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孩子的协调性不好时,我们到底是在说什么?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当我们说孩子的协调性不好时,我们到底是在说什么?

发布时间:2020-08-01 07:29:31

协调性,提起来这个名词大家肯定不陌生。

“我家孩子在球场上有时候做动作僵硬,协调性不好”。

“谁谁家孩子在场上踢球的姿势真舒展好看,协调性真好!”

我们常常能在球场上或者微信群里听见家长这么说。

协调性这个词,经常与动作是否舒展,连贯,好看联系在一起,许多家长甚至因为孩子踢球时协调性不好而把孩子专门送去练一些项目,比如跳舞,来锻炼孩子的协调性。

其实你知道吗?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在锻炼协调性!对,没错,从一出生开始就在练。

比如一个婴儿看到物体在眼前移动,他的眼睛和脖子也会随之移动,甚至他还挥挥手想去抓住那个东西。

婴儿的这一系列动作:看---转动---挥手,其实都是身体的协调性在起作用。

之后随着身体的成长,从会爬到会走路,会跑会跳,日常生活中的几乎每一项活动都无时无刻的不关乎身体的协调性。

协调性到底是什么?

协调性是指在一个有目的的动作中,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相互配合协作产生的结果。

协调性又分为“日常生活中的协调性”和“运动协调性”。

日常生活中的协调性处处可见,比如我们买菜时用手掂一下菜,心里估计菜有多重,还比如上楼梯的时候心里在想东西,一不下心踏空了,摔了一跤,这都是协调性在发生作用。

运动协调性,除了文章开头说的动作舒展不舒展,是否连贯,是否僵硬,其实它包含的范围很广,我只分析一个例子大家就能略窥一二。

例子:在某场比赛中,一队获得快速反击的机会,A球员在后场持球抬头观察场上高速前插的B队友,随即用一脚准确的长传将球传到了B队友的脚下。

分析:A队员观察B队员的速度和路线,并预估三秒后B队员会跑到什么位置。然后A队员瞬间做出决策用正脚背传球,并且A球员在心里预计了自己这次传球所需要的腿部/脚部力量,最后A球员将以上预估付诸行动----将球传了出去。

在这个看似简单的传球过程里,球员“预估速度和路线”(视野,空间感,预判),“估计自己的传球力量”(对肌肉力的精准控制),“预估球的落点”(空间感,预判),其实都是自身的协调性在起作用。

足球运动里的协调性都有哪些呢?

1.预判

2.节奏感

3.平衡感

4.视野

5.适应能力

6.精准控制能力,包括通常所说的“球感”

7.时机

8.反应

9.肢体动作协调能力

10.空间感

为什么要练习协调性呢?

协调性,是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活性之外的第五种身体素质。

既然协调性属于身体素质的一种,那么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增强自身的协调性。(之所以强调是在一定范围内,是因为每个人的极限素质是不同的,比如,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速度,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跑到博尔特一样的速度。)

协调性的增强,能让球员在做同一个动作时花费较少的力气而产生最优的效果,也就是意味着,协调性好的球员在场上能够更好的控制球和身体。

听起来很耳熟吧?对,像梅西,伊涅斯塔,斯科尔斯这些控球高手,其实都是因为自身的协调性很出色(球感出色)。

在几岁的时候练习协调性比较好呢?

一个人在出生时就在练习协调性,那种协调性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的协调性。

而运动协调性,应该在孩子6左右开始练习,并且协调性的练习有个特点:

不像身体的其它素质比如力量,耐力应该在小时候(10岁以前)少练习,协调性与之相反应该在小时候(10岁以前)多练习,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20岁左右时身体的协调性达到最大值。

所以,以后再看到孩子“停球总是三米远,长传总是出底线”的时候,就要想到,这是协调性的问题,而且通过分析之后知道这是哪种协调性出了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运用相应的练习来解决这个问题。

怎样练习足球运动的协调性呢?

