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外媒第一时间解读中国“人权行动计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外媒第一时间解读中国“人权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2020-08-29 06:56:04

经国务院授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这是我国第二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为持续、全面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这个计划对今后4年中国人权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作出了规划。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柳华文1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在国际人权领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被视为衡量一国政府是否重视人权的指标,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新人权行动计划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崭新蓝图”。

不少国际媒体第一时间报道并解读这份行动计划。《印度时报》以“中国要建立更强大的网络基础设施”为题报道说,中国到2015年互联网普及率将超过45%,互联网固定宽带接入端口超过3.7亿个,实现2亿家庭光纤到户覆盖。印度Zee新闻网称,中国将帮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经济,拓展教育资源。新加坡《联合早报》则将“中国将完善看守所在押人员死亡调查处理制度”作为报道主题。

与此同时,港澳台媒体也对这份行动计划进行了报道。香港《商报》重点关注的是中国将保障劳动者工作权利,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台湾“中央社”把“大陆继续提高最低工资”作为报道重点。

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统计,包括中国在内,世界上只有29个国家开展了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实践,而其中只有8个国家制定了两次以上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参与撰写此次人权行动计划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柳华文11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等一些经常在人权方面对中国指手画脚的西方国家没有制定这样的计划。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中国已参加了20多个国际人权条约。199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向国内外正式表明中国政府对人权的态度、立场、基本政策和实践情况。此后,中国先后发布30多个人权白皮书。柳华文表示,如果说人权白皮书是以总结宣示为主,侧重于宣传的话,那么人权行动计划则是侧重于政府规划和实际行动。▲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分享转载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外媒第一时间解读中国“人权行动计划”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