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1中国发现世界 英国工商界人士驳斥“唱空中国”论调:“中国未来发展将更为非凡”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1421中国发现世界 英国工商界人士驳斥“唱空中国”论调:“中国未来发展将更为非凡”

发布时间:2020-08-28 17:43:24

原标题:英国工商界人士驳斥“唱空中国”论调:“中国未来发展将更为非凡”

大英博物馆展出的瓷器,琳琅满目,雍容华贵。

①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区的玉饰。

②博物馆内的玉石,映着灯光,十分温润。

斯蒂芬·佩里接受记者采访。

2014年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第609个年头。本报记者抵达伦敦的时候,大英博物馆筹备了5年的“明代:改变中国50年”大展开幕在即。而伦敦的超级“郑和粉”、曾任英国皇家海军潜水艇指挥官的加文·孟西斯刚刚在前一年出版了新作《谁发现了美洲》,继他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指出是郑和而非哥伦布发现了新世界后,他再次以地图以及基因学的一些证据,将中国人发现美洲的时间提前到4000多年前。

不过,英国人对中国的兴趣并未仅仅停留在过去。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致力于推进中、英贸易关系的48家集团主席斯蒂芬·佩里告诉本报记者,他对当前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48家集团将与中国展开系列的商贸往来,而最近的一个计划,便是去年9月邀请英国经济学家彼得·诺兰赴北京作一场主题为中国复兴21世纪丝绸之路的演讲。

历史回声

大英博物馆推明代展

280件珍品吸引百万人

当我们到达大英博物馆时,横跨2014和2015大英博物馆“明代:改变中国50年”大展正值预热的巅峰时刻。博物馆外悬挂着大幅的中英文双语展览广告,上面印着这次展览的珍宝之一——明永乐年间金银嵌宝石兽面纹铁剑,辉煌而威严。资料显示,这把罕见的宝剑是英国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于1991年以10万英镑购藏,据传为永乐大帝朱棣赠予西藏活佛的礼物,整个剑身镶嵌着珍贵的黄金和宝石装饰,剑柄为龙头造型,并以宝石为龙眼点睛。

展览时间从1400年明成祖朱棣夺位始,至1450年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之变”被俘终,共50年,整场展览一直持续到2015年1月。法国《欧洲时报》伦敦版主编严振羽告诉我们,大英博物馆每隔10年左右就会举行一次中国文化大展,本次展览吸引的观众超过了100万人次,在伦敦掀起了一场中国文化热。

联合策展人、大英博物馆中国陶瓷部主任霍吉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展览策划了整整5年,展出280件珍品,其中近1/3是大英博物馆藏品,其余则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及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10座博物馆,以及一些私人藏品。展品包括大英所藏最早版本《永乐大典》、郑和铜钟、湖北梁庄王墓出土金盏印托青花龙纹瓷钟,以及郑和下西洋带回的一个八角烛台,它的造型明显受到中东文化影响。至于为何选择这50年作为切口,霍吉淑说:“这个时期中国与外界开始了丰富多元的外交贸易往来,例如郑和下西洋的探险之旅早过哥伦布和达·伽马。许多西方人认为到了16世纪,中国才在欧洲人的视野中出现,这比实际情况晚了一个世纪。”

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曾表示,此次展览选择的时期覆盖了郑和下西洋的经历,多数文物显示,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与世界进行友好交流往来的历史,而这一段历史在西方并不广为人知。

人物故事

伦敦有个超级“郑和粉”

称中国船队发现新大陆

尽管没有受邀参与大英博物馆明朝展的策划,但仍无碍78岁的英国前皇家海军潜水艇指挥官加文·孟西斯对郑和及古代中国航海的热情。孟西斯现居伦敦,2002年,他在伦敦肯辛顿皇家地理协会的一次演讲中向在场的五六百名观众展示了一部手稿,并公布了自己长达十余年的研究结论:1421年,郑和及其船队发现了美洲大陆,比哥伦布早72年;在欧洲的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之前,他们手中就有一张最早由中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如果没有中国人的“指路”,他们不可能“发现”新世界……而在此之前,孟西斯追踪了郑和船队在全球的航线,足迹遍布120个国家,访问了900多家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并结合海图、世界地图、星相学、文物研究和物种研究等成果进行研究。

