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博物馆 想参观小众博物馆?西媒: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满足猎奇者胃口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自来水博物馆 想参观小众博物馆?西媒: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满足猎奇者胃口

发布时间:2020-08-15 21:37:14

参考消息网5月19日报道 西班牙月刊5月号发表题为的文章称,谈到博物馆,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巴黎的卢浮宫和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但并非所有博物馆都那么中规中矩和金碧辉煌。博物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几乎每座大都市都会拥有数座博物馆,其中大多数都以艺术和历史为主题。不过即便就为了猎奇,有些小众博物馆也值得一看。

文章逐一介绍了一些小众博物馆独特气质。文章表示,无论主题多么奇特,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总有一个博物馆能够满足猎奇者的胃口。或许在这里并没有奇珍异宝,但这些寻常物件也能带着我们回顾过去的日子。在这些博物馆总充满了人类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过建议不要在餐后饱食的情况下参观以下某些博物馆,以免引起不适。

1、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

这座位于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的水下雕塑博物馆拥有超过470尊雕塑。要想一览雕像尊容,参观者必须背着呼吸器潜到水下。这座博物馆很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必须配备呼吸器才能参观的博物馆。博物馆所在的墨西哥国家海洋公园拥有世界上最清澈的海水和最宜人的风光。

2、北京自来水博物馆

这座自来水博物馆位于北京东直门一带,所在地是清末自来水厂旧址,具有百余年历史。在这里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水龙头,包括130个“实体展品”和模型,以及来自中国第一家自来水厂——京师自来水公司的水券等老物件。在北京这座没有出海口的国际大城市,自来水博物馆时刻提醒着人们,要为上千万居民提供安全洁净的饮用水绝非一日之功。

3、美国国际UFO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坐落于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市,建于1991年。这里是热衷于探寻不明飞行物的科幻外星迷的理想之国。实际上,这座享誉世界的国际UFO博物馆也为当地贡献了不少财政收入。

4、英国粪便博物馆

粪便博物馆于2016年在英国怀特岛郡开幕,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长期展出人类和动物粪便的博物馆。这里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粪便样本,包括人类婴儿、鸽子、狮子,甚至还有生活在数百万年前的爬行动物的粪便化石。意大利米兰也有一座类似的粪便博物馆。

5、柏林人类学博物馆

这座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的博物馆位于德国柏林,建于2015年,是以生物塑化技术闻名于世德国德国解剖学家贡特尔·冯哈根斯的作品。这里展出的都是素有“死亡先生”之称的冯哈根斯通过生物塑化技术制成的人类尸体藏品。这种技术通过解剖、脱水、切片定型等程序将人的尸体制成标本,而尸体主要来自于捐献途径。

6、土耳其头发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位于土耳其的阿瓦诺斯,建在当地一座陶艺店的地下洞穴内。这里展出了16000缕头发,来自16000名女性。每缕头发旁都标注着主人的姓名和住址。这座博物馆起源于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数十年前陶艺店主人的朋友远行前留给他一缕头发以作留念。于是店主便开始了收集头发的漫漫长路。

7、新德里国际厕所博物馆

在一个很难找到一间干净厕所的地方建立一座厕所博物馆,听起来似乎有点讽刺的意味。但这也足以表明当地人对厕所的重视。圣雄甘地曾说过,清洁卫生甚至比独立自主更加重要。无论如何,如果你想要了解4500年来的厕所演变史,来这里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8、日本安藤百福方便面博物馆

安藤百福方便面博物馆是为了纪念方便面发明者台湾裔日本人安藤百福而建,坐落于日本大阪,是全世界方便面爱好者的朝圣地。在这里不但可以了解方便面的发展史,还可以在一个手工作坊里亲手制作方便面。

9、英国狗项圈博物馆

每年有近50万“铲屎官”来到这个独特的博物馆参观品类繁多的狗项圈。这座博物馆位于英国利兹城堡。贝利夫人是利兹城堡的最后一位所有者,是她对狗的热爱促成了这座博物馆的创立。这里展示的100多件狗项圈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10、巴黎下水道博物馆

这座下水道博物馆位于巴黎奥赛码头地下,是任何对工程建筑和小众景点,特别是对法国大文豪雨果的感兴趣的游客必去之地。博物馆中展出了自13世纪巴黎建成首个下水道系统之后,公共卫生设施发展的漫长历史。

11、荷兰酷刑博物馆

在荷兰阿布斯特丹有超过50座博物馆,但极少有像酷刑博物馆这么独特的。坐落于市中心的酷刑博物馆记录了中世纪欧洲惨痛的历史。在这里可以看到来自及欧洲各地的刑具和相关图片。

12、巴黎吸血鬼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由法国吸血鬼专家雅克·西尔让创建,距离巴黎市中心仅16分钟车程。博物馆中的氛围令人毛骨悚然,展示了西尔让对吸血鬼多年的研究成果,例如一套19世纪的防吸血鬼工具和猫木乃伊等。

13、墨西哥木乃伊博物馆

木乃伊博物馆位于墨西哥瓜纳华托,建于1969年,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博物馆之一。这里存放着100多具1833年下葬后自然形成的干尸木乃伊,这些死者都死于当年的一场霍乱。当地的高温干旱气候成了天然形成木乃伊的有利条件。

