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颖 拥抱伟大时代 共建海事家园|吴雪颖:“我们是水上抗‘疫’第一线的先锋战士”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吴雪颖 拥抱伟大时代 共建海事家园|吴雪颖:“我们是水上抗‘疫’第一线的先锋战士”

发布时间:2020-11-11 18:28:50

2020年春节期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在全国打响,武汉市一时间成为了抗击疫情的主战场,武汉海事局广大团员青年迅速成立水上抗“疫”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了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的光荣传统和战斗风格,主动承担起水上疫情防控、助力复产复工、下沉社区一线等任务,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努力争做三个“先锋”,全力守护抗击疫情的“水上战场”,誓要为夺取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胜利而奋战到底。他们,就是这水上抗‘疫’第一线的先锋战士!

逆行水上战场,争做“热血先锋”

自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水上抗“疫”青年突击队迅速组建,共有队员22人,其中35岁以下党员15人。他们充分发挥了团员青年的生力军作用,怀着满腔热血,逆向而行,积极投身水上疫情防控的工作中。

果断转身,逆向而行。在局指挥中心,突击队员们克服了交通不便、人手不够的实际困难,在除夕之夜,主动请缨,奋勇担当。他们有的退掉回家车票,拖着行李重回岗位,只为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平安留给别人;有的顾不上身患腿疾千里迢迢从外省来探望自己的亲人,连续坚守岗位近1000个小时;有的还是新晋奶爸,却忍痛与刚满百天的孩子分离,主动申请充实指挥分中心值班力量,一干就是60天;有的暂别了身患重症的父亲,从病床前转身赶到了交管值班的工作岗位上。他们的逆向前进,始终朝着党和人民需要他们的地方。

你我约定,同心抗疫。突击队员康新芝和身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的妻子王佩,一个坚守在青山夹水域疫情防控的水上一线,一个奋战在雷神山医院与病毒抗战的医疗一线。他俩结婚才刚刚一个月,甚至还来不及回家拜见男方父母,二人接到工作任务就各自奔赴到了抗疫一线的工作岗位上。康新芝说,他欠妻子一次蜜月,妻子却说还有一生来相伴。夫妻二人推迟了蜜月旅行、放弃了回家探亲,只为履行职责,携手抗战,击退疫情。穿上了“海事蓝”和“天使白”的制服,他们就没有难分难舍的儿女情长,他们相互约定,携手逆行,就像婚礼上给对方的承诺那样。

向你看齐,向党靠近。突击队中80后党员曾恺自1月24日起至今只回过一次家拿换洗的衣物。他在家门口停留了不到十分钟,在与怀孕7个月的妻子隔空拥抱后,他毅然转身离开,率领处内青年突击队的团员青年们继续坚守岗位。看到曾恺红了的眼眶,同事们劝他这次交班后就别来了,但曾恺却主动提出延迟交接班,还摆摆手说:“没事,老婆很支持我,还说宝宝也会为我感到骄傲。”在曾恺的影响下,处里两名青年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水上抗疫一线“火线入党”。还有90后杨君同志作为新进人员,入职不到半年,疫情爆发后他主动留下,还以向总书记回信的方式,表达了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抗疫决心,承诺将以实际行动在大考中交出令人民满意的答卷。

做好疫情防控,争做“防疫先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青年突击队坚决按照交通运输部党组“一断三不断”的要求,开辟 “水上绿色通道”,严格贯彻落实“四个一律优先”,坚决阻断水路疫情传播途径,全面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和重点物资水路运输的安全畅通,全力支持港航企业复工复产,助推长江航运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

做好科学防控,当好“战斗员”。突击队员每日通过微信发布、现场提醒等方式向船员们宣传疫情防护的相关知识;他们每天紧盯报港系统,对进入辖区的船舶一一进行电话提醒,要求做好疫情防护;同时每日将加强辖区巡航,了解船方需求,为船员提供测量体温的服务,并免费向没有配备口罩的船员发放口罩。除此之外,突击队员们科学采取“无接触”方式,为船舶办理申报业务,并通过远程监控、重点船舶维护等方式维护运输船舶,确保辖区 “绿色通道”不断、不乱。为避免规费征收工作给船员带来的人员接触和流通风险,咸宁海事处的突击队员们率先提出了“网上报备、延迟收费”的工作措施,并制作了微信推文,每天到辖区码头进行宣传,有效减少了船员上岸的频次以及船员之间的相互接触,此举也得到了广大船员的一致认可。

