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手缺口达20万人!年收入过10万!为何吸引这么多年轻人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飞手缺口达20万人!年收入过10万!为何吸引这么多年轻人

发布时间:2020-08-01 16:00:26

如今在田间地头、乡野阡陌,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

他们大多是“80后”“90后”,年轻却能吃苦耐劳;他们甘愿风餐露宿、忍受风吹日晒,自如地用手中的遥控杆,操控着植保无人机在田间翱翔,用高效的作业方式提供植保服务。

他们像曾经的“麦客”一样,在全国各地跨区作业,帮农民解决打药难题。他们中有大学生、有海归派、有种田大户、也有创业者。

他们在田埂上挥洒着汗水,在天空中放飞着梦想,用对农业的热爱和服务农民的初心,用不怕吃苦的坚持,既见证、推动着飞防的发展,也在革新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他们有个响亮的名字——飞手。

飞手缺口达20万人,年收入可达10万元

随着性能和效益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植保无人机市场发展持续扩张,无人机植保作业也愈发受到农户的欢迎。飞防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无人机飞手来操控,在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加速上升的情况下,飞手紧缺的问题也愈发严峻。

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蒙艳华告诉记者,2017年,我国农用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13000多架,作业面积8300多万亩次。预计2018年飞防作业面积将实现翻倍增长,植保无人机数量有望突破30000架。未来,植保无人机飞手缺口将有20万人以上。

据介绍,目前很多企业都在招募飞手。以前,多是以企业养飞手为主,飞手收入包括固定工资+作业提成。现在很多公司都是采取飞手买飞机或者飞手租赁飞机的形式,用共享的方式来承接作业订单,飞手收入主要靠作业收入,作业亩次越多,收入就越多。如一个小麦病虫害防治作业季节,飞手可以作业8000亩次,一亩收作业费10元左右,一个月的时间除了成本支出,飞手可收入近4万元。通常飞手一年平均都可以作业一万亩次以上,作业费加上药剂销售,年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

蒙艳华提醒说,飞手很紧缺,收入也很可观,但尤为关键的是要加强飞手的培训,包括植保无人机飞行技能的培训和相关植保知识的培训,比如基本的农药和病虫害的相关知识等。很多人觉得飞无人机很好玩,却不懂植保技术,也没有沉下心来去钻研学习,这就会导致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容易出现药害导致赔钱,这也造成了部分飞手的流失。而如果飞手能熟悉了解植保知识,既能有效规避作业风险,也会赢得农户的信任,更好地开展植保服务和拓展业务。一般具有性能稳定的无人机、相关的植保知识、与农户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吃苦等几个基本条件,飞手作为一个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职业,高收入不是梦想!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几位飞手的故事——

铁漫植保当家人吴少钦:飞防作业效果永远是第一位

土地广袤的新疆,一直是飞防的必争之地和先行试验区,大疆、极飞等植保无人机企业都较早在新疆进行布局。在这块土地上,也活跃着很多的飞防队伍,阿拉尔市铁漫植保服务有限公司(简称铁漫植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铁漫”是音译,取自维吾尔语“茁壮成长”的意思,其创始人也是几个年轻人。铁漫植保服务有限公司当家人吴少钦告诉记者,2012年大学毕业的他,进入飞防领域也是机缘巧合。最初本想做农产品销售,在新疆做市场调研的时候,看到不少植保无人机在做推广试验,了解到飞防植保作业的巨大市场需求,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拍即合,铁漫植保由此诞生。

吴少钦(左一)和伙伴们

经过近两年的快速发展,目前铁漫植保已经在南疆成立了7个植保无人机运营中心和一个农资销售公司,销售管理的飞机有近400台。2017年其管理调度的无人机植保服务超过100万亩次,植保无人机及农资的销售额近1000万元,绝大部分植保队实现了盈利,令业界瞩目。

铁漫植保缘何能实现这样的飞速成长?吴少钦告诉记者,本地化作业、带药服务、选择靠谱的机器和坚持做好服务是植保飞防实现盈利的关键。铁漫专注于深耕新疆这一市场,运营团队也以本地人为主,绝大部分是“80后”和“90后”。

除了做好团队管理和成本控制,服务质量是铁漫植保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飞防作业效果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效果再高的效率也没有意义!”吴少钦表示,铁漫植保从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一切以农户的需求为出发点”的理念,严格把控服务质量。通过和大疆农业的密切合作,也在无人机作业效率、性能、培训和售后方面给予了铁漫重要的支持。

