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去世降半旗 再道一声“小平,您好!”,邓小平逝世二十周年,我们该如何纪念他?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周恩来去世降半旗 再道一声“小平,您好!”,邓小平逝世二十周年,我们该如何纪念他?

发布时间:2020-08-27 21:18:59

20年前的今天,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享年93岁。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他用行动践行了他的誓言。

今天让我们一起缅怀伟人!

再道一声:

小平,您好!

老照片记录下邓小平工作生活点滴

解放前的邓小平

1938年春,邓小平在山西黎城县向部队进行战斗动员。

1938年,邓小平、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人合影。

中新社记者镜头中的邓小平

1961年,邓小平在北京出席招待会。吕相友 摄

1980年,政协举行元旦茶话会,邓小平、宋庆龄、邓颖超在茶话会上亲切交谈。吕相友 摄

生活中的邓小平

“我想让大家都知道,我的爸爸不是神,他也是人。和普通人一样,他也有他的喜怒哀乐,有他的倔强个性,有他的自然表情。”——邓小平之女 邓林

邓小平为厦门经济特区题词。林维英 摄

1988年2月,邓小平在上海某驻地散步。

1992年2月,邓小平同志与夫人卓琳在上海南浦大桥留影。侯根水 摄

外交家邓小平

“各国的事情,一定要尊重各国的党、各国的人民,由他们自己去寻找道路,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不能由别的党充当老子党,去发号施令。我们反对人家对我们发号施令,我们也决不能对人家发号施令。这应该成为一条重要的原则。”——邓小平

一组图片来纪念这位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的中国外交家。

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访华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提出了中国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1979年1月底至2月初,邓小平出访美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对美国的访问。邓小平和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阳台上。

还记得1997年的今天你在做什么吗?

1997年的春节,上海,如同南方大部地区一样,春寒料峭,阴雨寡照。

2月20日,是元宵节前夕。上海复旦大学学生小张还记得,1997年春节他寒假返校较早,那一日学校附近的上海内环高架上车辆很少,间或有警车鸣笛驶过……

上海高中生小范家住虹口区,早上起来,他习惯性地旋开家里的红灯牌无线电收音机,准备听早新闻。然而,这台1980年买的收音机里,所有的频道全都传出了哀乐。那个时代,很多上海人都是通过收音机知道了这个惊人的消息。

收音机里,播音员用哽咽的声音宣告,邓小平同志去世了。

△1997年2月25日,来自贵州的女大学生手持收音机收听追悼会实况。

1997年春节前夕,邓小平没有回家过年,但他仍然可以在医院会见前来看望的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进入2月,邓小平从早到晚陷入疾病的折磨中。

2月7日是正月初一,病房的医生和护士都没有回家,都在近旁房间里守着。他的亲人坐在沙发上,整座楼一片寂静。

想起应该互道“新年快乐”,就把大家聚到一块儿。众人举起酒杯,说不出一句话,唯有泪千行。“希望咱们医务界,在新的一年里能创造奇迹。”我心里这样说。

曾见过这样的病,那是很折磨人的,有些人会呻吟,有些人会叫喊,可“他是个非常坚强的人”,“我能体会他临终前还是比较痛苦的,但一声不吭。就是这样,而且我觉得他很平静”。医护人员看到邓小平痛苦的样子特别难受,脸上难免露出愁容,他却会说那么发愁干吗,高兴起来。

邓小平有时候昏昏沉沉地睡着,有时候异常清醒,还是不说话,他已经不再评价别人,也不再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黄琳问邓小平还有什么话想说,他淡淡地说:“该说的都说过了。”据说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1981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华北大演习。演习结束后的第二天,身着军装,神采奕奕的邓小平检阅了参加演习的陆海空三军。

1997年2月19日傍晚6点多,邓小平的病情出现异常。他的呼吸功能已衰竭,只能借助机器来呼吸。

邓小平夫人卓琳带着全家人向他告别。四天以前,她就写信给中央,转告“邓小平的嘱托”: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设灵堂,解剖遗体,留下眼角膜,供医学研究,把骨灰撒入大海。

晚上9点8分,当医疗组认定已回天无术时,医疗组组长、阜外心血管医院院长陶寿淇与301医院副院长牟善初正式宣布“停止抢救”。眼睁睁地看到一直与自己形影不离的首长离开这个世界,在场的医护人员忍不住嚎啕大哭。

