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解读|《尘与雪》:有一种摄影令人窒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纪录片解读|《尘与雪》:有一种摄影令人窒息

发布时间:2020-07-23 20:58:46

Feather to fire

fire to bloodblood to bonebone to marrowmarrow to ashesashes to snow

羽化火 火化血 血化骨 骨化髓 髓化尘 尘化雪

生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这是一次对自然的无上赞颂。

——《尘与雪》

What matters, is not what is written on the page,

What matters, is what is written in the heart.

简介:有人说,《尘与雪》(Ashes and Snow )是一部流动的摄影集,每一个静止,都是一张令人惊艳的摄影精品。上世纪90年代,加拿大籍摄影师格利高里·考伯特(Gregory Colbert)开始了他的全球之旅。这位沉默的摄影师,曾漫步至埃塞俄比亚、纳米比亚、汤加等国家,拍摄了一系列人与动物相知相依的画面。经过十余年的精心准备,《尘与雪》横空出世,成了摄影世界中最令人目眩神迷,美到窒息的篇章。

人与动物,是对立,还是相依?

当我们看到名为《尘与雪》的纪录片,便注定要为它而迷醉。它的每一帧,都足以让我们血液中生生不息的文艺细胞恢复活性,分泌使人神志不清的迷药,让我们按捺不住的抬起双手,在各大网站上狂刷五星,怒点好评。 泛黄的主调,黑白灰的基调,海洋、沙漠、异域、宗教、动物、老人、女人、儿童,这种种要素,组合在一起,是神圣,是自然,是我们的本源之问,抑或是亘古流传的自然与人性。这些深刻而沉重的主题,以美的形式,映入我们的眼睛,压在我们的胸腔上,足以使人窒息。

而我们从初见的强烈眩晕中稍稍苏醒,心中的疑问也呼之欲出——人与动物之间真能如此和谐相处么? 影片中有几个经典的画面:不带护具的摄影师与鲸鱼在深海中浮沉,少女安睡在象的身上,少年亲吻生性凶猛的猎豹,与猎豹亲密相拥,老人拥抱襁褓中的成年猞猁……

自然中的野生生命是多彩而富有活力的,却也是与人隔绝的,我们与它们,似乎只能在隔着铁栏的地方安然相处。铁栏是我们的保护层,也是我们的遮羞布,来掩盖平和下的恐惧与对立。 怀疑在心中滋长,我们忍不住去想这摄影背后的残酷经历,也许是精湛的剪辑,也许是巧妙的借位,也许是被驯化的动物。争议与赞叹,围绕在每一帧的剪辑下。

但在《尘与雪》的画面明亮起的那一刹那,所有的疑问都烟消云散了。伴随着深海的幽深与低沉的音乐,我们又如中了魔咒一般,沉迷在这个悠长的故事里。

而这些种魔力,都要归功于作者的强有力的叙事手法。在构图,人物等多个方面,我们深深地坠落在这童话里,听作者的讲述。

“镜头的力量,构图的力量

在我们的视听体验中,镜头,往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超越时间与空间,使我们不必亲临,便可饱览大千世界。摄影作品、纪录片、电视剧、电影等等,都是此类产物。但与此同时,它也如同一个幽灵,停驻在我们的认知世界里,我们透过它透明的躯体,去感受有限的事物。因为,这些呈现给观众的影像,并非出自我们自己的意愿,而是镜头的选择,是摄影师的意愿。

就像是同样的一场演唱会,亲临现场与看网络直播,绝对会获得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在观众有限的视界里,摄影师掌握着全部的视线,具有天然的优势。

如何紧扼观众的思维,向观众传达出强有力的思想,则考验着摄影师的能力。

而在《尘与雪》中,摄影师将观众从对野生动物和莫测自然的恐惧中解放出来,并将这种恐惧转化为一种亲近与敬畏。 首先靠的是对于静、动关系的把握。这种把握集中体现在作品的构图上。纪录片是流动的艺术,音乐、旁白、动态影像的加入,都为作品增添无限可能。

