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1936,艾格峰北壁最悲壮的一场死亡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登山|1936,艾格峰北壁最悲壮的一场死亡

发布时间:2020-07-27 15:39:35

1936年7月26日,23岁的德国登山者东尼·寇兹(Toni Kurz)在艾格峰北壁死亡,宣告了人类又一次北壁攀登尝试的失败,此时他的搭档安迪·英特托瑟(Andi Hinterstoisser)已经阵亡。由于绳索用尽,严重冻伤和失温,东尼死在了离救援仅有咫尺的地方。图片来源:电影《北壁》

艾格峰北壁一直被奉为“死亡峭壁”,1936年一支年轻的德国登山组合试图挑战。他们技艺高超,也被人们寄予厚望,但残酷的北壁却用暴风雪冰冻了他们的热情。

这是一个诉说追梦、友情与死亡的故事,也阐述着登山精神。

奔赴北壁

真实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说是艾格峰史上最悲壮的一次攀登。

1936年,德国政府号召德国登山者在柏林奥运会前夕征服艾格峰北壁,为奥运献礼。登上顶峰的第一人,将被奉为奥林匹克式的英雄。

艾格峰位于阿尔卑斯山脉,海拔3970米。1858年,查尔斯·巴林顿(Charles Barrington)和向导克里斯汀·阿尔默(Christian Almer )彼得·伯伦(Peter Bohren)从比较简单的艾格峰西脊成功登顶。但是艾格峰北壁一直是禁区,艾格峰北壁气候多变,山势陡峭,经常有落石和雪崩,1935年,两名登山者试图攀登北壁,在3300米处遭遇暴风雪遇难。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东尼·寇兹(Toni Kurz)和安迪·英特托瑟(Andi Hinterstoisser)两位来自德国巴伐利亚地区山地步兵团的年轻小伙子,他们热爱攀登,也渴望首登北壁的荣誉。

东尼与安迪的真实照片,两人在1930年代的欧洲攀登界已经小有名气,人们对他们征服北壁充满信心。图片来自:toptenz.net

萌生想法——东尼与安迪从小在巴伐利亚山区长大,曾在山地步兵团接受系统的攀登训练。两人对攀登抱有狂热的喜爱,采用当时简陋的攀登器材,一有空闲就会前去攀登,磨炼默契与技能。

结组攀登的东尼与安迪。图中的确保者是安迪,攀登者是东尼。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平日里的技术训练,风险不可避免,比如出现过岩钉脱落造成冲坠的意外,但技艺精湛的两人总能化险为夷。伴随经验的积累,他们想要去征服更多的山峰,开辟更多的路线。

安迪在横切中岩钉意外脱落,东尼及时制动止坠。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安迪首先提出了攀登艾格峰北壁的想法,但东尼认为风险太大,最初并不同意。两人的争执也体现了这对搭档互补的性格:安迪急躁而勇敢,渴望荣誉,不计风险;东尼则比较沉稳细心,能考虑更多风险,认清荣誉背后的虚无。

东尼向安迪强调了北壁的危险:“在死亡峭壁上,这一分钟阳光普照,下一秒就是暴风雪,或者雪崩和落石,是有可能成功,但是几率微乎其微。”但安迪认为这都是可以克服的,因为攀登北壁成功后的荣誉极其诱人。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争执与和解——两人在是否攀登北壁上产生了分歧,安迪因此生东尼的气。

争执中的两人互不搭理。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安迪,你还要气我多久?”

“你还要当多久胆小鬼才敢尝试?我们会成为第一个登顶北壁的人。”

“那不是登山的目的。”

“那就是。那才是登山的目的,我要向世界证明我的能力,我是谁。”

“我没有必要向任何人证明任何事,我登山只为我自己(信息来源:电影《北壁》)。”

两人的对话最后不欢而散,安迪甚至想一个人去攀登北壁。不过,考虑到搭档的安危,东尼最终还是答应了一同前往。

为了攀登北壁,两人从山地步兵团提前退伍。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你为什么改变心意了?

因为我之前没说实话。我不是只为了我登山,也为了看顾你的安危(信息来源:电影《北壁》)。

你为什么改变心意了?

