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教育 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支教”一个月 完胜英式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英式教育 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支教”一个月 完胜英式教育

发布时间:2020-12-28 17:57:04

进行汉语教学的英国熊海子赢得了其他班级的好感。记者采访了杭州的邹海莲老师

语文老师赢了,语文教育赢了吗

五位中国老师去英国“当老师教”一个月,用传统的汉语教学方式教了50名英国中学生。今年夏天,英国广播公司(BBC)以其名为《中国学校》的纪录片占领了夏季舞台,给许多受欢迎的戏剧蒙上了阴影。

三集播出后,昨天,钱江晚报的记者采访了杭州外国语学校的语文老师邹海莲。

纪录片分为三集,从伦敦时间8月4日开始每周播出一次。不光是每周都有英国观众在电视机前等着,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学生、老师、家长都在追剧。钱江晚报8月5日、7日、13日连续报道此事。

除了中英教育的冲突,这部纪录片还有一个悬念:来自英国博航特中学的50名学生,在接受一个月的汉语教学后,将与同学同时参加数学、科学、英语和汉语的考试。谁会赢?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悬念被揭开。英国博杭特中学校长在镜头前公布成绩:数学,语文课平均分67.74,其他课平均分54.84;语文,语文课平均分46.88,其他课平均分36.46;理科,语文课平均分58.33,其他课平均分50。

语文课胜!前两个节目,我坚信我的学生能在语文课上打败英语数学老师,于是我伤心地捂脸,校长的表情有点尴尬。

然后,中国网民又忙起来了:

“毕竟是中国式的应试教育。”

“看前两期,我以为会输,结果还是能赢,而且是三科的胜利...普通英国人的教育到底有多差?”

“追这个比追电视剧更刺激。说实话,只要语文老师和师德师风,教学效果绝对好。”

语文课赢了并不奇怪

中国教育是有用的

但是,这个结果也让认真追求戏剧的观众产生了疑惑。前两集很明显语文老师“水土不服”。上课时间大部分用来维持纪律,教学进度几乎不可能完成。因为熊海子的种种任性恶作剧,老师们崩溃了,哭了。他们最后又是怎么反攻的?

去英国“当老师”的五位老师之一、杭州外国语学校的数学老师邹海连在接受《钱报》记者专访时说,测试是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完成的,所以BBC和中国老师在结果公布前“一无所知”。

“说实话,考前我有点紧张,因为我不确定中国的基础教育有没有优势,但毕竟是第一次用这种方式教英国学生。”邹老师回忆说。

不过邹最后赢了并不意外:单纯看纪录片,大家只看到英语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课。事实上,他们的许多变化并没有在电影中表现出来。

“这个月,语文课的课堂纪律在慢慢改善,学生在适应老师。作为老师,我们也在不断改进教学。以我为例。第一,调整教学进度。第一周太慢,第二周太快,第三周我找到感觉了。我也在课堂上腾出时间和学生交流,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按照语文模式,跟不上的学生会有课后辅导,有潜力的学生会有额外的练习。另外,语文教学中还有一个很管用的法宝——每天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当天的学习内容,老师及时纠正反馈,帮助发现问题。在英国,作业可能一周批改一次。”

新通国际集团的学术经理王杰也一直在关注这部纪录片。“语文课会赢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中学的实验。中国的基础教育优势明显,这是国内外的共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送孩子出国留学。英国是主要目的地之一,但大部分是去大学,至少是高中。”

网上穷追不舍

由于对教育的深切关注

中国教师的胜利是否意味着中国教育打败了英国教育?

这个问题,追求剧的小伙伴们都有相同的答案:没有。

很多人认为不真实是这部剧的槽点。

BBC所谓的“中国传统教学法”,就是把学生放在一个50人的实验班里,工作时间是早上7点到晚上8点..

和英国学生一样,中国老师也不喜欢这种安排。

邹老师和李老师都向主办方投诉,现在国内的高级中学都采用小班教学,杭州和华南的很多课程都分小班教授,并不是英国人认为的大班教学。而且如果不住校,国内大部分中学下午四点多就放学了,但英方理解的传统汉语教学模式是有晚自习。

为了回归这种“传统教学模式”,邹老师说,他也花了很大的功夫,因为平时教中国学生就不是这样了。

作为当事人,邹先生也把这个实验看作是中英教育交流的机会,而不是竞争,输赢无所谓。

他告诉《钱报》记者:“客观来说,英国进行这样的实验,希望能为公立学校的基础教育提供参考。在包括英国在内的欧美国家,基础教育最好的是私立学校,比国内大多数学校都好,比如伊顿公学。这次在伊顿公学停了一天,教学管理比我们想象的要严格,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压力很大。国内的学校更应该了解这样的精英教育,不能因为这个语文班的成绩而沾沾自喜。"

即使比失落的博杭特中学好,邹认为,该校的艺术与体育教学也值得国内同行借鉴。

欢迎分享转载 →英式教育 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支教”一个月 完胜英式教育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