铁漫植保还是南疆唯一一家同时开设了UTC慧飞无人机植保技术课程和慧飞农业植保机初级课程的企业。“很多人误以为无人机培训就是学习怎么飞飞机,其实现在无人机已经高度智能化,通过卫星定位、RTK和航线规划,对手飞的要求已经比较低,参加无人机认证培训更重要的是学习药剂的使用和对现场作业安全意识的提高,从而保证飞防作业的质量与整体效率。”吴少钦介绍。

吴少钦告诉记者,几年前整个行业还乱象丛生,一台飞机动不动卖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很多机器性能都不稳定,那时买无人机做植保的几乎都赔钱了。虽然早期也吃过一些亏,但觉得农业服务领域市场很大,极具成长空间,值得坚守。

创业初期,为了控制成本,吴少钦和几个合伙人几乎每天都要下地干活,每天早早出发到地头,一整天在太阳底下打药,皮肤晒得黝黑。虽然累,但吴少钦觉得这其中也充满了乐趣,经常是打完药和农户也成了朋友,看到帮农户解决了问题,也很有成就感。

辛苦付出终有回报,眼下铁漫植保的业务规模越做越大,当前正是作业旺季,每天接到的客户电话络绎不绝。刚在库尔勒和沙雅做完了展示活动,又接了阿克苏1万多亩的核桃林场飞防作业,图木舒克和伽师的团队也是每天干到凌晨两三点,虽然辛苦但很充实。

吴少钦预计,今年铁漫植保管理调度的业务可以达到500万亩次,比去年将有3倍以上的增长。“做农业一定不能急,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只要做好服务、做好口碑,自然就会有好的发展。”对于未来,吴少钦信心满满。

“80后”夫妻俩:敢闯敢干,种田大户跨区做飞防

5月的中原大地沃野千里,麦浪滚滚。在河南省安阳市,200万亩小麦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飞防作业,千架植保无人机千名飞手齐上阵,这其中就有来自湖北黄冈地区的姚文凯、程冬霞夫妇。

两个人都是“80后”,小两口种了300多亩水稻,还养了100亩的小龙虾,家里有收割机、拖拉机,还成立了合作社,是敢想敢闯敢干的年轻一代新型农民代表。

姚文凯自己本身就是种田大户,他发现现在农村打药很不方便,而且很难找到打药的劳动力。很多乡镇的农资经销商、农药零售商,都在谋求转型。

看准了飞防的巨大市场需求和潜力,去年冬天他来到河南省安阳市全丰植保无人机公司学习飞防技术,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后,拿到了植保无人机驾驶、维修合格证,并购置了一架植保无人机。

今年4月,夫妻俩通过湖北天惠标普云农业有限公司接到了订单,开始北上河南开展小麦统防统治跨区作业。在安阳市,姚文凯夫妇所在的湖北麻城飞防队,一共有六人,具体负责马投涧镇坟凹村1200多亩小麦的作业任务。

姚文凯(左一)和程冬霞(右一)在坟凹村进行飞防作业

早上5点,姚文凯夫妇就起床了,两人分头行动,姚文凯负责准备无人机的各项装备,程冬霞早早赶到坟凹村,跟村委会及村民进行沟通协调。

早上8点,来到作业田块,程冬霞配合老公再一次检查机器、配药、装药、上电池。9点,打药正式开始,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飞机螺旋桨吹起一阵麦浪,翱翔在小麦地上空。

这样的统防统治作业,受到了村民的欢迎。“俺家五亩多地,以前和老伴俩人一天才能打完药,背的那药箱子就有50来斤,这下可好了,俺家这地五六分钟就喷完了。”今年64岁的曹学堂告诉笔者。用上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全村1200多亩小麦,不用两天的时间就全部作业完了。

连日来,姚文凯夫妇都是风餐露宿、起早贪黑,整天在田间风吹日晒,辛苦归辛苦,但收获也颇丰。1200多亩小麦每亩作业费7元钱,两天时间夫妇俩收入近3000元。

“在河南给小麦打完药之后,紧接着就正好给湖北水稻打,虽然很累,但也很充实。”姚文凯表示,在河南这些天的实战作业,积累了很多经验,技术上更加熟练,今后要在飞防上大干一场。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欢迎分享转载 →飞手缺口达20万人!年收入过10万!为何吸引这么多年轻人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