因为我之前没说实话。我不是只为了我登山,也为了看顾你的安危(信息来源:电影《北壁》)。

奔赴北壁——达成和解,安迪和东尼开始投入紧锣密鼓的准备。可以想象,在1936年,专业的登山装备简陋又稀少,加上两人也没有多少积蓄,于是大多都亲力亲为,自己制作。

东尼和安迪自己打造岩钉。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20世纪30年代的技术攀登装备。图片来自:teara.govt.nz

由于没钱坐火车,两人骑车700公里前往瑞士。在登山面前,所有物质上的困难都可以克服,这一点无论是1936年还是今天都未曾改变。

骑行中的东尼与安迪。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前期准备——两人来到了艾格峰前,此时北壁下已高手云集,来自各国的登山家都渴望把首登荣誉收入囊中。

经过700公里骑行,两人来到了艾格峰脚下。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安迪和东尼搭建好营地,随即对路线进行了规划,计划采用一条全新的路线登顶。

为了轻装前进,他们计划预先将部分装备搁置在山上的坑道口。

两人在北壁脚下搭建了营地,此时营地有法国组合,意大利组合,奥地利组合等多支队伍。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吸取前人失败经验,东尼规划了一条从第一冰壁,第二冰壁,钻板岩脊,倾斜岩沟,蜘蛛冰壁,最后登顶的路线。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7月16日清晨,安迪与东尼试着攀登至第一冰壁下的坑道口,一方面为了探路与勘探地形,一方面也成功将部分补给藏在了坑道口。这一举动为他们赢得了不少优势。

提前转移部分装备到补给站使得他们在正式出发时可以轻装上阵。动态来源:电影《北壁》

顺利的开端

遥遥领先——7月18日凌晨2点,安迪与东尼趁着夜色出发了,当时天气状况很好,他们志得意满,领先于其他组合数小时。

两人在凌晨出发,其他登山者此时还在睡梦中,安迪与东尼在时间上已经领先。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两人顺利在天完全亮时到达补给点,开始攀登第一冰壁。途中,设置保护站的东尼不慎敲击了松动岩石,落石击中了尾随的竞争对手奥地利登山组合。

这导致一名奥地利队员头部受伤,陷入间歇性神志不清,但他仍坚持继续爬升。

东尼不小心造成了落石。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尾随的奥地利登山组合一名成员被落石击中,但他拒绝下撤,这也为后来四人的死亡埋下伏笔。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致命决定——下午1点,两人爬升至海拔2823米处,安迪用一个漂亮的钟摆横切动作克服了技术难点。此时,对于是否回收铺设绳索的决定为后来的灾难埋下了伏笔。

安迪利用横切越过了过于光滑的岩壁。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安迪回收了路绳,此时天气良好,他们也领先其余队伍。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尽管谨慎的东尼劝说安迪不要抽掉绳索,但对登顶怀有绝对把握的后者却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等一下,我们或许应该把绳索留在这里。

整条绳子?我们需要它。

万一我们需要折返呢?

你现在反而谨慎过头!往上爬,那里是通向柏林的路(信息来源:电影《北壁》)。

等一下,我们或许应该把绳索留在这里。

整条绳子?我们需要它。

万一我们需要折返呢?

你现在反而谨慎过头!往上爬,那里是通向柏林的路(信息来源:电影《北壁》)。

此时的安迪,并没有想到他已经做出了一个致命的举动。

下午3点,他们抵达了海拔2980米的第一冰壁。五个半小时候,安迪与东尼在海拔3100米露营,“如果不出意外,第二天早上就能顺利登顶。”

艰难抉择

艰难前进——7月19日早上六点,当两人醒来时,天气已然变坏,强烈的暴风让艾格峰处在一片浓雾之中。

这似乎预示着不详,但两人还是选择了继续攀登。同时,紧紧跟随的竞争对手奥地利组合也拒绝下撤。

两人在不祥的浓雾中醒来。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上午11时,安迪与东尼顺利到达海拔3150米的第二冰壁。因能见度太低,两人行进的速度变得缓慢,此时奥地利组合也追赶了上来,四人开始结组攀登,组合为一支队伍。

第二冰壁的前进十分艰难,两支队伍在这里合为一队。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对手受伤——下午3点,海拔3350米的钻板岩脊。在这里,奥地利组合遭遇了重大打击:之前被落石砸中的队员因神智涣散,失足滑坠造成腿部严重骨折,已难以坚持攀登。

之前头部受伤的奥地利队员由于神志不清滑坠,安迪与东尼及时止坠,但奥地利人依然摔断了腿。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奥地利队员腿部骨折,失去行动能力。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道德抉择——望着连站立都无法完成的奥地利队员,安迪与东尼陷入了纠结:两个组合有着竞争关系,但如今对手受伤,是该视而不见继续冲顶,还是将伤者护送下撤无功而返?

