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瓦罕走廊战斗 中国军方终于揭开“瓦罕走廊”神秘面纱,解放军在此镇守关口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93年瓦罕走廊战斗 中国军方终于揭开“瓦罕走廊”神秘面纱,解放军在此镇守关口

发布时间:2020-08-10 09:26:32

神秘的瓦罕走廊近日在央视军事纪实曝光了,做为老军迷,老早就听说过瓦罕走廊的大名。瓦罕走廊实际上就是一条宽不过两三公里的山谷小草原带,旧称葱岭古道,是沟通东西帕米尔高原的唯一通道,做为中阿战略通道,这个瓦罕走廊从唐朝时就一直驻兵至今,可见有多重要。玄奘当年就是从瓦罕走廊三号桥附近的山口走回了大唐,唐朝大将高仙芝曾领兵在此大战过!

整个瓦罕走廊长四百多公里,在中国境内约一百公里,关口就在中国的卡拉奇古边防站,一排红色的新建房子。这里除了当地牧民和军人,外人很少进入当地。可以说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瓦罕走廊

第一关卡拉奇古山口

第一关卡拉奇古山口

第一关卡拉奇古山口

第一关卡拉奇古边防站

根据央视报道,解放军在卡拉奇古,明铁盖,托克满苏,克克吐鲁克等设有边防站镇守瓦罕走廊入口。解放军边防官兵、边防武警和警惕性极高的当地各族民众把瓦罕走廊守得异常严密,几十年来越界进入中国境内的事情一次都没有发生过。

瓦罕走廊的很多基础建设和基础条件都从2009年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就是道路,一条75公里长的国防公路由国防部投资建设,一直通到距离中阿边界10多公里的地方。

第一关卡拉奇

瓦罕走廊又称阿富汗走廊,是阿富汗巴达赫尚省至中国境内呈东西向的狭长地带,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瓦罕走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其东、南两面地势较高,西、北部地势较低。历史上曾为中国领土,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是华夏文明与印度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明铁盖边防站

2009年时,美国、北约和阿富汗呼吁中国开放瓦罕走廊,要求借道给北约进行物资补给,最终中国是否借道,不得而知。

托克满苏边防站

高仙芝为唐朝中期名将,高句丽人。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幼时随父入唐。20岁时被授予将军。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等职,封密云郡公。

吐蕃占领小勃律,唐王朝三次出兵不捷,遂于天宝六年命他为行营节度使。率军出击,智取小勃律,升安西节度使。天宝九载进攻石国,先约和,后突袭,生俘其国王和部众。次年,石国引大食来攻,他出击大食败归。后入朝,授开府仪同三司,任右羽林大将军。

瓦罕走廊入口卡拉奇古山口

塔县多年前就曾经议论过在卡拉奇古开辟和建设口岸,但周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部山区的局势摆在那里,只能等待机会。

常年积雪覆盖

边防巡逻

地势险要

瓦罕走廊

进入瓦罕走廊,山高路险、河流湍急,寒风卷地、望山跑死马,边防站几年来马都跑死好几头。

克克吐鲁克边防站

公元627年,唐朝高僧玄奘启程赴天竺那烂陀寺,途中经过瓦罕走廊,并于公元645年返回长安,将其所见所闻写成。

公元747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轻骑通过瓦罕走廊灭小勃律国,重新打通丝绸之路,但随后这一带又被兴起于西南亚地区的大食国和兴起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吐蕃、后向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区的葱岭给占领,从此唐朝的疆域退出这一带。

欢迎分享转载 →93年瓦罕走廊战斗 中国军方终于揭开“瓦罕走廊”神秘面纱,解放军在此镇守关口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