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伦理学 审视“踩踏”悲剧 再思教育伦理重建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愤怒的伦理学 审视“踩踏”悲剧 再思教育伦理重建

发布时间:2022-02-18 05:04:01

据湖北襄阳老河口市官方微博老河口发布的消息,27日上午6时15分左右,薛稷镇季芹小学发生踩踏事件,造成20余名学生受伤,其中4名重伤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正在救治中。据悉,事故是由于大量学生挤在大门口,导致铁门掉落砸中学生造成的。心痛和无语,然后没有言语可以表达我们此刻的心情。新学期伊始,就发生了这样的悲剧,几名学生遇难,20多名学生受伤...如果是意外事故,代价就太大了。对于孩子来说,社会已经负债太多了。震惊一时的校车灾难还没有彻底根除;随之而来的是零星的校园事故。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重申的是,如果我们没有用尽我们的能力来建设一个安全的校园,就没有理由原谅和放过所有的“意外”。

孩子的情况最能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孩子们反复的悲伤不会让我们感到羞耻吗?即使现在细节还不清楚,面对“踩踏事件”,学校当局和主管部门也必然难逃其咎。为什么会出现“学生挤大门,导致铁门倒下来砸人”的情况?铁门的质量会过关吗?有没有常规隐患排查?校园秩序是如何维护的?

每一次事故发生之前,都要有一个漫长而复杂的“伏笔”;每次事故发生后,都会有道歉、问责、辞退等一系列的回应。然而人的生命已经逝去,无论余波有多真挚,也一定价值不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之所以对“校园悲剧”莫名其妙地愤怒,在于悲剧的教训,往往很难完全转化为日常工作的改进——可能会有一阵风的整改,也可能会有一场运动的纠偏,但“儿童至上”的职业道德从未植入一些教育者的内心。

在现实语境中,学校主管部门、教师和管理者做好“学生安全”工作的动机大概只是为了遵守规定的要求,并不完全出于“为了孩子”的情感考量。事实上,当教育工作的崇高感被抽离,甚至完全沦为一个普通的世俗职业时,一些看似偶然的意外却早早埋下了种子。长期以来,这个社会对教育者强加了各种各样的职业规定和管理规范。不幸的是,它在重建职业身份和道德自律方面受到了限制。

  单方面依赖外力约束,无法激发出教育者的职业自律,这或许恰是校园事故频现的肇因之一。审视最新发生的“校园踩踏”,在有死有伤的沉痛结局面前,全社会除了反思相关的制度建设,实在有太多理由思考另一问题,即怎样让教育者,能真正对孩子的未来心怀怜悯和敬畏?(然玉)

欢迎分享转载 →愤怒的伦理学 审视“踩踏”悲剧 再思教育伦理重建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