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海军 甲午海战前,中日海军各有哪些长处和短处??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中日海军 甲午海战前,中日海军各有哪些长处和短处??

发布时间:2020-08-10 08:25:51

NO.1091 - 甲午战前中日海军对比

作者:霄羽 / 编辑:冷小军

来源: 冷热军事史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中日两国海军的近代化进程几乎是同步开始的,经过几十年的竞争式发展,两支背负各自民族强国梦想的舰队在黄海狭路相逢。战场是最公正且最残酷的裁判,黄海海战的结局已经无情地对这场竞赛做出了历史的判决。

中日两国海军近代化的步调并不一致,这是由两国不同的国情决定的。正是因为这种不一致性,双方在不同时期均存在优势和劣势的转化。那么,甲午战争爆发之前,中日海军各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呢?

电影《甲午风云》

舰船国产化:中国胜日本

中日两国同时在19世纪中叶尝到了西方海军坚船利炮的厉害,于是都开始花钱买船。在这方面日本比中国要早几年,1855年就开始向荷兰订购军舰。清政府的动作要慢一些,1862年才打算从英国购舰,不过这桩国际军火买卖由于英国中介人李泰国的暗中捣鬼而泡汤,清政府白白花了70万两银子却啥也没买到。

鉴于买船花费实在太大,中日两国均开始把希望寄托在舰船国产化上。作为洋务运动的一大成果,曾国藩最为得意的安庆军械所在1861年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船。不过日本幕府也没落在后面,和安庆军械所同期建成的长崎造船所也造出了日本第一艘蒸汽机船。

安庆军械所

清廷彻底剿灭太平天国之后,洋务运动迎来高潮,一下子把日本甩开了一段距离。这一时期中国先后办起了江南制造局、福建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兵工厂,到了1874年已建造了21艘军舰,其中有两艘排水量达2800吨。

此时的日本毕竟还是个小国,财力窘迫,技术单薄,尽管野心不小(曾有建造200 艘军舰的计划),但直到1876年横须贺造船厂才造出了排水量仅890吨的「清辉」号,技术水平根本比不上7年前福建船政局的首制舰「万年清号」(1370吨)。

在洋务运动的作用下,中国的造船工业在日本侵台的「牡丹社事件」发生前,一直领先于日本,而且中国国产军舰的数量和质量均超过日本进口的军舰。正因为如此,日本在入侵台湾后又被迫退回,此时的日本的确还不具备满足其野心的实力。

李鸿章

买船大竞赛:日本后来居上

受到刺激的日本喊出强兵为「富国之本,而不是富国为强兵之本」的军国主义口号,开始勒紧裤腰带攒钱买船。1875年,日本一咬牙花大价钱从英国订购了3艘铁甲巡洋舰,这些新舰的技术水平是中国的自造船比不了的,这让清政府倍感压力。

日本挑起了军备竞赛,中国自然也要想方设法压日本一头。从这个时候起,清政府以其相对充足的财力大规模采购西欧军舰。至1888年,中国从英国和德国买了两艘装备305mm巨炮的7000吨级铁甲舰、另有7艘1000至2000吨级的巡洋舰,以及数十艘炮艇、鱼雷艇及辅助舰。

其中「定远」、「镇远」两艘大型铁甲舰的火力和防护力均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相比之下,日本最大的战舰「扶桑」号排水量仅3500吨,4门老式的240mm舰炮无法对「定远」356mm的装甲构成威胁。

定远舰手绘图

在这一轮买船大竞赛中,中国重新夺回了优势。

日本看到「定远」、「镇远」落入中国之手,心中只有羡慕嫉妒恨,于是举国上下都把定镇两舰看做假想敌。日本政府发行了巨额海军公债,募集的钱全部用来买军舰。他们从法国订购了松岛、严岛、桥立3艘铁甲巡洋舰,均为4000吨级,这就是专门用来对抗定远、镇远的「三景舰」。

严岛舰

在这一阶段,中国海军的舰艇总吨位超过8万吨,而日本则只有6万吨,舰船的数量和吨位中国明显占优。但是中国最大的失误是购买舰船和引进技术时没有跟上提高航速、增设速射炮的世界潮流。日本这些新购的战舰尽管整体战力依然比不上定远、镇远,但其机动性和火力密度则要胜出一筹。

