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场 选择性和职业性非零和博弈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政治立场 选择性和职业性非零和博弈

发布时间:2020-08-16 10:02:34

中国教育报11月22日9版刊发了王炜波老师的文章《课程的“选择性”不能冲了“职业性”》。该文强调了职业教育必须突出“职业性”,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担心注重了“选择性”就会冲击“职业性”,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职业教育需要“选择性”。这是因为接受职业教育大多是学生无奈的选择,报读专业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其实绝大多数学生是适合接受职业教育的,但是学校目前整齐划一的培养方式,统一标准、统一课程、统一要求、单一规格,不允许转专业、不能选课程、不能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无法适应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就业意愿。试想他们本来就不想学、不会学,甚至厌学,这样的状况下,怎么可能学得好?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和关注了“职业性”,但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无论什么学校,都应该“以学生为本”。职业院校也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智力类型、兴趣爱好特长,依据自己的学习意愿和就业意愿、现有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成才路径与方式,实现实证范式的培养方式,即你能成为什么,就允许你成为什么。而且,我们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才会更加关注社会的就业需求和对人才的具体要求,激发学习的内在能动性。

其实,职业院校只要设计好方案,完全可以做到既给学生“选择性”,又可以更加突出“职业性”,使得二者相辅相成,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设计的原则是:一要符合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具有规范性;二要符合职业院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管理水平现状,具有可操作性;三要符合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具有适切性;四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动态性。

首先,我们应该形成“培养职业化、学习个性化、规格多样化、数量动态化、过程柔性化”的培养思路。即: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是职业化的人才,具有较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个性化的,要把学习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就业需求,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激发他们的潜能;同一所学校即便同一个专业,也要做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多样化,以符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社会的多样化需要;每个专业培养的人才,从总体数量到不同规格的数量,都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企业的需要及时变化,做到动态一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依据需求的变化,做到及时反应、柔性适应。

其次,实施“按需培养、依学设课、因材施教”的培养方式。即: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就业需求“按需培养”;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生的选择,开发、设置和实施课程,“依学设课”;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个性化教学,有教无类,激发潜能,“因材施教”。

再其次,职业教育的课程框架体系构建应该是以社会需求、能力本位的职业需求和终身发展的个性需求为价值取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统一性、完整性、顺序性、相关性,共同化、核心化、组合化、并行化、多样化、个性化,开放性、选择性、动态性、灵活性、适应性等特征。因此,应按照“宽平台、核心化、多拓展、活模块”,构建“公共平台课程组+专业群平台课程组+专业课程组+专门化领域课程组+任意拓展选修课程”的课程框架体系。

最后,开展学习成果认定,一类是非学校正规教育“学习过程”的学分认定,另一类是非学校正规教育“学习成果”的认定。“学习过程”的学分认定包括:参加技能竞赛、考证培训、社团活动、义工服务、企业实践、参军服兵役、协助教师指导教学、开展创业等。“学习成果”的学分认定包括:参加各类竞赛获奖、发表作品、考取计划外的各类证书、申请或获取专利、研发的科技成果、创业的成果、生产的成果、技术转化的经济效益、参军期间立功嘉奖等。

在这里,课程框架体系的设计,对于“选择性”和“职业性”的有机融合起到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其中,公共平台课程组、专业群平台课程组、专业课程组为必修课程,专门化领域课程组为限选课程,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但必须根据职业工作的需要和学生的来源或实际水平按组选择。对于任意拓展选修课程,要做到数量充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同时,合理地确定必修、限选、任选课程之间的空间结构,即开设的学年和学期安排和相应的学分、学时比例,做到学分结构与课程结构相协调。课程框架应注重各类课程之间的相关性,注重各类课程目标的统一性,体现学生知能结构的完整性和学习课程选读的顺序性。这样的课程框架体系设计,既充分体现了“选择性”,也更好地保证了“职业性”的要求。

欢迎分享转载 →政治立场 选择性和职业性非零和博弈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