此时,安迪坚持登顶后寻求救援,东尼则认为必须立即下撤,两人随即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我们必须回头!

为什么要回头?

因为他撑不到山顶。动作再慢,他会失血过多而死。

如果我们丢下他们两人,他们两人都会死!

我们唯一的机会就是登顶!

别提什么山顶了!

从这儿下撤非常艰难。我们应该登顶后越过西山脊求援。

安迪!我们不知道上面等待的是什么(信息来源:电影《北壁》)。

我们必须回头!

为什么要回头?

因为他撑不到山顶。动作再慢,他会失血过多而死。

如果我们丢下他们两人,他们两人都会死!

我们唯一的机会就是登顶!

别提什么山顶了!

从这儿下撤非常艰难。我们应该登顶后越过西山脊求援。

安迪!我们不知道上面等待的是什么(信息来源:电影《北壁》)。

最终,看着越来越虚弱的奥地利队友,安迪也同意了下撤。此刻天色已暗,四人不得不冒险在海拔3250米处露营过夜。

四人蜷缩着度过艰难的一夜。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死亡下撤

举步维艰——7月20日早,四人开始下撤,天气丝毫没有转好的迹象,雪花借助着狂风的力道猛烈地扫过每个人的脸庞。

腿部骨折的奥地利登山者,已完全丧失了独立行走的能力,三人不得不利用滑轮系统一点点将其转移。在暴风雪里,这一切都不容易。

突然降临的暴风雪打乱了四人的下撤计划。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三人在暴风雪里护送受伤的山友下撤,每下降一米都十分困难。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手套丢了——暴雪、饥饿、寒冷、疲劳,还有急剧下降的气温,这些都还不是最糟糕的。在帮助队友下撤的过程中,东尼不慎丢失了右手手套,瞬间暴露在高海拔寒冷环境中的五根手指,冷得生疼。

东尼的手很快冻伤,这让下降操作变得更为困难。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整整一天,他们只移动了一小段距离,晚上无奈被迫在海拔3170米处第三次露营。此时,所有的补给都已用尽,体力也趋近枯竭的极限。

被抽走的绳子——7月21日,当四人艰难下撤至海拔2823米处时,来到了之前横切设置绳索的地方。然而,由于安迪之前抽走了绳索,他只能在暴风雪中尝试再次利用钟摆横切铺设路绳。

东尼设置了岩钉保护站,用已冻伤的右手握住绳索制动端,让安迪可以垂降一小段,利用身体摆动的惯性横切。

但这一次,安迪没能成功。数十次的钟摆尝试,他有过差一点点就能触碰到足以铺设绳索的棱角机会,但结冰的岩壁让人无法立足,最终只能徒劳地继续摆动,直到精疲力尽。

一次次地大幅度摆动中,粉状雪如瀑布般撒在安迪的身上,无孔不入的雪花慢慢带走了身体的温度,也稀释了他的斗志。

糟糕的天气,耗尽的体力,安迪开始懊悔没听东尼的劝告,但无济于事。

恶劣的天气和糟糕的体力状况让安迪很难完成技术动作。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雪崩——无法横切,四人不得不改变路线,采用风险更大的直接下降方式。但在此过程中,队伍又突遭了雪崩。

顷刻,安迪与东尼被雪崩冲散,挂在了岩壁之上。尽管安迪曾试图解开绳索离开岩沟,但雪崩来势迅猛,根本来不及反应。

在一片混乱之中,未受伤的奥地利队员被巨大的冲击力拉向石壁,头部撞击岩石,并在绳索的拉扯下窒息,当场死亡。

石块与雪从岩沟滚滚而来。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奥地利队员当场死亡。动图来演:电影《北壁》

兄弟告别——下午1点,艾格峰被覆盖在疯狂的风暴中,没人能发现这支在自然面前“微不足道”的登山队伍。

东尼颤颤巍巍地找到一处勉强容身的岩壁,并在风雪之中寻找着安迪,呼唤着他的名字。突然,绳端传来动静,但他却不知是安迪给出的讯号,还是狂风吹动尸体制造的晃动。

雪崩过后,东尼呼唤着安迪。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此时的安迪,悬挂在绳索的下方,他并没有死,但意识已模糊。东尼的呼唤让他回过了神,强大的求生欲望促使他拼命向上爬,希望能回到队友身边。