清政府并没有看到这里面蕴藏着潜在的危险,对己方海军装备信心满满,不仅不再购买新舰,而且将大量海军军费挪作它用。日本正是乘这个机会不声不响地追上了中国。


人才培养:日本胜中国

海军作为技术性极强的兵种,人才培养尤为重要,船买回来不会开也是白搭。对于这一点,中日两国都有着清醒的认识。

中国近代第一所海军学校福建船政学堂于1867年建成,比日本晚了12年。14年后,李鸿章又创办了天津水师学堂,另外还开办了诸如以及水鱼雷学堂、西医学堂等一批专业技术学校。如果单比数量,中国的海军学校不少于日本,但比起教学质量来差距可就大了。

日本人从小接受武士道精神教育,尚武之风弥漫于全社会,男子以从军为荣,军人备受尊敬;中国学生自幼接受的儒家思想非常不利于尚武精神的培养,人们视科举为出人头地的正途,军人社会地位低下,以至于福建船政学堂有一年只招到39个学生,十年之后只剩29人。

日本桥立舰

在派遣海外留学生方面,日本从1862年起到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总共派出了120人,全部学成归国,其中包括山本权兵卫、坪井航三、东乡平八郎这些如雷贯耳的人物。中国公派留学生比日本晚了15年,截止1890年一共派出了三批人员总计70人。这里面最后一批33人因为经费不足而提前回国,没有学到多少东西。

军队人才的培养除了军校,更重要的是基层部队的训练。在英国顾问琅威理的严格督导下,北洋海军的训练质量是有保障的,但自从琅威理因「撤旗事件」愤然离职后,北洋海军训练水平出现大滑坡,经常玩弄「船动而靶不动」、「预量码数、设置浮标」这种糊弄上级检查的把戏,清廷官场的腐败堕落于此暴露无遗。

琅威理

体制建设:日本完胜

军队体制是否健全,体现一国政府的组织能力和行政效率的高低。在这一点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政府要远强于腐朽没落的满清政府。

日本的海军军令部于1893成立,加上1872年成立的海军省,共同构成了日本海军军政、军令双元制领导体制。1876年,日本又成立了东海、西海两个镇守府,下辖5个海区,规定镇守府除作担任后勤保障任务外,还具有内线部队的性质。至此,日本海军组织体制基本确立。

日本联合舰队于1894年成立,由常备舰队和警备舰队两支舰队合并后组成,辖本队和游击队两种出击舰队。组建联合舰队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所有海军的作战能力,加上令行禁止的领导体制,形成了对中国海军的优势。

再看中国,各省总督巡抚都把各自控制的海军当作个人资本,根本不听中央调度。1885年成立的海军衙门原本是要统筹海防事务的,但上有慈禧主宰,下有李鸿章分权,海军衙门夹在中间两头受气,形同虚设。

日本的军制之所以比中国完善得多,是因为日本的「全盘西化」极为彻底,从技术到体制一揽子全学。而清政府却死守「中体西用」的观念,顽固地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洋务派苦心经营的新式军队其实只是操作新式武器的旧军队,当然不能适应近代海军建设和作战指挥的需要。

日本海军士兵

命运截然相反

综上所述,从19世纪中叶起,中日两国海军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了近40年的军备竞赛,中国海军前期在在舰船数量、质量等硬件方面明显强于日本,但这一优势随着日本倾尽全国之力疯狂购舰以及清政府停止更新海军武库后逐渐丧失。

但要说日本海军在黄海海战中占据装备优势,那也是夸大之语。客观来说,双方舰队的装备水平不存在代差,各有所长。不过北洋海军海战前炮弹储备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舰艇战斗力的发挥。

北洋水师官兵

据相关资料显示,1893年日本陆海军工厂的机器总动力为2205马力,而中国光江南制造局一个厂1891年便有动力4521马力。中国的财政支出在1893年也比日本多1500万日元。从数字上比较,中国的财力、物力要强于日本。

如果说硬件上中国略占上风,那么在教育、训练、军制、战略战术等「软件」方面则是全面下风。正因为如此,两国海军的命运截然相反,日本海军赌赢了国运,中国海军却葬身黄海。

黄海海战

作为岛国,资源匮乏的日本对于海洋的控制欲是与生俱来的,而地大物博的中国千年以来的外患均在北方,控制海洋的欲望远不如日本人那样强烈。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的清廷决策者对欧洲列强怕的要死,却对「蕞尔小国」日本极其鄙视,自卑懦弱和狂妄自大合为一身,这种严重扭曲的心理极大地影响了决策的正确性。

反观日本统治者,他们眼光长远、目标坚定,能洞察世界局势,其制定的战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连贯性,再加上日本国民超强的民族凝聚力,使得国力并不强的日本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欢迎分享转载 →中日海军 甲午海战前,中日海军各有哪些长处和短处??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