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手机泄露隐私 注意!你的二手手机正在泄露隐私 删除的电话簿、照片可恢复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二手手机泄露隐私 注意!你的二手手机正在泄露隐私 删除的电话簿、照片可恢复

发布时间:2020-11-26 23:59:30

  二手手机交易是否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近日,记者调查多家手机维修商户发现,多数二手手机在信息删除、甚至恢复出厂设置后,也能实现电话簿、照片等隐私数据的恢复。网上也存在着不少网络软件销售商兜售数据恢复软件。(5月29日《新京报》)

  技术是把双刃剑,既能让我们有诗和远方,也会成为个体的困扰与噩梦。智能手机、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高速发展,加快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一部手机,就是一本个人信息的大全,通讯录、微信、微博、支付工具等,使用者的所有行为轨迹全部可追溯和查证。谁能想到,数量庞大的二手手机却成了个人隐私的泄露源。原以为,实行了删除和恢复出厂设置等技术性处理,就可以让二手机“洗白”,谁知道还原和恢复技术的使用,很快就能让信息重现,并成为地下交易市场的优质资源。

  据说移动硬盘等信息记录工具,如果不是被破坏成碎片状,里面的信息都可以实现有限度的还原。一部完备的二手手机,恢复和还原其间的个人信息自然更加简单。二手手机交易的价格中,除了手机本身残存的价值,更多则是使用者的个人信息。消费者卖旧手机遭遇信息泄露,不过是信息交易黑灰产业的冰山一角。《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7)》显示,我国57%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严重,76%的网民亲身感受到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据披露,当前我国网络非法从业人员已超150万人,黑产市场规模已达到千亿元级别。高额的经济回报、较小的难度要求、较低的犯罪成本,还在引诱更多群体加入。

  相比于信息泄露的泛滥成灾,防控体系则明显存在“基础性缺陷”,相关法规缺失、行业自律性较差、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淡薄、技术水平受限等因素共同造成了个人信息的保护难。比如,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与之配套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业已实施,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细则,真正实施和落实还极其不易。目前,我国有近40部法律、30余部法规以及近200部规章涉及个人信息保护,不过这些法律法规零星、分散,尚未形成体系。

  在技术防控上,网络平台或者设备提供者如何发挥作用,也应有明确的责任界定。比如手机供应商应当提供个人信息永久删除的技术性帮助,或者在手机中预存更为先进的处理程序;同时在个人信息的保护上,还应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扮好“技术防控阀”的角色。同时,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学会收集证据比如录音或者照相等固定证据,依法向警方举报线索并提起民事诉讼,才能畅通维权渠道,避免“民不究,官不问”的事实性放纵。

  个人信息保护涉及到法律规范的建立、责任体系的明确、技术设备和信息安全的评估、公众保护意识的提升、保护渠道的畅通等。就当下而言,这些都需要法律法律给予明确。在此基础上,才能通过典型的案例来惩戒威慑,并借助于民事赔偿的补位功能,既能达到对侵权者的后果累计效果,又能有效保护维权者的合法权益,弥补由此造成的损失。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组织制定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规和标准,通过法律规范来明确各方责任,统筹各方资源要素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应是个人信息保护“基础性突围”的必由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 →二手手机泄露隐私 注意!你的二手手机正在泄露隐私 删除的电话簿、照片可恢复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