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日和 东北亚岛屿之争日本犯众怒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小岛日和 东北亚岛屿之争日本犯众怒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发布时间:2020-08-22 22:05:23

如果票选目前东北亚地区最引人注意的风景,得票率最高的一定是“日本很忙”。7月3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再度登上南千岛群岛中一个争议岛屿国后岛;8月10日,韩国总统李明博首度访问了与日本存在主权争议的独岛;与此同时,日本方面仍然无所不用其极地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起争端,一会要在钓鱼岛海域搞“慰灵祭”,一会要非法拦截中方船只。日本忙出来的结果是:扳动了东北亚岛屿争议“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按钮,各类海洋争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钓鱼岛争端、南千岛群岛争议、独岛争端,本是相互独立的海洋争端,但是,由于日本方面多年来在岛屿领土方面恣意妄为的行动及咄咄逼人的态度,这三个海洋争端之间产生了某种“内在联系”。实际上,日本方面也非常清楚触犯众怒的严重性,其一意孤行除了为争岛夺海,更重要因为他们一直在打两个如意算盘。

其一是,东北亚争议岛屿有一个共性问题,都与二战后对日本的处理结果有关。《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确定二战结果的重要文件都明确规定:日本非法占据的中国领土东北、台湾等必须归还中国。钓鱼岛作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自然在归还之列;1945年,苏联依据其与美英两国雅尔塔会议的约定,发动“八月风暴”军事行动,占领了南千岛群岛;二战后直至朝鲜战争爆发,日本方面也一直未对独岛提出主权要求。美苏冷战导致的国际形势的变化,使日本急欲“反水”,进而谋求成为“正常国家”,否定二战结果。为此,日本与美国相勾连,非法炮制了所谓《旧金山对日和约》,这其中对钓鱼岛、南千岛群岛以及独岛均采取“模糊处理”,为日本日后挑起岛争埋下了伏笔。

其二是,日本摆出一副“最先开化者”的姿态,将东方传统的“瓯脱”概念与现代国际法“先占”原则结合起来炮制所谓“主权依据”。传统大中华文化语境内,有一个“瓯脱”的概念,即两国之间的未被任何一方控制的荒蛮之地。日本方面将东北亚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岛屿故意看作是“瓯脱”,然后罔顾别国早已实施管理的现实,将其非法占领看作是现代国际法的“先占”。作为思想观念上“脱亚入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在岛屿领土上的这种态度与其二战中“亚洲解放者”的说辞如出一辙。

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日本处心积虑的夺岛举动,带来的结果却是适得其反,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打出的“文化牌”、“民间牌”不仅严重破坏了中日关系,这些招数也被俄罗斯、韩国等争议方所模仿,正所谓以日本之道还治日本之身,无论是俄罗斯在国后岛建设幼儿园还是韩国总统率领民间小说家登岛宣示主权,所有这些都是日本方面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欢迎分享转载 →小岛日和 东北亚岛屿之争日本犯众怒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