《尘与雪》极好的利用这种天赋,它擅长在一个极其静止、稳定的背景下,拍摄主要人物的动态动作。

这张作品发生在神庙中,主人公正在台阶上起舞,伴随着衣襟被风吹过的悉索声,翅膀的飞过天空的声音。片中的事物,无疑是动态居多的,画面的上方,飞鸟飞过无垠的天空,画面的中央,朝圣者张开双臂,衣襟在风中四处摇曳。

这样一番景象,却被置于四个稳定的三角型中:深邃的石制台阶,两面斑驳的石墙,被建筑物隔出的天空。

画面中动态事物所处的空间显的即逼仄,又博大。前者是有限而狭小的动态空间,后者是三角型分割所传达出的稳定感。它让人联想到画面之外无垠的天空,和无限纵深的台阶。不动如山的背景制约着画面的动态表达,却也为画面表达增添一丝深味,是沉重,是敬畏,是神圣。

其实,拍摄照片也可从中借鉴。我们擅用高速快门、固定机位的慢速拍摄、闪光灯、变焦等手法去捕捉运动中的物体。有人将这种手法视作对照片静态本质的一次挑战。而拥有动态天赋的摄影,却在动中取静,传递出事物的深味。

动与静只是形式,除此之外,擅用构图,可以增添照片的感染力,将观众诱惑于中。

“紧闭双眼,打开心门

在喧嚣的世间,车水马龙的城市,叫卖声不断的街道,我们每一日,都接受到来自外界形形色色,成百上千的信息。而真正左右人的行动的,不是日新月异的口号,喊得越响亮的,内部越隐藏着衰竭的危机。耳侧连续不断的低语,其实具有神迷的魔力。它是千钧一发,也是最后一根稻草。《尘与雪》中也有这种低语,它表现为特定的意象,一步步暗中引领观众入局,由浅到深,进而不可自拔。

它就是片中人物紧闭的双眼。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传达出我们的情绪,讲出我们的故事。片中人物紧闭的双眼,则切断了一条我们感知同类的道路。在画面中,他或她的心情如何,在想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因为我们所见的大多只有若隐若现的动物的双眼。所以,为动物赋予属人的感情,是我们接近这部影片的方式。

这种接近不是言语,不是动作,而恰恰是用我们的心。

影片中,我们走入一个陌生的国度,我们的同类人双眼紧闭,不言不语,只有一只猎豹,一头象,几只飞鸟与我们对视。一种感情上的冲击,在我们的视界中悄悄划开。

我们问自己,猎豹为什么能与人类相依,象为什么任由人在它的身侧安睡?它可能视人为挚友,抑或是将人认作是自己的孩童,也许曾有一段阴差阳错的感情故事。又或许,它们与我们一样,处在自然的齿轮中,总有契合的一日。

紧闭的双眼,也许还有另一层含义。

当目不能视物,一切外形皆化为虚无。抛去锋利的爪牙、厚重的皮毛,粗糙的皮肤,抛去一切外形,我们,其实与动物是一样的。也许在不久之前,杀戮与对立才是少见,相依相存才是亘古的主题。

观者,希望当你脑海中回想起《尘与雪》的画面,再睁眼,这世界能有稍许不同。

一如纪录片中的低语

What matters, is not what is written on the page,

what matters, is what is written in the heart.

(重要的,不是写在纸上的;重要的,是写在心上的)

本文未完,下集摄影师将带您进行深度的技术解读,敬请关注。

编者后语:

因公众平台对Gif格式素材的限制,小编无法将本纪录片高质量的画面呈现到读者面前。请联系本号主编赤子微信shine82025,即将获得该纪录片高清资源。如果您有好的看法与建议,与美女作者、摄影师一起探讨,期待您的加入,品读经典。

欢迎分享转载 →纪录片解读|《尘与雪》:有一种摄影令人窒息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