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一中 大湾风:怒江州,来了首位心理老师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泸水一中 大湾风:怒江州,来了首位心理老师

发布时间:2020-08-04 01:48:28

两年前,麦贝吉从繁华的珠海来到偏远的怒江,成为全州首位专职心理老师,她心系怒江学生的身心健康,将心理教育的种子撒遍高山峡谷。

7月3日下午3时,怒江州泸水一中,高考前的气氛分外紧张。和小美(化名)走进心理成长中心,满脸愁容。还有4天就要高考,她却与母亲因为家庭观念的分歧发生激烈争吵,这加重了她的考前焦虑。

“吵架也是一种特殊的压力宣泄。”麦贝吉弯着腰身体前倾,耐心地协助小美梳理自己的家庭角色。“在能力范围内主动求变,在能力范围外尽量少想。”在麦老师的开导下,小美心里的疙瘩解开了:“谢谢您,我有信心考好高考!”

披肩长发、极富感染力的微笑,让麦贝吉拥有超强的亲和力。黑框眼镜下的双眸既能传递温暖,也能洞悉内心。对于怒江孩子而言,她是来自珠海的心灵帮扶者。

初进怒江,大山里的孩子首尝心理课

2017年12月,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专职心理教师的麦贝吉,被选中作为送课团的一名老师,前往怒江送课。

麦贝吉抵达怒江后了解到,全州10万多名学生,没有一名专职心理老师,基本没有上过一节专业的心理课——怒江心理教育的空白程度让她感到震惊。

怒江州是我国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不少孩子因身处高山峡谷少与外界往来,一些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第一节课,麦贝吉让学生畅想“5年后的自己”,并在纸上画下场景。在分享环节,她鼓励学生:“此时的感悟就是你的成长,你的声音是值得被倾听的。”

在接纳、信任的氛围中,学生纷纷主动举手分享自己的想法。“我想变得更优秀,接下来的第一步就是先做班长。”这是刘尚先当时确立的目标。自信加努力,后来他真的当上了班长。

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强烈反响,让麦贝吉的心理课在一周时间里由一节增加到五节。白天讲课不停不歇,晚上备课熬到深夜,送课结束时,麦贝吉完全失声。“尽管身体上十分疲惫,但我在精神上收获了强烈的被需要感。”

“孩子们,明天你们就是主角,用行动证明自己!”今年高考的前一天晚上,麦贝吉跑遍泸水一中高三各班,给学生加油打气。

7月6日21时30分,跑完最后一个班,麦贝吉走出课室,迎面吹来的微风让她感到一身轻松,“他们是我在怒江带的第一批学生,就像我的孩子一样,为每个人鼓励加油我才心安。”

二进怒江,全州首位专职心理老师上岗

2018年暑假,在得知珠海招募怒江支教老师的消息后,麦贝吉在深思熟虑后选择了二进怒江。当时,她的大女儿才七岁、二女儿只有一岁多,这个抉择对她而言充满苦涩。

“我去怒江支教,对两个女儿的关爱可能是由‘1’变成‘0.5’。但如果我不去,怒江孩子急需的心理教育会由‘1’直接变成‘0’。”她说。

到达怒江后,麦贝吉马上在泸水一中筹建全州首个心理成长中心。大到区域规划,小到每一个摆件的选择,麦贝吉都精心设计。与此同时,她在全校逐渐铺开心理课。“整个怒江州的心理教育迫在眉睫。”终于等来了全州首位专职心理老师,泸水一中校长何息文十分激动。学校有不少留守儿童和离异家庭儿童,迫切需要心理辅导,“麦老师来了,我们的心理课程才算真正开起来了。”

2018年年底的一天,和小美哭着第一次来到麦贝吉的办公室。这名花季少女曾在昆明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并因此休学一年。康复转学后,一直难以走出自卑的阴影。

“你尝试想想5年后的自己会是怎样的人?”麦贝吉通过和小美对未来的期盼,将她拉出当前充满负能量的泥潭。通过每个月定期的持续辅导,和小美的自信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印象最深的是,麦老师抱着我,鼓励我要挺直腰板。”时隔近两年,和小美仍清楚记得这个场景。

心理辅导、教师培训、下乡送课……麦贝吉每天的时间被工作填满。冬去春来,2019年暑假开始前,她即将结束一年的支教。

在欢送会上,老师和同学轮流念着自己写给她的信:“麦老师,我好想您留下来,但又很不忍心,您家里也有两个小孩。”……回忆那场欢送会时,麦贝吉眼里泛着泪光:“心理教育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改变。他们的成长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我。”在煎熬近一个月后,麦贝吉决定再留一年。

三进怒江,留下带不走的心育讲师团

麦贝吉想延长支教时间,怎么跟家里人交待,是她最大的心理负担。

回到珠海后,麦贝吉不知该如何开口,向亲人表明延长支教的意愿。反到是开明的父母和豁达的丈夫先鼓励她:“你安心再留一年吧,把那边的工作做好,小孩有我们呢。”亲人的理解和支持,令她的眼泪瞬间涌出。

三进怒江,麦贝吉最大的心愿就是手机打造心理教育讲师团,让心理教育在泸水一中扎下根。讲师团成员包括麦贝吉和学校其他科任老师,目前已发展至20人。经过每周一次的固定专题培训,老师们慢慢开始“以讲代练”,承担起整个高一年级的心理教育课。

在搭建泸水一中心理教育体系的同时,麦贝吉还通过送课下乡,到怒江中小学开展心理知识巡讲,截至目前总共开展了超过50场大型讲座。更让她兴奋的是,怒江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招收心理老师。

除了留下带不走的人才队伍,麦贝吉还想为怒江留下方法。在今年复学后,麦贝吉带领讲师团完成了校本课程《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的编制。16个主题子课程均配套演示文稿、学案和音频素材,讲师团老师直接“拿来”就能上一堂地道的心理课。

今年端午节,麦贝吉与两个女儿视频聊天时,刚满3岁的小女儿问妈妈:“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你学会字母歌了吗?继续加油哦,等你全会唱了妈妈就回去了。”聊天结束后,麦贝吉有些“心虚”地对记者说,“我知道她没那么快学得会,我是想给她希望。这不算骗她吧?”

“怒江缺条件,但不缺精神、不缺斗志。”这条充满壮志豪情的标语在怒江随处可见。自珠海市对口怒江州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民生帮扶等已经结出累累硕果。

在此前少有人关注的心理帮扶领域,麦贝吉正在用她的师者仁心填补这一空白,引导怒江青少年认识自我战胜困难,为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源源不断注入“誓拔穷根”的精神与斗志。(来源:珠海传媒集团 作者:罗汉章)

欢迎分享转载 →泸水一中 大湾风:怒江州,来了首位心理老师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