手稿最终出版,这就是孟西斯的第一本著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尽管质疑一直不断,却无碍它畅销全世界135个国家,发行79个版本,销量超200万册。孟西斯用这本书的收益成立了一个研究团队,并创建了“1421”网站,它同时也是一个开放式研究平台。“我们大约有100个来自不同领域的同仁,在全球范围内相互分享研究成果。”一直担任孟西斯助手的伊恩·哈德森说。

2005 年,加拿大学者Taiping Wang 写信告诉孟西斯团队,他发现一名中国使者1434年去过意大利并见到教皇的记录。这成为孟西斯的第二本书——《1434:一支庞大的中国舰队抵达意大利并点燃文艺复兴之火》的写作契机。“中国人到过欧洲吗?答案是‘yes’,我们在一位叫托斯卡内利的人的笔记中找到了证据。” 哈德森说,“这位佛罗伦萨的数学家实际上就是哥伦布的导师。”

哈德森介绍,托斯卡内利在他写给哥伦布的信中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地球是圆的,从西班牙往西航行就能到达中国。信中还提到教皇尤金四世曾接见过一位来自中国的使者,他是非常有学识的人,托斯卡内利建议哥伦布,“不仅要像我一样,除了从那些来自中国的人带来的最丰富的、最优良、最真实的信息中获取经验之外,还要向那些地区经商的人学习。”

2013年,孟西斯和哈德森联手推出了新著《谁发现了美洲》,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孟西斯对《1421》的一个推进,它的写作基于著名的“哈里斯地图”的发现。美国的亨顿·M·哈里斯博士上世纪70年代曾从亚洲古董商店中买回来7幅古地图,老哈里斯认为,这些古地图都基于一份有着4200多年历史的中国老地图———这份古老的地图描述了整个太平洋和北美、南美海岸。他去世后,2005年儿子亨顿·哈里斯和女儿夏洛特找到了这些地图及其日记,哈里斯兄妹将地图送往美国国会图书馆鉴定。夏洛特还应孟西斯之邀,在美国国会图书馆进行了演讲。

哈德森介绍说:“这些古代地图最早绘制于公元前2200年,上面清楚地描绘出了美洲大陆上的红杉树、大峡谷。我们认为,这是最早的中国关于美洲大陆的地图的证据。”

1937年,两岁的孟西斯被父母带至中国,后因战争爆发,1939年他又被带回英国。这位被誉为“海外最热心的郑和讴歌者”的英国老人立下遗嘱,去世后,他所有关于郑和的研究资料,包括无数珍贵的海图、地图等,都将捐赠给郑和的故乡云南大学。

高端对话

中国制造走向高端要多点耐心

英48家集团主席斯蒂芬·佩里:二三十年后中国会有世界高端品牌

中国制造走向高端要多点耐心

如果说郑和打开了英国人了解中国历史的一个窗口,那么48家集团俱乐部则是二战后恢复东西贸易的重要推手。1953年,西方国家仍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伦敦出口公司主席杰克·佩里与其他几位英国工商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应中国贸促会邀请访华,突破了西方国家对华贸易的封锁,花了14天时间到达中国,被誉为“破冰者”。次年,包括伦敦出口公司在内的48家公司,创立了英中贸易48家集团。

“48家集团”俱乐部现任主席斯蒂芬·佩里是杰克·佩里的儿子。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跟我们讲起了一家三代“破冰者”与中国领导人交往的一些故事。佩里还透露,致力于中英下一代友谊的“青年破冰者”组织就是在跟中国领导人见面后成立的,他的小儿子杰克·佩里目前担任英国“青年破冰者组织”中国主席。