安迪沿着绳子挣扎着向上爬。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知晓安迪就在下方的咫尺,东尼却无能为力,只能为安迪做好保护,看着他一步步往上爬。可是这时,岩钉却开始松动,绝望的东尼拼命敲击着那颗系着兄弟性命的岩钉,拼命喊着:“安迪!快!。”

岩钉即将松脱,生死悬于一线。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听着东尼急促地喊叫,安迪明白已很难爬上去,而一旦岩钉松脱,自己下落的同时搭档也会一同被带入深渊。

于是,他默默掏出了小刀,看着自己的搭档,自己的兄弟,毅然自断绳索。与他一同跌入深渊的,还有绑在绳索上那名已经毫无意识的受伤奥地利队员。

前后不过几分钟,艾格峰北壁只剩下悲痛欲绝的东尼。

“兄弟,回头见了。”安迪自己割断了绳索,消失在茫茫深渊。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山把他们连接到了一起,如今也见证了他们的别离。

最悲壮的下降

绝望救援——安迪没了,东尼振作了下精神,开始自救。

但由于此前,他的右手已被严重冻伤,只身一人几乎无法操作绳索。无计可施的他,打算取出露营袋,蜷缩在岩壁上等待山下的救援。

然而,慌忙之中,他不慎将露营袋与其余装备掉落了山崖。但好消息是,救援队已从坑道口赶来,但因风雪太大,无法抵达东尼所在的位置,只得撤退等待天气好转。

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瑞士登山救援队的第一次救援尝试被风雪阻挡,东尼不得不在寒风中再熬过一夜。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悲壮下降——7月22日上午8点,天气终于好转。救援队再一次试图接近东尼,但岩壁过于陡峭,只能依靠他自己垂降。

万幸的是,东尼虽然右手严重冻伤,但意识尚且清醒,还能勉强进行基本操作。

东尼右手冻伤,只能用左手和嘴解开身上绳索,再把它们连接起来下降。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由于东尼携带的绳索长度不足以支持垂降,救援队将两根三十米绳索连接后递送给他。随着绳索顺利送达,一切似乎顺利起来,人们看到了营救东尼的希望。

登山队将绳索递送给东尼,救援队忘记携带60米绳索,被迫连接两根30米绳索。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当绳索被送到眼前时,东尼虽已濒临极限,身体和精神都处在了崩溃的边缘,不过依然单手连接了绳索,并在疼痛中制作完成了下降系统,开始沿着岩壁下探。

希望就在眼前。

东尼沿着岩壁下降,救援队在他下方大约70米的地方。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东尼一点一点地挪动身体,时不时望着下方,那里有救援队,有他的爱人,有生的希望。

他用最后的意志与命运抗争,北壁静默地注视着这一切。然而,就在距离救援队仅有数米的地方,东尼的绳索用尽,绳结也已经冻住,他实在无力再将它解开。

东尼在大家的呼唤中试图解开绳结,但是最终力竭放弃。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东尼的呼吸渐渐微弱,动作也缓慢停止。他呼出了最后一口气,看了眼下方的爱人与雪山,一切戛然而止。

东尼的死亡成为北壁攀登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动图来源:电影《北壁》

左图为1936年北壁救援的真实照片,右图为当时尝试营救东尼的三位瑞士向导。图片来源:ukclimbing.com

征服北壁

两年后,1938年德国与奥地利联合登山队沿着安迪和东尼开辟的道路最终征服了艾格峰北壁。这一新闻轰动了整个欧洲,他们也完成了安迪与东尼未竟的事业。

1938年英国媒体对首登艾格峰的报道。图片来源:ukclimbing.com

1938年的登顶与下撤路线,与当初安迪与东尼的计划几乎相同,这条路线也成为今日艾格峰的传统路线。图片来源:highmountainguides.com

1938年成功征服北壁的四名登山家。图片来源:welt.de

如今,艾格峰北壁已经有数十条成熟攀登路线,因交通便利,该峰也成为了运动攀登和高山训练的大本营,1936年的残酷冰雪渐渐成为远去的回忆。

2015年,乌力·史塔克无保护攀登艾格峰北壁,创下2小时55分的新纪录。图片来源:julbo.com

艾格峰的攀登史见证着人类的攀登历程,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人类不断挑战的起点。

今天,艾格峰的北壁依然冰冷,但人类天性中的拼搏、抗争、创造、互助、挑战,勇敢等美好的品质却依旧像野火般,燃烧在一代又一代登山者心中。

-END-

环球旅行

欢迎分享转载 →登山|1936,艾格峰北壁最悲壮的一场死亡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