眼睛一闭,总觉得首长还在办公室坐着。音容笑貌老是摆脱不了。说实在的,就是跟家里人一样……当然平时知道首长很随和、很朴素,但是本站我们亲眼见到,内衣都是有窟窿的,都是破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的,谁能相信,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物确确实实是穿着破了的衣服。

这个晚上,恒温病房内依旧温暖如春,窗外的冰雪却是一派北国气象,老人在这里走完他最后的历程。

△1997年2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

邓小平逝世后,新华社发表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其形式、规格和毛泽东主席逝世时类似。但没有像1976年那样发布《全国各地举行追悼仪式的通知》、《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陆海空三军进入一级战备的命令》等文件。

不少人都在细心观察和探寻这一事件可能带来的变动。但是这一次比人们想象中平静得多。一位新华社资深记者在一篇回忆文章里说:“我下楼上班时,电梯服务员很平静地说:‘小平走了。’上班的路上很平静。我用从业30多年记者的眼光和敏感,在沿途搜索当年毛泽东逝世时的情景,没有找到一丝一毫和二十一年前9月9日相重复的痕迹。”

△1983年2月21日,邓小平视察静安区胶州路农贸市场、曲阳新村

20日凌晨4点,正忙于卖菜的一位农村妇女对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说:“ 要不是小平,俺们现在哪能卖菜挣钱哪。”问她:“ 你担心不担心邓小平逝世会影响现在的政策?”她笑着回答:“ 我不担心,改革开放都快20年了,变不回去了,要变也是往好了变!”

△1992年2月18日,邓小平视察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买了四盒铅笔和四支口红形橡皮。

在云南昆明附近的一个村庄,一位老太太知道消息后眼含泪花:感谢毛主席,他们解放了妇女,不用裹小脚了;感谢邓主席,因为他让我们穿上了毛涤卡。

有些股民依然还记得,2月18日-2月20日,沪深股市剧烈波动,一度全线跌停。但就在股民紧张的时候,有股力量温和地支撑大盘低开高走,股指就此企稳回升。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了以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为团长的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代表团。

邓小平逝世的消息在国际社会引发波澜。全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政要发来唁电,联合国降半旗,在此期间国际很多重大会议都为他默哀。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一项声明中说:“在国际社会,他将作为中国的现代化和生机勃勃的经济发展的主要设计师而受到人们的怀念。”

△邓小平孙子邓卓棣亲爷爷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东波士顿的一家餐馆里得知邓小平逝世消息。他的第一句话是:“邓小平是过去20年里世界舞台上的杰出人物。”他又说:“中国今天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邓先生决定使他的国家对外部世界开放。他推动实行了中国具有历史意义的经济改革计划,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并使这个国家在很多方面实现了现代化。”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克里姆林宫说:“他是使伟大而古老的国家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改革的宣告者和设计师。”

英国首相梅杰发表讲话,强调“一国两制”的构想“充满想象力”。

法国总统希拉克称邓小平是“他的国家现代化的主导力量”。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正日则称他的功绩“永放光芒”。

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认为邓小平“对建设和巩固中国社会主义做出宝贵贡献”。

△1997年3月3日,邓小平照片第八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这位东方巨人的历史在《时代》周刊的记录里经历了“怀疑—认同—敬佩—期盼”的过程。美国人在缅怀这位巨人的离去时,也对未来的中国投注了另一份期盼,一如当年邓小平刚刚上台时的期盼一样。《时代》写下这样一个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的超级大国?》

如今的中国,GDP总量全球第二,并继续保持每年快速增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如今的中国,已经掌握了世界上先进的高铁技术,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

如今的中国,神舟飞船翱翔九天,辽宁号航母巡航大海,“天河二号”成为世界超算史上第一台连续6次夺冠的超级计算机,中国的科技水平令世界瞩目……

而这一切,

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厥功甚伟,

最好的纪念,就是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让我们再道一声:

小平,您好!

本文综合自中新网、东方网

欢迎分享转载 →周恩来去世降半旗 再道一声“小平,您好!”,邓小平逝世二十周年,我们该如何纪念他?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