义、傅利曼自由经济学说等学说吓倒,要理解这些鼓吹,与当时政治环境格局有关。

  而每一个国家至投资者亦应看破这些经济理论,事实上为谁服务,而理论的最大利益者是谁,而不是盲目的附和。

  疫情下,若特朗普政府重回列根经济学怀抱,鼓吹泡沫及放宽监管,脱轨的情况会加剧,但新经济始终不可完全脱离传统经济,若不合乎现实的憧憬爆破,后果可以更为恶劣。

  特别当特朗普选情告急下,其支持的假象则更有倒塌的危机。见列根任期后段,行政机关纷纷赶在列根离任前清算过去的燃点泡沫的持份者,以图与泡沫划清界线,促发当时经济的进一步动荡。

欢迎分享转载 →英伦金融 英伦金融:比疫情更大的危机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