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语的英文 “汉语热”和“中式英语潮”引领中文国际化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中式英语的英文 “汉语热”和“中式英语潮”引领中文国际化

发布时间:2020-10-31 11:21:16

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由湖北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昨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汉语热”和“中式英语潮”引领中文的国际化,民众应输出真正有中国价值的中式英语。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在孔子学院和华人华侨兴办的华文教育的推动下,在海外学校汉语选修课的助推下,汉语越来越受到欢迎。与此同时,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式英语也快速走出国门,频繁亮相海外媒体,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汉语热和中式英语的输出对展示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无疑具有重要作用。除了孔子学院和华文学校,海外很多高等院校和中小学主动地将汉语纳入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培养更多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00多个国家的3000多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其中,韩国有10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人数100余万人,日本汉语学习人数约200万人。美国公立中小学学习汉语的学生超过50万人,开设汉语课程的高中达3000所左右。

同时,蓝皮书指出,当媒体批评大量外来语的涌入与滥用,“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此时,汉语也正快速“入侵”外国语言。“Tuhao”、“Dama”等网络新词有望被收进2014年《牛津英语词典》的消息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旋即,“no zuo no die”被收录进美国在线俚语词典“城市词典”,再次吸引国人,引发热议。美国全球语言监督机构发布报告称,最近20年加入英语的新词中,“中文借用词”数量名列前茅,以5%—20%的比例超过任何其他语言。汉语通过音译、意译、音意合译和音译加词缀等方式融入世界语言,特别是英语。

蓝皮书认为,这并非因为英语开放度高,包容性强,而是源于国力强盛之下汉语逐步提升的国际地位以及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但蓝皮书也指出,我们应该认识到,汉语没有想象中那么热,中式英语也没有预料中那么潮。第一,数据显示,学习中文的人数目前并没有达到1.5亿人,2015年也难以达到2亿人。此外,外国人对汉语这门第二外语的热情可能还不如日语,更难以超过法语或西班牙语。第二,从孔子学院的师生比可以看出,派出的师资越来越难以满足外国人学汉语的需求,师资和教学资源紧缺,教材的本土化过程不甚完善,与蒸蒸日上的孔子学院相比,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蓝皮书分析认为,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式英语词汇出现并被频繁使用,每个热词的流行都有着一定的社会生活背景,这有助于西方社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不过,尽管全球语言监测机构表示中文影响力在整个21世纪将会一直持续,但中式英语离真正融入标准英语及对英语语言发展形成重要影响,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目前纵然有一些中式英语新词产生,但收录进词典并成为标准英语的词汇依然十分有限,这从《牛津英语词典》收录的中式英语词汇数目可见一斑。而且被权威词典如《牛津英语词典》收录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慎重的过程。

其次,在对英语的影响力方面,中式英语的影响力远不如预估。有数据显示,每年新增的英文单词约1万个,每98分钟就有一个新词被创造出来。而中式英语的发展速度远不及英语的新生速度。这说明,除了中式英语,还有很多语言对英语的发展做出贡献,且从英语的历史来看,中式英语从未成为英语发展的主要源流。

再次,在文化价值方面,不能把出口几个热词简单地看作是汉语热乃至中国文化热的表征,也承担不了“文化输出”的重任。例如chengguan、shuanggui、tuhao等词语都含有贬义,展现的是中国的负面形象,更不能代表中国核心价值观念和文化景深。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上,中式英语要输出更多更能代表中国文化的词汇,依然任重道远。

最后,要想真正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语言的传播是重要方面,需要大力投资孔子学院和海外华文学校,并培养大批汉语老师,以满足世界日益增长的学汉语的需求。而对于中式英语,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头脑,对某些缺乏生命力的和有损国家形象的词汇不盲目吹捧,媒体和民众应该积极输出真正具有精深的中国文化价值的中式英语。

欢迎分享转载 →中式英语的英文 “汉语热”和“中式英语潮”引领中文国际化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