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思修 于晓非:闻思修与四相 《金刚经》系列导读之二十六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闻思修 于晓非:闻思修与四相 《金刚经》系列导读之二十六

发布时间:2020-08-28 23:25:37

于晓非,1985-2015年任教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现任净名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名誉会长,喜马拉雅FM2017年度历史人文类十大节目“于晓非《金刚经》导读”主播。

上一讲讲了生起世俗谛菩提心和胜义谛菩提心的修法。有的人听了后,能够生起信心,如法修持;但更多的人,不过是听听而已,不会真正下功夫如法修持,这是肯定的。为什么?因为对佛陀教法其实从心底里没有生起确定的信心。为什么生不起确定的信心?因为闻思不够。佛法的修行,从大的次第来讲,是三个次第,叫作闻思修。

正闻熏习

闻是听闻正法、正闻熏习,听闻佛陀的法。为什么首先要听闻佛陀的法?因为没有佛陀的教诲,无法走向解脱。当然,有没有不听佛陀的法而靠自己的努力去证悟、修行、解脱的众生?佛教说有,而且起了个名叫“独觉”,即不听佛陀说法、自己能证悟生命的十二缘起、证悟人无我、走向解脱的众生,但是比例极低,独觉的出现是极小概率事件。对于千千万万的众生,之所以能够知道自己是颠倒梦想,之所以能够走向解脱,是因为佛陀的教诲;没有佛陀这位智者的教诲,不可能走向解脱。所以修学佛法的第一步,就是要耐心地听闻正法。

四十里有讲法处应往听受戒

我的老师给我题写过四个字:“闻不厌足”,听闻佛陀正法,永远不要满足。学习大乘佛法的人要受个戒,叫菩萨戒,菩萨戒里有条戒律,叫“四十里有讲法处应往听受戒”。什么意思?就是以住的地方为原点,以四十里为半径画个圆,在这个范围里,如果有讲佛法的,没去听,就犯了戒,叫“四十里有讲法处应往听受戒”。

当然,有三种情形不去听不犯戒:第一种,不知道,四十里范围内有讲法的,这事儿不知道,因此没去,不犯戒;第二,有极其重要的事务缠身,脱不开身,走不了,不犯戒;第三,生病,生了病去不了,不犯戒。当然出现这三种情形时也要忏悔:为什么四十里有讲法的不知道?为什么有讲法的时候事务缠身?为什么早不生病晚不生病、非在讲法时生病?这都属于障,学法的障碍,是往昔的业的显现。所以出现这三种情形时,一定要从心底里忏悔。但毕竟在这三种情形下,不去听法不犯戒。

一定要注意,戒律没说老师重复讲授的内容不去听不犯戒。比如说有讲《阿弥陀经》的了,因为听过了而不去,听过了不去也犯戒。从菩萨戒的这条戒律,能够理解听闻正法的重要。四十里,今天来讲范围也不算太大,但是对古人这个范围已经很不小了。我的老师当年讲课时,重要内容经常重复,上次课讲过了这个内容,这次课又重复了,下次来时还在重复讲。有的学生就憋不住了,站起来对老师说:“老师,这个内容您都讲过两次了,您这次又重复了。”老师回答:“你作为一个凡夫,颠倒梦想的见解在你的脑壳里都多生累劫了,怎么佛陀的正法刚听两遍就嫌多呢?”所以老师说听闻正法要“闻不厌足”。

如理思维

听闻正法后,第二件事儿是什么?是如理思维,要对佛陀的教法进行反反复复的思考。思考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对佛陀教法要生起确定的信心。佛陀说,凡夫境界上的一切存在是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的存在,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这个“无我”的事儿,心中是不是确立了确定的信心?这要经过不断地如理思维、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思考。所以如理思维的目的,是对佛陀教法生起确定的信心。

如法修行

有正闻的熏习,有如理的思维,对佛陀教法生起确定信心后,才是第三步,叫如法修行。做这样一段补充,是因为很多人听了佛陀的法却不能去如法地修行、去修持,原因是闻思不够。所以我们必须在闻法、思维上下大功夫。

四相

继续看经文:

“何以故?”