顾名思义,足球运动的协调性当然最好是在足球的环境中练习,比如练习射门时多体会用不同力量所产生的射门效果,来练习对肌肉力量的精确控制能力;比如多练习边路传中头球,来增强自己对落点的预判能力等等。

01. 预判

对他人的行为与反应的过程和结果的预先判断。

具体表现:对队友和对手在球场上的行为的预先判断。

改善方法:多参与复杂度高,决策机制复杂的训练课,多参加比赛。

02. 节奏感

找到自己运动节奏的能力(与运动相关的肌肉组织的紧张与放松)。

具体表现:做动作的肢体运动节拍不对,比如射门以及头球之前的助跑,门将在摘高球前的助跑和起跳步伐节奏,门将在鱼跃扑救,手击打球之前的步伐节奏等等。

改善方法:左右脚有节奏的交替带球(比如根据教练的口头信号指令来改变带球脚);多练习不同的假动作过人;多练习团队配合的无球跑等等。

03. 平衡感

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或者快速恢复平衡的能力。

具体表现:比如在一对一有身体接触对抗时的肢体平衡。

改善方法:进行一对一对抗练习;在训练课中加入不同的肢体任务,比如多做转身,地滚,以此来锻炼球员快速恢复身体平衡的能力。

04. 视野

通过观察空间内的不同位置关系,并做出相应合适的行动。

具体表现:在视野内对球,队友,对手的观察并进行适当有效的战术行动。

改善方法:在技术训练中,教练在球员的视野内发出的视觉信号,来让球员完成相应的额外任务;在复杂的战术训练中,教练应随时暂停并指出球员的错误。

05. 适应能力

对于陌生状况的快速适应能力。

具体表现:比如对于足球在不同材质的场地,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运行轨迹的适应能力。

改善方法:在不同材质的场地上用不同的球来训练(比如沙滩足球,室内足球,或者在硬地,人造草,雪地,雨天里进行训练)。

06. 精准控制能力

在运动中有意识的精细化调整肌肉的能力(运动精确性与运动恰当性)。

具体表现:比如头球(跳跃到预计高度以及头球时所需的力量);门将跳起处理高空球(跳跃到预计高度所需的力量);球员的“球感”,脚部控制球所需的力度。

改善方法:比如力度练习:练习体验运用不同的力度做动作所产生的效果(比如射门分为全力射门,中等力度射门,轻力度的弧线球射门);接球时调整肌肉的能力;带球时脚部力量的控制。

07. 时机

在正确的时机做出合适的动作。

具体表现:比如让足球的运行轨迹和自己的跑动轨迹相吻合,比如接应传中跳起头球。

改善方法:有球技术训练;用脚或者头来接不同的传中球(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高度,不同的速度)。

08. 反应

对某个刺激给出的迅速而合适的反应。

具体表现:比如对假射的利用,对假动作的反应;门将对于近距离射门的扑救反应,比对手更快的反应。

改善方法:根据视觉或听觉信号进行的冲刺跑比赛;多球训练;用不同球进行训练;用橄榄球训练;射门(背对着教练,先喊一声,然后教练抛球过来,然后转身,最后射门)。

09. 肢体动作协调能力

将身体不同部位的运动协调顺畅的能力。

具体表现:比如在头球过程中(跳跃,后倾蓄力,发力顶球)

改善方法:将不同的技术动作连接起来:处理高空球和射门;在有球训练中加入肢体动作(翻滚,跳跃)。

10. 空间感

在空间里自身定位,或确定周围物体(球,队友,对手)位置的能力。

具体表现:比如给队友提供支援和跑动躲避对手(对球,对手,队友,空间的确定);门将的出击(在禁区里对球和球员的位置的定位)

改善方法:在技术练习(比如射门)里加入额外的运动练习(比如翻滚,转身,跨过障碍)。

看到这,可能有些教练会说,有没有专门训练协调性的练习呢?但是我想说,如果把协调性训练融入日常足球训练中,结合足球来练,不是更好吗?

而且通常情况下,一个训练环节往往能锻炼不同的协调性。

比如在带球训练中的热身环节,在一定的空间内,每人带一个球,这时就会自然的锻炼到精准控制能力(带球时脚部的力度)和空间感(带球躲避其他人)。

类似的,青训教练们在设计好训练课之后,可以多想想这堂训练课中能隐含着练到哪些协调性训练的教学点,并且在训练中对孩子们的相关协调性方面进行观察。

毕竟在14岁之前都是锻炼孩子协调性的好时机,而且在10岁前是孩子打下足球协调性基础的关键时期,不能耽误!

想用我们的文章配上你的靓照?猛戳这里,参加哈比足球青训照片大征集。

欢迎分享转载 →当我们说孩子的协调性不好时,我们到底是在说什么?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