对于一些媒体报道的当年他家人出于安全考虑,反对他父亲来中国的消息,他予以否认。“没有任何人反对,全家人都非常支持父亲的决定。40多年过去了,我父亲关于中国必将复兴的预言得到了证实。我父亲很早就意识到李约瑟对中国历史的感悟是正确的。”

被问及中国当下的国际贸易如何从中低端产品走向高端时,佩里回答说:“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经历,都是一样的,都是从廉价产品开始,因为当时当地的劳动力便宜,简陋的工厂和机器设备,生产出低廉的产品,然后赚了钱,才能采购设备优良的仪器,雇佣受到良好教育的人,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佩里说,中国大概需要20~30年,就能像韩国日本一样,在世界市场上拥有属于自己的高端品牌。

在佩里看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没有前些年快,但仍超过了很多欧洲国家。对于有些机构和媒体不断“唱空中国”的论调,斯蒂芬·佩里说:“要正确理解中国复兴,西方就必须看到,尽管中国经济难以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中国未来的发展会比我们过去所见证的更为非凡。”

2014年9月25日,佩里如约邀请了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终身教授彼得·诺兰在北京饭店举办了主题为《海上及陆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演讲。演讲中,彼得·诺兰说:“在超过1000年的历史时期中,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联系大都是和平的。中国、阿拉伯、印度和东南亚商船大多并不携带枪支。它们进入的港口,从东非到中国南部,大多有着多元的文化,穆斯林、佛教徒、儒者、拜火教徒和基督徒混居在横跨印度洋和南海的各个港口。”

彼得·诺兰在演讲中多次引用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时关于重建21世纪海上丝路的演讲内容,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重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表达了见解,“习近平主席特别注意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包括港口、机场、公路、铁路、水利、电力和通讯设施。这些对于促进商务联系是至关重要的,而商务联系则是增进相互理解的基础。他阐述的中国丝绸之路所传达的和平理念,即和谐共存而非殖民扩张、互利共赢并增进理解,是与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主张一脉相承的。”

投资锦囊

知识经济提供引擎

广州对外贸易前景更好

作为海上丝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广州一直与各国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

英国驻广州前总领事摩根对于广州作为贸易城市的历史及当下都非常关注和了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指出:“广州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贸易历史非常漫长,商业文化是其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它是外国人进入中国的一个主要门户。历史上的文化沟通,在广州的历史建筑上留下了鲜明痕迹。不管是建于19世纪、20世纪初的那一批建筑,还是年代更为悠久的清真寺,都有中西方建筑风格的融汇,透露出广州和阿拉伯世界,以及亚洲、欧洲进行贸易和文化往来的历史信息,我想这些都赋予了这座城市特殊的个性。”

对于广州当下及未来与英国之间的贸易,摩根先生觉得虽然有挑战,但更多的则是空间和机遇,“与英国的城市相比较,广州城市规模非常大,资源非常多。广州有着作为广东省这一重要大省的省会城市的优势,目前有51个国家的领事馆入驻,华南其他城市显然无法与之同日而语。从整体上来说,珠三角又是中国制造业的中心之一,许多与资产管理和金融管理有关的决策都在这里做出,这给广州提供了非常大的机会。不过,要利用好这一点,广州需要和深圳以及香港密切合作。”

摩根先生进一步指出:“与深圳和香港相比,广州经由国际贸易带来的GDP比重相对较小,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这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比如,广州有非常好的大学,英国的一些高校也已入驻了广州,双方之间就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广州是一个沿海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准较高,所以未来广州跟外部世界的联系与合作,更多应该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服务业为导向,这可能也是未来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文/本报特派英国记者龙迎春、陈小雁 图/本报特派英国记者海国、苏通

欢迎分享转载 →1421中国发现世界 英国工商界人士驳斥“唱空中国”论调:“中国未来发展将更为非凡”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