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和哪个国家打仗 建国240多年仅16年没打仗 美国何以成为最好战国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叙利亚和哪个国家打仗 建国240多年仅16年没打仗 美国何以成为最好战国家?

发布时间:2020-12-27 23:07:48

新华社发表的文章《蓬佩奥对中国的讲话充满谎言和真相》提到,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Jimmy Carter)在2019年的一次讲话中说,美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40多年里,并没有只打了16年,被称为“世界历史上最好斗的国家”。

美国海军的“林肯”(CVN-72)核动力航母战斗群通过苏伊士运河驶入波斯湾。这一举动被视为美国军方对伊朗施压的一部分。来源:参考新闻网

历史上,美国参与或发起过许多各种规模的战争,但美国实际上只发生过三次战争。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独立战争,美英反对英国殖民的战争,废除奴隶制的内战。

二战结束后,美国领导了几十场战争和军事冲突: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1961年的猪湾登陆、越南战争、1985年入侵格林纳达、1986年入侵利比亚、1989年入侵巴拿马、1991年海湾战争、1995年索马里军事行动、1999年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一样“斗志昂扬”。

战争决策显然是情绪化的

2011年12月18日,从伊拉克撤离的美军士兵在科威特边境地区集结。来源:新华网

《美国大西洋》的一篇文章指出,如果胜利意味着当地的和平和与世界的正常接触,那么在过去的20年里,美军并没有真正赢得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或任何其他地区的战争。

虽然美国从来没有完全打赢过一场战争,但这几年总是挑起战争:就在你以为一场战争已经结束或者美国刚刚宣布胜利之后,新的军事行动又开始了。如果把战争比作一个坑,美国永远在坑里,同时也在不断挖自己的坑。

美国M109A6自行榴弹炮的防火屏。来源:万维网

外交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海东分析: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不止一次威胁要对其他国家发动军事行动,甚至可以说一直处于战争状态。这些战争通常被解释为寻求占领石油等战略资源或拥有比其他国家更有利的战略地位,但说实话,这确实高估了美国发动战争时的长期战略规划能力,低估了其好战传统。

首先,美国参与的战争地区与其重大战略利益并不密切相关,自冷战结束以来尤为突出,包括1993年的索马里内战、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01年至今的阿富汗战争、2003年至2011年的伊拉克战争、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2011年至今的叙利亚内战。

美国对其军事行动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如改变联合国的职能、人道主义干预、大规模反恐、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强迫民主转型等。因为美国的战略利益很少或者没有重大的战略利益,所以美军参与的这些战争实际上是相当随机的。

其次,美国对战争手段的使用如此反复无常,这与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安全观密切相关。战争和扩张是美国外交的固有传统,其背后的根本逻辑是“安全从国外开始”或“美国自身的安全从根本上取决于外部世界的美国化”。

驻伊美军。来源:新华网

自赢得独立战争以来,美国一直认为,如果弱国或政治势力不能美国化,美国就有改革甚至驱逐它们的合法性。19世纪,美国屠杀印第安人,掠夺肢解墨西哥,驱逐西班牙,直到西班牙在北美扩张中彻底摧毁其海外殖民帝国,20世纪冷战期间,美国继续改革一场基本不涉及其关键地缘战略利益的越南战争;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弱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

相比之下,美国寻求通过谈判为实力优势或大致相当的国家解决冲突。比如19世纪美国在北美反对英国,20世纪反对苏联。

可以说,美国更容易因与弱国和小国的深刻分歧而诉诸战争,几乎是“想打就打”,但对于与实力足够的国家的分歧,使用战争选项时更为谨慎。

美国参与的相当多的战争背后的地缘战略逻辑非常模糊,而国力消长的逻辑却相当清晰。只为石油和其他能源或地缘战略优势而诉诸战争的通常想法确实低估了美国对战争的热情。

此外,美国一些主流媒体以现有的意识形态偏见夸大国际事件,加剧了决策者在舆论情绪压力下做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美国国内政治高度“两极化”,使得政策制定者很容易利用战争来非理性地缓解或转移国内危机。所有这些都增加了美国卷入战争的冲动和随意性。

总统决定了?不,背后有这个神秘的系统

2011年11月,特朗普在推特上宣称“奥巴马将为连任与伊朗开战”。现在这句话似乎很讽刺。来源:查看视频截图

虽然前总统下令指挥了战争,比如特朗普的叙利亚战争,奥巴马的利比亚战争。但实际上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神秘系统”,即美国境内的美国军工复合体。

