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明 【榜样】学习张黎明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张黎明 【榜样】学习张黎明

发布时间:2020-12-25 18:57:59

▲时代模范张立明先进事迹报告会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张立明、国家电网天津电力公司滨海供电分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立明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受到了人们的崇敬。

张立明体现了“不忘进取、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职业精神,勇于探索、锐意创新的进取意识,乐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充分展示了新时期“蓝领工匠”的优秀精神风貌,这些光辉品质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示范作用。

我们应该向张立明学习什么?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崇高的追求。在张立明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迈向新时代所迫切需要的品质。我们要学习张立明为党旗增光添彩的行动,学习他求真创新的精神,学习他时刻牢记人民利益的精神,学习他在平凡岗位上取得的非凡成就。

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张立明这样的“领袖”。我们要立足于这个岗位,大力尊重光荣劳动和快乐奋斗的风尚,弘扬劳动精神、劳动模范和工匠精神,以不懈的奋斗创造自己的成就,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征程中积蓄巨大的力量。

时间模型

张立明

他是一个普通的电气工人,

已经巡逻了8万多公里,

手绘1500多张抢修路线图,

完成了近2万次紧急抢修作业,

他不厌其烦地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

他是普通工人中的发明家,

进行了400多项技术创新,

获得140多项国家专利,

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

培养一批立志创新的新人

他坚持创新,让工作更有效率,更快乐;

他是普通人心中的“随叫随到的好人”。

居民眼中的小事,

他看到了,想到了,必须去做。

他从不厌倦志愿工作,因为他积累了善行。

他是张立明。

它的顶部机械手抓住剥除工具,转动它的头部,将其抬起,并靠近高空位置以模拟三相电缆。伴随着轻微的“咔嗒”声,它准确地将线夹夹住铝芯,舞台上的“万家灯灯”灯箱瞬间亮起。

这是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维部一级配电抢修班长张立明带领的创新团队发明的人工智能带电作业机器人。

他们称之为“钢铁侠”。

“钢铁侠”的发明源于在张立明考察的经历。当时,他遇到了电气化班的同事,他们正在研究电气化火灾。

在15m高的隔热斗臂车上,工人穿着厚重的隔热服工作,不仅危险,而且容易出汗,甚至中暑。

张立明了解到,一个团队每年需要进行近500次类似的带电作业。

所以他想知道机器人是否可以代替人在配电网上做微创手术,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最小化了危险。

当时,世界各地的带电作业智能机器人都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他经常站在电线杆下观察工友们的操作。

张立明的学徒王立国见证了张立明的R&D进程:“从无线控制、鹰眼视觉系统到智能工具,他比我们所有的年轻人都更有活力,他的师傅带我们解决了排雷等难题。导轨绝缘皮切割问题被师傅发现,反复测试了几百次。这些都是师傅除了日常一线电力抢修救援工作之外做的。”

后来,他带领自己的创新团队与清华大学共同解决关键问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钢铁侠”已经能够在实验室完成带电工作功能。

张立明还推出了许多实用的创新设计。

在一次安全生产分析会议上,张立明注意到一个数据。1679份运维维修报告中,有346份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充值时,用户不小心把购电卡掉到了计价器盒里,不得不请服务团队上门取卡。

他算了算成本,这么小的失误,滨海新区一个月发生500次。简单算一下锁钱和车油钱,一年十几万。然后天津有十几家供电公司,要交100多万。

张立明开始怀疑是否有办法降低修理率。

于是他找了一张和购电卡材质大小差不多的塑料卡,打印了方便信息,做了一张“服务卡”,和钢圈一起戴上。这套“双卡”虽然小,但是很实用。当用户插入购物卡时,服务卡会挂在计价器盒外。购卡再也不会掉进计价器盒里了。

此外,他还发明了拉杆式“急修BOOK箱”。

这个新工具箱就像一本“参考书”,把工具和常用备件分门别类地放在适当的“页面”上,到了现场就迅速提取,丢失的工具随时可以找到。

他还总结分析了多年来遇到的近万起故障的原因,形成了“抢修案例库”和“抢修宝典”,成为一线抢修人员的个人宝贝。

工作中发现的痛点,成了创新的起点。这样,张立明实现了400多项技术创新,其中20多项填补了电力行业的空空白。

在他的梦想之外,他的关键词是“工作”

1987年,18岁的张立明成为一名巡回巡逻员。

电力一线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刮风下雨越多,夏天最热,冬天最冷,工作量越大,都是户外作业。

张立明工作了31年。

他养成了巡线的习惯,逐一记下输电线路经过哪些位置,周围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然后画出准确的电路图,标出各个配电用户的用电性质和参数指标。

已经画了1500多张这样的电路图。

事故一发生,他就能迅速判断出哪里出了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绝活也为张立明赢得了“活地图”的称号。

张立明的妻子李海春回忆说,当她第一次见到她的丈夫时,他们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去看电影。

没想到,当张立明看到电线杆时,他习惯性地跳下来看了看。花了两个小时才走到半个小时自行车就能到达的距离。

婚后李海春经常在晚上被老公叫醒。她醒来时,丈夫在梦中说:“给我钳子,给我扳手。”

张立明常年奋战在抢修第一线,在值班室度过了漫长的新年。

甚至在家里,他常年穿着工作服,为了第一时间接到电话,赶到现场解决问题。

送去温暖,他点亮了居民心中的明灯

2007年,天津电力成立了以张立明为队长的“心连心”滨海黎明明市委服务队。在过去的11年里,张立明一直24小时待命,从安装节能灯泡到设立爱心基金来帮助老人、病人和残疾人。一万多个小时,记录张立明的公益奉献。

陈玉兰是服务对象之一。

说到张立明,70岁的陈玉兰泪流满面。“每年家里的灯坏了,路线也坏了。他会自己处理,自己掏钱。”

张立明是陈玉兰的救星。有一次,陈玉兰心脏病发作,家里只有他偏瘫的妻子躺在床上,没有人能寻求帮助。

情急之下,陈玉兰拨通了“张师傅”的电话。

几分钟后,张立明到了,带着陈玉兰回到楼下,用一辆电动急救车及时把老人送到了医院。脱离危险后,陈玉兰想起自己不知道“张师傅”这个名字。

服务团队的红色马甲,成了居民心中的金色名片。张立明常说:“志愿服务不是我们的工作,但它与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密切相关。”

“从明开始,点亮千家万户”,和他的同事响应居民的要求,帮助有困难的居民,点亮了城市的每一盏灯,点亮了人民的心。

31年来,张立明对自己的内心和脚下的力量充满信心,不管他有多冷或多热。

风雨,深灯。“人民的电力是为了人民的”,这是张立明所说的,也是他心中的一个航标。

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不畏艰难,勇于承担责任的拼搏精神,一代代传承的匠人精神,看到中国工人坚守岗位,践行使命的本色。

责任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张立明将责任注入灵魂并付诸行动的意识。他一直践行着责任,从未停止。

欢迎分享转载 →张黎明 【榜样】学习张黎明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