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荣骏院士写词贺母校90华诞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沈荣骏院士写词贺母校90华诞

发布时间:2020-07-25 19:34:50

清平乐

九十华诞,学子同声赞。

喜看桃李满天下,神州大地多贡献。

建设科技强国,举国任重道远。

不畏艰险苦钻研,圆梦风华无限。

—贺母校建校九十周年

沈荣骏,航天系统工程战略科学家、航天工程管理与测控技术专家、共产党员,中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副总指挥,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主要开拓者之一。沈荣骏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顾问,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

沈荣骏就读于南充中学,因成就优异,1953年9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被部队保送到解放军测绘学院。195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正式为中国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授予“东风”为代号。这一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的沈荣骏,被选送到刚刚组建的发射基地。

1965年,在发射基地初露头角的沈荣骏受命独立编制导弹试验基地7年规划。1967年,国家批准了实施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发射计划,沈荣骏在当时中国科学院原有方案上创造性地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在确保火箭、卫星初轨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增加了单站定轨技术方案。沈荣骏随船出海,乘风破浪远赴太平洋参加了中国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任务。清晨,太阳从天边冉冉升起,船上大型跟踪测控天线在阳光的折射下发出耀眼的光彩,远望号测量船刺破海浪在太平洋上勇猛前进,站在船首甲板上的沈荣骏内心激荡着海浪般的阵阵激情与豪迈。

沈荣骏主持拟制的《我国航天测控网初步设想》首次全面、系统地描绘了中国航天测控网的基本构想,完成了航天测控网的顶层规划和设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航天测控的一网多用。20世纪80年代初,沈荣骏提议并主持建设的国际海事卫星北京跟踪测量站投入使用后,引起国际航天测控领域的极大关注,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测控技术已经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主要开拓者之一。

2003年10月16日,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沈荣骏激动得彻夜难眠,写下了《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有感》的诗句:

大漠深深,黑河畔,神箭耸立。

放眼望,日月同辉,碧空万里。

惊雷一声震寰宇,巨龙冲天鬼神慄。

看今朝圆我航天梦,如愿矣。

忆往昔,夜难寐。

同携手,斩荆棘。

伟业路漫漫,仍需努力。

浩瀚苍穹常驻守,欲挽嫦娥游星际。

立壮志,更上一层楼,全无惧。

2007年1月,浙江大学成立航空航天学院,任命沈荣骏院士为航空航天学院院长。2010年9月22日10时42分,由浙江大学自主研制的两颗“浙大一号A”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13分钟之后,卫星准确入轨,地面接收站不仅监测到了数据信号,而且将“浙江大学校歌”从星际传回地面。沈荣骏任上主抓的“浙大一号A”发射、应用成功突破了航天器微小型化技术,为低成本卫星的探索开创先河。

沈荣骏长期从事航天工程管理与航天测控工作,是中国航天测控网和试验场建设主要奠基人,他与国内知名专家一道创建中国大型地面测控系统、远洋综合测量船和测量飞机研制体系,提出与国际接轨陆、海基地全球测控网,主持航天测控综合兼容测控网建设,建成能满足多种飞行试验要求的测控网。现场主持五十余次发射任务,处理大量技术与管理难题,为提高中国卫星发射成功率作出重要贡献。参加组织领导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方案论证、基础建设和首飞试验,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主要开拓者之一。

封面新闻记者苏定伟实习生刘学兰

欢迎分享转载 →沈荣骏院士写词贺母校90华诞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