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是什么意思 成語: 不可一世是什么意思?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不可一世是什么意思 成語: 不可一世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11-30 13:48:02

成語: 不可一世是什么意思?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成語簡解 編號: 817成語: 不可一世注音: ㄅㄨˋ ㄎㄜˇ | ㄕˋ漢語拼音: bù kě yī shì參考詞語: 不肯一世, 不屑一世反義: 虛己受人, 虛懷若谷, 謙沖自牧近義: 目中無人, 目空一切, 目無餘子, 妄自尊大, 自命不凡, 自高自大, 唯我獨尊釋義: 可,讚許、稱是。「不可一世」指人驕橫自大,目空一切,以為他人無與倫比。#語出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五》。Emoji符號: ‍️1️⃣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根據宋代羅大經撰寫的《鶴林玉露》記載,王安石年少時,狂傲自滿,以為無人能及。他曾經帶著名片登門求見理學家周敦頤,結果一連三次都被拒絕在門外。王安石因此滿懷怨恨,不再上門求見。作者羅大經認為,周敦頤想挫王安石的銳氣,沒有什麼不對,但一連拒絕三次是過分了些。假使王安石能跟隨周敦頤學習,矯正偏頗的觀念,就不會有煩苛擾民的新法產生。「不可一世」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來指人驕橫自大,目空一切,以為他人無與倫比。典源: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五》1>王荊公2>少年,不可一世士,獨懷刺3>候濂溪4>,三及門而三辭焉。荊公恚5>曰:「吾獨不可自求之六經6>乎!」乃不復見。余謂濂溪知荊公自信太篤,自處太高,故欲少摧其銳,而不料其不可回也。然再辭可矣,三則已甚。使荊公得從濂溪,沐浴於光風霽月之中,以消釋其偏蔽,則他日得君行道,必無新法之煩苛,必不斥眾君子為流俗,而社稷蒼生將有賴焉。嗚呼!豈非天哉!〔注解〕典故或見於宋.黃庭堅〈跋范文正公帖〉。王荊公: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老人,宋臨川人。博覽強記,工書畫,尤善詩,而文詞簡練。神宗時為相,改革政治,銳行新法,因反對者眾多,沒有成功。封荊國公,卒諡文。懷刺:身懷名片。刺,名片、名帖。濂溪:周敦頤,字茂叔,宋道州營道人。著《太極圖說》及《通書》,為宋理學之開山祖,二程皆其弟子,世稱濂溪先生,卒諡元公。恚:音ㄏㄨㄟˋ,怨恨、憤怒。六經: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典。〔參考資料〕宋.黃庭堅〈跋范文正公帖〉范文正公書,落筆痛快沈著,極近晉宋人書。往時,蘇才翁筆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惟稱文正公書與〈樂毅論〉同法。書證: 01.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五》:「荊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獨懷刺候濂溪,三及門而三辭焉。」02.明.焦竑《玉堂叢語.卷八.簡傲》:「為翰林庶吉士,詩已有名,其意不可一世,僅推何景明,而好薛蕙、鄭善夫。」03.清.洪亮吉〈四哀詩序〉:「授經之席,移市門而便沽;問奇之酒,呼里魁而對飲。推其梗概,實不可一世焉。」04.清.俞樾《春在堂隨筆.卷六》:「杭州陸璣,道光間名諸生也。豪於飲,能詩文,且善畫,恃才傲物,不可一世。遇才名出己右者,必力折之。」05.清.張篤慶〈鸚鵡洲哀辭〉:「當筵落筆賦鸚鵡,生平謾罵膺碪俎。不可一世橫千古,乾坤跼蹐歸黃土。」06.《孽海花.第三四回》:「圓圓的臉盤,兩目炯炯有光,於盎然春氣裡,時時流露不可一世的精神。」用法説明: 【語義說明】指人驕橫自大,目空一切,以為他人無與倫比。貶義。【使用類別】用在「傲慢狂妄」的表述上。【例  句】<01>他恃才傲物,不可一世,狂妄的言行令人厭惡。<02>他騎在馬上,睥睨四周的神情,儼然不可一世。<03>他小有成就便顯得不可一世,難免貽笑大方之家。<04>他演講時那種不可一世的氣燄,聽得臺下的人都嗤之以鼻。<05>他自以為高人一等,處處表現出不可一世的模樣,徒然惹人反感罷了。<06>自從他升官之後,就常在同事面前擺出不可一世的模樣,大家都很不以為然。 成語接龍

“世”字開頭的成語

世外桃源世態炎涼世俗炎涼

“不”字開頭的成語

不學無術不共戴天不倫不類不恥下問不可救藥不脛而走不求甚解不速之客不寒而慄不毛之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足掛齒不識時務不翼而飛不修邊幅不屈不撓不勝枚舉不知所措不見經傳不可一世

“世”字結尾的成語

流芳百世不可一世盜名欺世流芳後世不肯一世目空一世釣名欺世不屑一世危言駭世遺臭萬世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不可一世。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不可一世。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不可一世”分成的單字詳解:

不, 可, 一, 世。

欢迎分享转载 →不可一世是什么意思 成語: 不可一世是什么意思?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