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长 美国前商务部长扬州刷屏!他说的这四个字究竟啥来头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美国商务部长 美国前商务部长扬州刷屏!他说的这四个字究竟啥来头

发布时间:2020-11-09 14:32:23

" 我知道中国有个成语叫做‘百川归海’,

我认为在一切重要议题面前,

我们应该始终铭记运河精神。"

这两天,文脉君总能在朋友圈里刷到视频里的这两句话。

它出自 9 月 28 日,扬州,2020 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上的一席讲话。

论坛上,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名誉主席、美国前商务部长卡洛斯 · 古铁雷斯发来视频致辞。



他说,谁也预想不到一场流行病会颠覆整个世界,给每一个人带来如此严峻的考验。

他说,他读懂了中国的抗疫努力,也见证了人类与生俱来的万众一心与坚韧不拔。

他还说,帮助全世界度过危机," 运河精神 " 尤其重要!



何为 " 运河精神 "?

文脉君想在这里讲几个故事。

也许我们能从这些世事变迁中窥见,那些沧海桑田未曾改变的——

运河精神。

其一

中国人与外国运河的故事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万里之遥的巴拿马。

彼时,闻名世界的巴拿马运河动工。

在这场与大自然的博弈中,设计者显然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他们原打算照搬苏伊士运河的成功经验,却想不到触发了一场塌天大祸的开关。

丛林密布、交通闭塞、毒虫横行、疫病肆虐,来自几十个国家数万施工大军,死伤甚众,溃不成军。

开凿运河,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巴拿马运河

再后来,运河工程易主。在那前后 30 年的时间里,近万名华工从中国招到这里,开凿运河。

个中过程,写满血泪。

1914 年,巴拿马运河终于竣工。然而,有数百华人却永远埋在了异国他乡。

为纪念勤勉的华工,巴拿马人特意在当初运河工程最艰难的地方、库莱布拉山顶上修建了一座 " 契约华工亭 "。

没有他们,便没有这座现代工程史上的里程碑。



△华人抵达巴拿马 150 周年纪念碑

光阴轮转,一晃已是百年。

如今巴拿马运河上,常能见到中国货轮通商的身影。

很多中国人,他们不再同前辈那样筚路蓝缕异国谋生,而是将中华文化带到了运河两岸。

巴拿马人甚至专门创造了一个词—— " 运河华人 "。

2014 年,这些 " 运河华人 " 的后代,向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捐赠了一艘名为 " 海巫号 " 的帆船模型。

当初,第一批契约华工背井离乡,正是乘坐 " 海巫号 " 来到这里。

而此刻,距离巴拿马运河通航,整整 100 年。



△巴拿马运河

其二

中国人与中国运河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 3200 年前。

话说当时,西伯侯周太王有三个儿子,老大泰伯,老二仲雍,老三季历。

季历有个大名鼎鼎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姬昌。

姬昌生来聪明伶俐,深受周太王的喜爱,有意授之衣钵。

泰伯呢,作为长子,也看出了父亲的心思,主动让位,以采药为名离开故里。

这一路,就来到了江南。



△泰伯像

那个时候的江南还是 " 荆蛮之地 ",一片水泽。土著们以渔猎为生,过着半原始生活。

泰伯倒也随和,不搞歧视,入乡随俗断了发、纹了身,和睦相处。

当地人也不排外,跟着泰伯学会了农耕、农桑、识文断字。

最后,在泰伯的带领下,百姓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挖河筑城兴修水利。

这就是伯渎河,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人工运河的由来。



△伯渎河

在运河的滋养下,吴国逐渐壮大,伯渎河文化也逐渐进化为今天我们所说的 " 吴文化 "。

时至今日,这条河依然静静流淌在城市之中,时光流转间,不舍昼夜。

碧波荡漾,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来自遥远时空的回响,那润物细无声的恩泽。

宛如书法家赵孟頫写下的那首诗:

秋满梁溪伯渎川,尽人游处独悠然。

平墟境里寻吴事,梅里河边载酒船。

桥畔柳摇灯影乱,河心波漾月光悬。

晓来莫遣催归棹,爱听渔歌处处传。



△赵孟頫像

其三

外国人与中国运河的故事

1900,庚子之乱。

意大利小伙马福德,莫名其妙地扛上了枪,稀里糊涂地当上了侵略者,晕头转向地来到了中国。

逃离战争,他驾船去了一位相识的中国姑娘的家。九死一生,他被命运裹挟成为了一个中国船夫。

择水而居,繁衍生息,一晃过了很多年。



他本以为,可以永远生活在这里,在这异国平静地度过一生。

却不料,日寇来犯,他的妻子被日本人的狼狗活活咬死。

那天,马福德在妻子的坟头,抽了很久的烟,拿出了三十多年前的手枪,左右端详。

那天,马福德闯入兵营,射杀了十多个鬼子,那条狼狗被他活活撕成两半。

最后,一个日本兵在他背后放了两枪。

砰砰两声,结束了这个意大利人的一生。

据说,他死的时候,像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汉子。



这是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长篇小说《北上》的一个情节。

大水汤汤,溯流北上,千年大运河,作为中国地理南北贯通的大动脉,滋养了运河两岸数以亿计的中华儿女。

而那个黄头发、高鼻梁的马福德,也应该是其中的一员。



好了,聊到这里。

让我们回到上面的问题:什么才是运河精神?

是百年前中国工人,不管什么时候身陷泥淖,仍自强不息的进取。

是泰伯奔吴后,坦诚相待同心同德,终于勠力同心干事业的团结。

是《北上》中,对于每个个体的包容、接纳、滋养,百川归海,恩泽千年。



2020 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娄勤俭会见嘉宾。

他说,大运河江苏段是全线历史最悠久、文化遗存最丰富、活态利用最好的河段。

近年来,江苏以系统化思维,统筹推进保护传承利用。制定出台江苏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高标准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等标志性工程。连续 14 年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努力在保护传承中做到科学利用,实现永续发展,把江苏段打造成为走在全国前列的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

2020 年 3 月,南京大学的 " 大运河江苏段文化价值阐释弘扬专项规划 " 专题研讨会,作为这些大运河事件的参与者、见证者、推动者,江苏省委宣传部王明珠对运河精神进行了几个方面的阐释,受到与会专家们的关注和肯定。

文脉君在这试摘抄几段,与各位读者分享。

首先,对大运河的文化价值内涵,要站在文明的高度来理解。大运河是中华儿女不断适应、改造自然的伟大工程,对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厥功至伟。

大运河是统一之河。 历史上,她在漕粮运输、军资调配、商旅交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漕运制度实现了中国南北物产和资源的大交流大贯通,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国家统一。

大运河是创造之河。她创造性地将零散分布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区间运河连通为一条统一建设、维护、管理的人工河流,跨越五大流域和浩瀚国土,开创了很多古代工程技术的先河。

大运河是人文之河 。千百年来,她催生了一座座古城古镇,哺育了一代代运河儿女,滋养了人们的精神家园。对沿线城镇和百姓来说,运河不是 " 生母 ",便是 " 乳娘 "。

其次,要深刻把握 "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 " 这个重要特征。从历史维度看,大运河已历 2500 多年 , 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遗存,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从历史流淌而来、向未来澎湃而去,是 " 中华民族奔腾不息的血脉 "。

从空间维度看,大运河绵延 3200 多公里,流经 6 省 2 市,是贯通中国南北的一脉活水,联系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是南北文化交融的重要纽带,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从世界维度看,大运河是鉴真东渡 、郑和远洋的起点,是遣唐使到洛阳长安、马可 · 波罗南下扬州,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进京的通道,也是东北亚、东南亚、南亚、欧美商旅和文化使者的驿站。

最后,要牢牢抓 " 凝练 "" 阐释 " 和 " 弘扬 " 三个关键。

文化价值凝练要体现 " 至高性 "。从文化价值层面,在全国率先凝练出具有广泛共识,能被大家记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大运河文化精神表述。

文化价值阐释要体现 " 系统性 "。增强当代人对大运河文化价值的学理认同,努力让人们一提到运河就想到江苏,研究运河文化必须到江苏。

文化价值弘扬要体现 " 创新性 "。讲好中国运河故事、江苏运河故事, 让运河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服务今人、传承后人。

文 |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王子扬 胡玉梅

欢迎分享转载 →美国商务部长 美国前商务部长扬州刷屏!他说的这四个字究竟啥来头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