这是什么原因?前面老师跟须菩提说,须菩提啊,你看那些大菩萨们,他们发愿度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可是他们切切实实把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度向无余涅槃的当口,还要觉得自己一个没度。“何以故?”梵文是“tatkasyahetoḥ?”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师说: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在《金刚经》后边反复出现,叫“四相”。绝大多数中国人不相信生死的轮回。绝大多数印度人,特别是印度古代的老百姓,都相信生命的轮回,而且相信轮回的背后有一个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轮回的精神主体。释迦牟尼没有降生前,出现了一批思想家,他们在寻求解脱的历程中始终辩论着一个问题:轮回的主体到底是什么特征?通俗地讲,轮回主体这个“我”什么特征?释迦牟尼降生之前,这件事儿在印度已经辩论了几百年了。

释迦牟尼的伟大,在于他老人家说的法与印度其他思想家、宗教家说的法存在一个最不共的地方:凡夫境界上讲,我们凡夫确实是在轮回着,但轮回的背后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精神主体,无我。能理解佛陀在恒河边说法的震撼性吗?其他学者讨论“我”什么样,争论了几百年,都坚信轮回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精神主体,这是相信轮回的人很自然的想法。但佛陀却讲,要害是没有“我”,凡夫境界上生命的轮回不过是一个相似相续的过程,背后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轮回的精神主体。“无我”是佛陀教诲非常重要的精神。

什么叫“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呢?这四个词,对应着四个梵语词,“无我相”的“我”对应ātman,“无人相”的“人”对应pudgala,“无众生相”的“众生”是sattva,“无寿者相”的“寿者”是jīva。梵语这四个词,是印度那些坚持认为生死轮回背后有独立存在的常一不变的轮回的精神主体的学者们,给这些精神主体起的各种各样的名字。从不同的角度,给安立了不同的名相,比如说一个正在生死轮回的人,自我一定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轮回主体,这个“我”梵语叫ātman。

一个人死了,叫“命根即断”,肉体抛弃了,什么东西轮转到了下一生?印度人把能够轮转于下一生的精神主体,叫pudgala,有时也音译作“补特伽罗”,鸠摩罗什译作“人”,所以讲“人无我”时,实际上严格意义是在讲“补特伽罗无我”。pudgala表达的是在生死不断轮转中肉体抛弃、命根毁断后去轮转的那个东西,义净译作“更求趣”,就是趋向于来生的那个精神主体,pudgala。

“众生”,梵语sattva,这是从什么角度讲的?从“我所执”的角度讲的。比如说菩萨度众生,往往一个人度众生的时候,心中有众生可度,我今天度了张三,昨天度了李四,明天准备去度王五;他一定认为张三、李四、王五是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被我所度化的众生,梵语就叫sattva。

什么叫“寿者”?梵语是jīva。我们认为此生从生到死,几十年历程中,肉体变了,很多事物变了,但是在我们这一期生命的过程中,总有一个没变的东西,死死抓住这一期寿命背后不变的那个东西,印度人叫jīva,叫作一期寿命的“住执”。这一期生命、这几十年的人生历程背后总得有一个没变的东西,对这个东西的执着,印度有的学者就管它叫jīva,鸠摩罗什译作“寿者”。

其实在印度,思想家们争论生死轮回背后的那个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轮回的精神主体时,给它起的名字不止这四个,还有很多,比如puruṣa、māṇava。释迦牟尼老师说,须菩提啊,为什么大菩萨们度了众生还觉得自己一个没度呢?释迦牟尼老师在这儿举了四个——印度思想家对生命轮回背后那个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精神主体进行描述的——词汇:ātman、pudgala、sattva、jīva;佛陀说,大菩萨心中早已没有对轮回于生死背后那个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精神主体的执着了。鸠摩罗什译作“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大菩萨度众生时,已然没了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能度众生的菩萨这个独立的精神主体,也已经没有了菩萨所度的那些众生的背后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精神主体,也就是前边说的,大菩萨度众生,要观:能度众生的菩萨无我、性空,被菩萨所度的众生无我、性空。度了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金刚经》第三段学习圆满了。须菩提问了老师三个问题:如何安住?如何修行?如何降伏其心?顺序是安住、修行、降伏其心。释迦牟尼老师没有按照这个顺序来回答,首先回答的是最后一个问题:有了发趣菩萨乘的心的人,首先应该怎样降伏其心?释迦牟尼老师给的答案是,以发菩提心这样的方式来降伏其心。这是对《金刚经》第三段的总结。

本文由净名精舍根据喜马拉雅FM“于晓非《金刚经》导读”第026讲整理

欢迎分享转载 →闻思修 于晓非:闻思修与四相 《金刚经》系列导读之二十六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