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不宁的故事 鸡犬不宁成语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鸡犬不宁的故事 鸡犬不宁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2020-11-30 20:47:23

鸡犬不宁成语故事

  唐朝中期,由于朝廷宦官专权,地方藩镇割据,致使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统治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继续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在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十分困苦的情况下,仍然横征暴敛,拼命搜刮,弄得民不聊生。

  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任司马,使得他能够接触到社会底层,对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难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他写下了《捕蛇者说》这篇著名的散文,以表示对横征暴敛的不满。在这篇散文中,柳宗元写道:有一个姓蒋的.捕蛇人,虽然他的祖父、父亲都由于捕蛇而被夺去了生命,但他却仍然继续捕蛇。其原因就是因为租税太重,没有办法,只好冒着生命危险,捕蛇抵税。这个姓蒋的捕蛇人在谈到差役到村里催交赋税的情形时说:“这些差役们一个个凶神恶煞,大声吆喝,横冲直撞,村民们无不担惊受怕,即使鸡和狗也不得安宁(原文是‘虽鸡狗不得宁焉’)。”

  后来,人们把“鸡狗不得宁焉”简化成“鸡犬不宁”成语,

欢迎分享转载 →鸡犬不宁的故事 鸡犬不宁成语故事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