强化内部防疫,当好“安全员”。突击队员们作为基层一线的青年骨干,每天主动对工作场所定时进行严格的消毒清洁,让病毒“无处遁形”;他们时刻提醒身边的每一个同事加强个人防护,并主动为其他人员测量体温;除此之外他们有的还承担着物资采购和食堂管理的工作。邱翀同志作为80后的队长,为了解决职工的生活困难兼任起了大队里的“大内总管”,一人承担了物资采购、食堂帮厨、专车接送、消毒防疫等多项工作。年前原打算把女儿接来武汉过节的“度假计划”突然变成了“隔离计划”,就连孩子生病发烧也没能回家陪在身边。但邱翀说正因为自己是青年、是党员、是队长,所以水上防疫工作,他责无旁贷。

助力复产复工,当好 “先行官”。根据上级要求,青年突击队响应交通先行的号召,认真督促航运公司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强化水上交通安全保障工作和船舶污染防治工作,全力支持港航企业复工复产。在VTS水上交管中心,青年突击队员每日通过甚高频提醒进入辖区内的船舶要做好疫情期间安全防护,并核定船舶吃水,有力保障了船舶的航行安全和运送粮食、电煤等重要物资船舶的安全靠泊。海事处突击队员们在日常巡航过程中,不断通过甚高频电话向辖区航行船舶开展防疫宣传,要求船员做好个人防护,无特殊情况禁止上岸,同时对运送重要物资的船舶进行全程维护工作,确保水上复工复产“生命线”的安全。

解决群众困难,争做“志愿先锋”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青年突击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秉承志愿服务精神,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人民解放军、社区网格员学习,用青春臂膀扛起社会责任,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参与到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的工作中。

做服务船员的“暖心人”。在阳逻海事处龙口执法大队,刘朋同志向身边的典型看齐,紧跟劳模孙玉国的步伐,全心全意服务船员,为他们运送补给物资和生活药品,在巡航走访时将自己的口罩送给了缺少医疗物资的船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在沌口海事处值班的突击队员张亚飞在接到船员受伤的求助电话后,带上了队里的急救箱立即驾驶着海巡艇赶往现场,将药品及时送到了船上。当发现船上的生活物资已经所剩不多,他便主动联系了停泊在辖区内的所有船舶,将这些船员们需要的生活物资列了个清单,及时帮助他们统一采购。

做关爱老人的“有心人”。受疫情期间交通管制的影响,购买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成了现实难题。金口海事处突击队员陈斌首先想到了住在执法大队岸边附近平房里的付爷爷。他是一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也是大队多年来结对帮扶的对象。因此,陈斌定期都会到付爷爷家上门替他测量体温,了解其身体状况,并叮嘱他不要出门、勤洗手、多通风,做好个人防护。每次探望老人,陈斌都会带去口罩、食用油、大米等必备的生活和医疗物资,为老人解决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就在他准备离开时,付爷爷感激地说:“你们太有心了,总是想着我,把我当亲人一样,谢谢你们”。

做社区值守的“志愿者”。为响应政府“下沉一线”的号召,突击队员于群波、杨韬下沉到一元街道同福社区, 在那里24 小时值班值守,对进出人员,进行测温登记,扫码查验,核实出入证明。每日通过发放《新冠疫情防控漫画》等方式,深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定期对电梯、楼道等重点场所进行通风和预防性消毒,对小区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和收集。对巡查过程发现封堵不严密的侧门,进行了加固作业,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与此同时,他们积极向相关单位反映社区居民无收入来源、生活较为困难的实际情况,并为他们寻求到了社会各界的资助和扶持。

截止至3月26日17时,武汉海事局水上抗“疫”青年突击队共计保障运输船舶5400余艘,货物近750万吨,为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工作做出了贡献。他们之中共有8人因抗疫事迹突出,在水上防疫一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中5名队员为“火线入党”。

“明知征途有风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作为水上抗“疫”的重要力量,青年突击队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义无反顾地坚守在水上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将青春的热血和激情挥洒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彰显了新时代海事青年不畏艰难、勇于担当、执着坚守、任劳任怨的新形象,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疫情不退我不退”的坚定信念,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提供了坚实基础。他们立下铮铮誓言,将带着责任和使命坚守下去,直至疫情退去,那个川流不息的武汉回来!

欢迎分享转载 →吴雪颖 拥抱伟大时代 共建海事家园|吴雪颖:“我们是水上抗‘疫’第一线的先锋战士”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