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池 神一样的衡水中学有何“秘密”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李金池 神一样的衡水中学有何“秘密”

发布时间:2020-08-15 02:02:48

河北小城衡水,因为衡水中学而爆得大名。衡水中学有多牛,从以下数据中可见一斑:今年高考,河北省文、理科状元皆出自衡中,9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10名;6人进入河北省理科前10名; 67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100名;51人进入河北省理科前100名。

笔者2001年至2004年曾就读于衡水中学。那时候,衡中招生范围主要还是市辖区,连来自县域的学生都很少,但一些管理模式,已经初见端倪。

事无巨细的“量化”

一般来说,著名中学往往坐落于省会或核心城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譬如北京四中、上海中学等等。而衡中所在地衡水,不过是河北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自然条件不佳,多盐碱地,财政收入和工人工资在河北省长期倒数。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衡水中学只是冀东南的一所普通高中,教师收入不高,大家普遍在混日子,学生纪律松弛,升学率甚至不如某些县城中学。

改变是从李金池就任校长开始的。衡中的崛起,就像一切企业的发家史一样,创业艰辛,筚路蓝缕。李金池到任后,对衡中做了什么?在我看来,主要有三点:一是整顿教师队伍,树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公平公正的风气,并和收入、晋升挂钩;二是对学生实施军事化管理,把每天的时间以五分钟为单位,强制执行并明确奖惩。衡中称之为“量化”;三是对高考这一核心目标仔细研究,任务层层分解,同时不断试错、总结并分享经验,形成闭环。

第二点中提到的“量化”,可以说是衡中的一大创新。所谓“量化”,就是把学生除了上课时间之外的一切行为,都细化成一项项的条款,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打分排名。比如说,某宿舍被子叠的不整齐,扣1分;上自习时有人交头接耳,扣2分;早恋,扣5分。

关于早恋,不妨多说一句,这件事在衡中被称为“男女生非正常接触”。具体标准很可笑,似乎是男女共同吃饭,共同散步就算“非正常”,如果有牵手拥抱甚至kiss,那就要停课回家反省加全校通报了。

每周都由音体美等副科老师进行巡视,类似东德特务机构史塔西,事无巨细,全部打分“量化”。当年的“量化”表格,是一张A3大小的白纸,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了哪个班哪位同学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与学习无关的事,然后每周一排名,全校公布。排名靠后的班主任,会被年级组长训诫,长期靠后的,还要写检查,以至于被撤销班主任职务。

对于高中生来说,早起晚睡打消耗战,并不利于提升成绩。衡中的作息制度虽然严格,但也能保证学生每天8小时的睡眠和体育锻炼时间。然而,在“规定动作”之外,所有的“自选动作”,都是要计入“量化”的。

笔者高一的时候,正值韩日世界杯,有一群小伙伴经常在晚饭时间踢足球,一开始并没有人来管,甚至还有年轻老师参与,大家其乐融融。某天,负责“量化”的老师发现了此事,下一周的表格中“晚饭时间踢足球”赫然列入扣分项。

事实上,负责“量化”的老师人数有限,精力有限,一定是“选择性执法”,为了保证“量化”的公平公正,往往是由监督者(副科老师)和被监督者(班主任)搭档,一起值班,一起填表。因此,衡中的班主任老师非常辛苦,在教学之外,早上五点半起床陪学生晨跑,下午自习时间到教室巡视、晚上十点钟熄灯后还要查房,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都是常事。

对“量化”的排名和奖惩,类似古代的“连坐”制度,很容易营造出一种集体羞耻感,学生们为了集体荣誉和班主任的面子,会做到自觉自愿。

把高考当月考

我就读衡中时,衡水本地经济落后,就业机会也少,老师和家长会一直给孩子灌输“只有高考才能改变命运”、“成绩不好只能去工地打工”这样的观念。

2001年,我还是衡中的一名高一新生,入学大会。上一年度考上清华北大的学长学姐,坐在大礼堂的讲台上,讲述他们精彩的大学生活,分享读书心得,说些什么“我在北大等你”之类的话。前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光明的图景:经历三年痛苦,我们也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早操制度和集体远足。所有同学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六点前以班级为单位列队集合完毕,开始1200米的晨跑。北方冬天的清晨六点,滴水成冰,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晨跑对大家的毅力和体力都是极好的锻炼。

而集体远足就像一个迷你长征,所有的高一同学,会在五一放假前,步行40公里往返衡水湖景区。很多人脚上都磨出了水泡。一方面实现了个人的超越,另一方面极大的加强了对集体的认同,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有极大的帮助。

经历了一系列的入学教育,到高一下学期,大部分人都已经适应“量化”的生活,并开始心无旁骛的学习。衡中每月一考,从时间安排到考场布置,甚至气氛烘托,都竭力跟高考保持一致。到真正参加高考的时候,每一个学生早已千锤百炼。

有一种观点,是说衡中这种“高考加工厂”培养出的学生,除了考试什么都不会,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每天下午,我们都有自由阅读和体育锻炼时间,阅览室里各种期刊杂志非常丰富,体育活动时间大家也是发了狠的玩,篮球和乒乓是最主要的活动。(2002年之后,踢足球在衡中成为禁忌,不知现在解禁了没有。)

的确,三年内,没时间培养琴棋书画、第二外语这种高级技能,但学生们也不是对考试之外的事都漠不关心。至少我在高中就读了不少王小波的杂文和王朔的小说,后来到上海高校读文科专业时,也并不感觉自己知识面有多么狭窄;高中三年生活极其规律,几乎没有生过病,倒是大学之后,昼夜颠倒,酒肉无度,身体有些吃不消。

无从苛责

衡水中学的高考成绩如此突出,原因无非两点,一是科学管理,二是优质生源。跨地域招生,在某些省份是禁忌,但在河北就属于潜规则了。河北各地的家长,甚至各级政府领导,都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衡中,衡中一边让尖子生创造口碑,一边让普通学生贡献金钱。这个雪球越滚越大。

衡中校园也为衡水的GDp和口碑贡献良多。无论主动还是被动,衡水这个城市都已经和衡水中学紧紧的绑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对很多普通学生来说,河北省内优质高校匮乏,外地高校招生指标又相对较少,分数线永远在水涨船高。神一样的衡水中学,有点像一个肿瘤,吸取了大量的资源,自己发展壮大,而河北省的其他中学,就像中国乒乓球队的那些国际对手一样,寒心而又无奈。

衡中的教师和学生,他们无法改变规则,只能是在规则之内竭尽所能的争取自己的利益。而作为一个从衡中毕业,考入名校的所谓成功学生,对此我又能苛责什么呢?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李宝花  编辑邮箱 shguancha@sina.com)

欢迎分享转载 →李金池 神一样的衡水中学有何“秘密”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