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与浪漫主义诗歌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现实主义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与浪漫主义诗歌

发布时间:2020-10-26 10:09:48

上官学荣 李白其实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只不过很多时候是把浪漫主义这一艺术元素植入到了他的诗歌中并将其推向峰巅。已至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传奇般的一生被人们所称颂,他的诗歌也被誉为“天仙之词”。谈到李白的诗歌风格,人们往往更多注意到的是豪放、洒脱、飘逸,这种看法对诗人一部分豪放飘逸的作品往往颇有道理,但是若认为李白的诗歌只有浪漫主义,他就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多在风月草木之间,神众虚无之说,甚至于说“李太白当王室多难,海宇横溃之日作为诗歌,不过豪侠气,狂醉于花月之间耳,社稷苍生,曾不系其心普。”则未免低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意义。对诗人也是不公的评价。   从诗人的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看,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是很大的。李白是平民出生,虽游览大江南北,但终身漂泊不定,于是造就了他的放荡不羁的性格,他虽有一腔报国之志,但最终还是不受君主重用。一生从“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到初进长安,领略“万国朝拜”的帝京风光。再到赐金放还,礼遇隆重。三年长安生活,使李白对朝中种种腐败、黑暗有了更多的认识。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岭。然后再次远行,又遇安史之乱爆发,只能避居庐山。出世与入世,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激烈冲突。到最后,重病而逝。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出生、环境和经历注定了诗人现实主义的艺术取向与定位。   现实主义的定位与浪漫主义的表现,成就了李白的诗仙地位。同时,李白又是典型的谪仙人,之前尚有屈原,屈原是谪仙人之父,是中国谪诗人的祖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之前,屈原早就这么想这么做了。这两句话简直是屈原的写照,同时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坐标。 李白继屈原之后再次打开中国诗人超常想像力的瓶塞,把飘飘欲仙的灵魂给释放出来了。加上多愁善感,为了忘忧而寄情天地、浮想联翩。艺术总会打上思想的烙印,李白的诗篇就带有明显自画像的性质。他的愁思虽然翻江倒海,大抵还是为个人遭际的不平而鸣。   诗人以他天才般的艺术创造,在广袤的社会背景下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尤其是他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的有机统一,表现出现实主义的时代最强音。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表现出自己鲜明的独创性。他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描述。而是习惯以奔放的气势贯穿于诗,纵横驰骋,一气呵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他怒斥“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他呐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追求“长风破浪会有时”;他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他傲岸“大鹏一旦同风起,搏摇直上九万里”。想象变幻莫测,随意生发,意象壮美而不乏清新明丽。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同时也让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傲岸不屈的个性特征,体现了李白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以气夺人的特色。   李白的诗歌一方面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写自己鄙弃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典型的借助梦境,描写天鸡高唱、海日升空,熊咆龙吟,霓衣风马等超现实意象,渲染仙界的瑰丽美好,反衬现实的污浊黑暗,表现出崇高的理想。另一方面则借助神话传说驰骋想象,大胆夸张,贯以奔放的气势,描写雄伟神奇的山川形象,寄托自已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蜀道难》就融历史传说和远古于一炉,运用夸张手法,着力渲染“蜀道之难难于上清天”这一雄放基调,诗中“六龙回日”的神话。黄鹤难飞的夸张,“扪参历井”的想象,多种手法迭互使用,融为一体,层层渲染山势高危,层层映衬蜀道难的艰险。接着又以悲鸟哀号,子规夜啼等苍凉气氛,烘托蜀道山水图,寄托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叹之情和对现实政治的某种隐忧。感情色彩强烈,抒情方式喷发。气质洒脱不羁、人格傲世独立,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殷蹯称赞这首诗“奇之又奇”,并说“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凋”。晚唐诗人皮日休说李白诗歌: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入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累累落落,莫非世间语者,指的正是这类诗篇。 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这与其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渡荆门送别》意象便极为阔大壮观。但是,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那些由清溪、明月、白鹭、竹色、白露等明净景物构成的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含。为了让诗中意象优美宏大,诗人修辞手法运用也是炉火纯青。诗人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诗中比比皆是。有时还既用夸张,又用比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燕山雪花大入席”,都是夸张中有比喻的名句。有时他又把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结合起来,写自己强烈的心潮激荡。写景则形象雄伟壮阔 ,气势磅礴,色彩缤纷,抒情则感情奔放激荡,跳脱起伏,变化多端。“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把思念长安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神奇别致而又形象贴切。“南风吹归心,飞坠酒楼前”,思念儿女的骨肉之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愁心可寄,已是大胆夸张;寄与明月,更是奇特想象,对友人的思念便在诗中得到最好的表达。他又善于拟人化手法使大自然具有个性,为抒写感情服务,“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把无知无情的春风化为有知有情,他更善于以月拟人寄托情怀,“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把山月写成有情的同伴。“青天有月来是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明月当成可以解答问题的挚友。“花问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怀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同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拟人化的手法,把月影化成知己,以寄托自己的感情。   李白的诗歌语言直率。即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些直抒胸臆的抒情诗句,如“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都是直率,自然而又豪气通人的语言。有助于展现其浪漫主义激情。李白的语言清新、豪放还体现在其不拘于格律,不雕琢子句,一切统一于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首诗恰好可以用来说明他自己的语言特色。长夜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又如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都是用及其单纯自然而又豪放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极深厚的感情。 诗人决不使格律束缚感情,当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往往冲破格律的限制,出现一些散文化的诗句。如“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我且为君摧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却鹦鹉州。”对其浪漫主义精神的体现都很有帮助。 传说李白是捉月亮掉进水里而死的,而屈原也是投江而去,两位伟大的诗人都死在水里,那一刻他们是怎样的心情呢?可以看出:李白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作为“天、地、人”代言人的诗人,一个被上流社会排斥在外的贫困诗人或落难诗人,但放眼天下、情系苍生,于是写出了不少感动人心的好诗,并以此捍卫自己作为诗人的特殊话语权。构成了现实主义的诗人与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统一,并在中国诗歌史上成为继屈原之后又一面熠熠生辉的旗帜。

欢迎分享转载 →现实主义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与浪漫主义诗歌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