美国军工联合体是由军方、军工企业和国会议员组成的庞大利益集团,几乎囊括了美国所有主要军火商和军事机构,被称为军工铁三角。

这个组织最早诞生于二战后期,1929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经济。美国真正走出危机,是因为其庞大的战争机器在二战中开启,然后因为对武器的强烈需求,美国才真正摆脱了大萧条,重新繁荣起来。

因此,二战后,这个庞大的军工联合体控制了军队、军工、国会和战争。其军工,加上上下游产业,可以占到美国GDP的近40%。因此,一旦美国经济增长下滑,或者需要扩张,作战就成为军工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

当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警告美国人民要警惕“军工复合体”这个“怪物”带来的危害,因为它会不断以战争的形式实现国家发展和自身利益。

来源:新华社

首先会带来国防预算的增加,国防预算最终会进入军工企业的腰包;其次,它带来了武器库存的消耗,使得要废弃、淘汰的武器被使用,重新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美元;最后,它导致了武器的销售。美国军品出口世界第一,每次美国发动战争都能带来大量海外军令,军工企业赚了不少钱。

美国空陆军退役中校威廉·阿斯特(William Astor)发表的文章称,美军对私人承包商的依赖,强化了制造战争、延长战争的盈利动机,雇佣力量由机动装甲公司、戴恩公司、黑水公司等提供。由于伊拉克战争,这些公司分别赢得了400亿美元、41亿美元和13亿美元的合同。

上述公司在推动战争中获得的利益是以伤害其他国家人民和制造杀害无辜人民的丑闻为代价的,导致阿富汗、伊拉克和其他国家人民流离失所;对美国人民的内部伤害,税收进入战争贩子的口袋。

在利比亚萨布拉塔周边地区,人们聚集在被美军袭击的废墟附近。来源:新华网

赢了就输了

几乎是公认的现象: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更容易制造假想敌。它总是无中生有,找借口发动新的战争。

研究人员认为,美国两大政党支持“以国家安全为中心”的主张。也就是说,战争主义是美国政治家的主流,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改变的。

“里根”号航母在南海演习时,舰载直升机从甲板上起飞。来源:万维网

近年来,美国虽然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打了一场又一场的胜仗,但胜则败,战则陷。

美国军事专家弗里德曼教授指出,现在回想起来,美军在伊拉克问题上迅速做出决定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一个国家能忍受外国人长期统治自己的领土。

美军虽然训练有素,但总有嚣张跋扈的习惯,这也是战争难以取胜的原因之一。

美国空陆军E-8C空对飞机进行监控。来源:万维网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历史学教授杰拉德·德根在《华盛顿邮报》上指出,美国可能是世界上见到的军事强国之一,但它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轻视敌人。从1945年开始,美国就因为看不上对手而在战斗中赔钱,比如老挝、越南、伊拉克、阿富汗的一系列游击战。

越南前领导人胡志明曾将游击战比作老虎和大象之间的战斗:“如果老虎站着不动,大象会用它强大的獠牙撕碎老虎。但是老虎不是静止不动的。它白天潜伏在丛林里,晚上出去。它跳到大象背上,剥下大块的皮,然后跳回黑暗的丛林。大象会慢慢失血而死。”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从美国撤出时,美国有意在某个地方开战,制造混乱,让人觉得当地的投资环境在恶化,让投资者觉得只有在美国投资才是安全的,吸引了从美国撤出的资金的回流。由于这些资金是以美元结算的,这一循环变化实际上捍卫了美元的地位。为了维护美元霸权的权威,美国往往有发动对外战争的冲动,这些都与维护美元霸权直接或间接相关。

美国海军的“尼米兹”号和“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在南海进行了“双航母”演习。来源:万维网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卡根(Robert Kagan)在对美国外交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后,深刻认识到了美国的“好战性”和“侵略性”传统,并得出“美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危险国家”的结论。

虽然这有点不愉快,但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客观总结了美国外交的本质。

面对极度好战的美国,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已经超越了人类历史上大国关系的经验。应对这种复杂性最直接的方式应该是外交沟通。不考虑双方沟通的暂时效果,为了长期影响这种沟通局面,中国最重要的是坚持做自己的事,让中国越来越强大。

参考文献:

1。新华社:“蓬佩奥关于中国的讲话充满了谎言和事实。”

2。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海东说:“不要低估美国的好战传统。”

3。环球网:“美军同时向南海派出两架侦察机,其中一架六天内来了四次。”

4。环球网:“东方战区:如果战争今天爆发,这就是我们的答案!》

5。中国国防新闻。苍凉:“为什么美国热衷于战斗却难以取胜?”

文|董老师

欢迎分享转载 →叙利亚和哪个国家打仗 建国240多年仅16年没打仗 美国何以成为最好战国家?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