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发布时间:2020-10-13 01:13:54

  新的学期到来啦,这一学期,老师和同学们将一起学习更多的课文、收获更丰富的知识。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总是拥有一份出色的课件设计和教案,以下是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谢谢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教材分析:

  《矛和盾的集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该组教材按“怎样看问题”选编了4篇课文,本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

  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3.体会发明家勤于思考、勤于实践的品质,学会集合优点于一生。

  重难点:

  重点:了解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合二为一发明坦克的过程。

  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即“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并举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矛和盾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认识这两种武器吗?随机教学“矛和盾”字。说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2、师小结:矛和盾是古代的两种兵器。矛长长的,头上尖尖的,用来进攻。盾就是盾牌,是用来抵挡的,保护自己的。

  3、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是《矛和盾的集合》。用来进攻的矛和用来防守的盾怎么能集合起来呢?学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自学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

  集合 招架 紧张 自卫

  进攻 炮口 坦克战场

  合二为一 大显神威 庞然大物

  自由读——指名读——同桌接读

  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正音。

  3、归纳主要内容:同学们,读课文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本领,就是把课文读成一句话或者一小段话,你会吗?请同学们赶快默读课文,试着填一填。课件出示:

  发明家矛和盾与朋友比赛的时候,想到把矛的、盾的合二为一,发明了,在战场上。

  三、学习1-4段,思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1.同学们,发明家在发明坦克的过程中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了许多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请默读课文1-4段。

  2.交流反馈,随机板书,品读词句。

  盾太小。盾太小,所以发明家难以招架住矛强大的进攻。找到相关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A、自由读,想像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

  B、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比赛的紧张?

  雨点般:可以看出什么?

  左抵右挡:做做动作

  难以招架:什么意思?

  用朗读展现出矛强大的攻击力,感受到“盾太小啦!”

  变铁屋。找到相关句子:盾太小了!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发明家在紧张危急关头,想到了这样一个好主意,会是怎样的心情?带着那样的心情好好读一读,读出“!”强烈的感情。指出变铁屋的作用是为了自卫。

  引:可是,铁屋子只能保护自己,一点儿获得胜利的机会都没有,怎么能拿去和别人比赛呢?这个问题真让人头疼,也一直困惑着发明家。他不停地想呀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要进攻。出示第三自然段: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的进攻呀!

  “固然”是什么意思,能否换个词儿来说?

  发明家又产生了新的困惑,你认为这样的铁屋子像———,只能——,不能——。

  读好“!”强烈的语气。

  开小洞。找到相关句子: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得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A、什么才能进攻?课文中的“矛”指什么?怪不得“矛”打上了引号。长长的一横叫破折号,破折号占两个格子的位置,在文中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B、出示坦克图,找找什么是坦克的“矛”?什么是坦克的“盾”?随机理解履带。说说坦克与铁屋子比起来的进步:坦克不仅能——,而且能——。

  3、请大家联系课文、看着板书,说一说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指名说,自由练说,再指名说。

  4、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集合优点的结果怎样?课文中的哪个词能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勾画,交流。联系第5节课文找找坦克“大显神威”的情景。你能读出的德国兵害怕,惊慌失措的样子吗?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五段,总结全文

  师:坦克的底部装有履带,能行走在泥地、沟渠等特殊的地面上。作战时人可以躲在坚固的铁屋子里,很难受到攻击;又装有炮口,能随时攻击对方。由于它进退自如,攻守灵活,一上战场就发挥了极大作用,名震天下。“它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于一身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哪儿是用单独的矛和盾作战能比的呢!

  1、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出示最后一句话:齐读,你想到了什么?

  大屏幕出示这段话:“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你能联系课文,看着板书,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吗?指导朗读。

  3、你能找找生活中“合二为一”的例子吗?

  4、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的坦克的故事,懂得了“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上、生活中,象发明家那样,多观察、多思考,学习别人的优点,发明或改进更多的东西,早日迈入胜利者成功者的行列!

  板书设计:

  矛 和 盾 的 集合

  

  进攻 自卫  合二为一

  

  枪炮 铁屋子  坦 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①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②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③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④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①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②同座交流交流。

  ③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④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a.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b.“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②重点指导7年左右结构的字。

  持 般 攻 炮 坦 战 神

  a.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b.多媒体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

  ③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实践活动

  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问题,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教师出示问题:

  ①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②“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二、学生讨论,交流感悟

  ①学生自己先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②小组内交流。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请这个同学做好记录,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

  ③全班交流。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④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让学生继续质疑、释疑。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①师出示课文的结尾。

  ②齐读这段话。

  ③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写字抄词

  ①练习其他7个生字。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五、实践活动

  ①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

  ②搜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欢迎分享转载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