14、密苏里州格洛尔精神病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是美国最特别的博物馆之一。阴森可怖的博物馆讲述着圣约瑟夫医院130多年来治疗精神病的历史。博物馆坐落于医院的原址,展品包括外科手术工具、医疗器材、家具和病号服,甚至还有精神病患者创作的高水平艺术作品。

15、泰国避孕套博物馆

泰国是世界主要避孕套制造国之一,因此拥有一座避孕套博物馆并不令人意外。这座博物馆位于暧武里,创建的初衷是为了消除泰国人对使用避孕套的偏见,创建一种健康的性观念,同时增强民众的避孕措施的信赖。

16、缅因州国际神秘动物学博物馆

这座位于美国缅因州的神秘动物学博物馆是在知名神秘动物学家洛伦·科尔曼的协作下建成的。这里展出了大量根据广为流传的神秘故事创作的动物标本。神秘动物学致力于发现那些尚未被证实存在于地球之上的神秘生物,例如雪人。

17、日本目黑寄生虫学博物馆

目黑寄生虫学博物馆是日本最别具特色的博物馆之一。该博物馆于1953年开幕,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关于绦虫和虱子等寄生虫的一切知识。博物馆里展出了300多件样本,其中包括一条长达9米的绦虫。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寄生虫学博物馆,而且参观免费。

18、费城穆特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不适合敏感的参观者。这里展出了大量有关解剖学和身体畸形的展品。博物馆建于1858年,隶属于费城医学院。这里最特殊的展品包括美国前总统克利夫兰的肿瘤标本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大脑组织切片等。

19、吉隆坡美丽博物馆

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美丽博物馆每个月只有大约2000位游客到访,但这并不会动摇它作为世界上最独特的博物馆之一的地位。这里展示了从古到今不同的审美标准。人类为了追求美付出了痛苦的代价,例如在身体上穿孔、拉长嘴唇、用模具重塑头型等。

资料图片:2016年3月23日,参观者在参观自来水博物馆内的自来水制水流程模型。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港媒关注故宫大规模扩建地库:可容纳110多万件文物

参考消息网4月21日报道 港媒称,坐落在北京城内的故宫博物院开始大规模扩建地下库房,希望改善院藏珍贵文物的存放条件。

据香港网站4月19日报道,故宫博物院收藏了180多万件文物,希望到2020年底将地库面积扩大40%。

故宫发表声明说,扩建后的地库将达到2.9万平方米,可以容纳110多万件文物。扩建后的地库还将实现温度、湿度分区控制,使不同材质的文物都能保存在最佳环境中。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告诉记者,故宫一期、二期地库分别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受当时技术制约,库内文物只能处于同样的温度、湿度环境中。

报道称,由于地库空间不足,故宫目前仍有大量文物存放在地面古建筑内,据单霁翔介绍,故宫有大量家具从未与公众见面,只能存放在狭小的库房里。扩建后的地下库房有望释放地面空间,便于院方开放更多展厅。

他说:“最高的叠层放了11层。这些明清家具几十年就在库房里。这次我们下决心,遴选出2000多件,把156米长的南大库布置出来,设为常设家具展厅。”

报道称,故宫修建于15世纪早期,在1911年封建帝制终结以前一直是明清皇帝的居所,这里存放着包括青铜器、漆器、织物、陶瓷、绘画、书法、宗教文物在内的各种珍贵文物。眼下,能够随时被公众见到的故宫文物仅占故宫藏品总数的2%。

单院长表示,新库房还将有助于保存易碎文物。

“新一期工程竣工后,所有的易碎文物都要进入安全的、特制的囊匣,而后放入抗震的密集柜保存。”

报道称,此次扩建工程还包括修建一条地下通道,把地下库房和负责文物修复工作的故宫“文物医院”连接起来。有了这样的新通道,需要修复保护的文物就不必运上地面,而是直接从通道运至“文物医院”,更加“安全、便捷、环保”。

单霁翔此前还表示,故宫计划在距离紫禁城25公里的地方建设分院区,使公众有机会见到更多故宫文物。

外媒称中国跻身全球领先文化市场:有5000家博物馆4万块银幕

参考消息网7月19日报道 法媒称,随着中产群体兴起,中国文化设施迅猛发展。电影、戏剧和艺术市场充满吸引力。

据法国7月17日报道,“于佩尔好棒!于佩尔好棒!”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大剧场里,1500名中国观众掌声雷动。法国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对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的朗读表演刚刚结束。朗读语言是法文,台词屏幕上有英文和中文译版。场馆内座无虚席,最高票价为1280元。天桥艺术中心副总经理李婧指出:“北京市有2200万人,这类观众还是极少数的,但人们对高品质演出的兴趣越来越明显了。”

报道称,中国近年文化设施迅猛发展。国内有5000家博物馆,3000个演出厅和4.1万块电影银幕。中国的银幕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虽然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遥遥领先,但中型城市也不甘示弱。如今所有城市都必须有自己的演出厅或者艺术中心。地产商也被鼓励投入文化产业,以这种方式拿到地皮盖楼。

报道称,中国人口高达13亿,有娱乐需求的中产阶级每年可增加2000万人,成为颇具吸引力的文化产业市场。法国大使馆的官员说:“中国成为全球领先的文化市场之一,从电影院、网络音乐平台到戏剧和当代艺术。这是为了满足要求和支付能力越来越高的中产阶级的需求。”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杨冬江指出:“我国经历过文化领域的艰难时期,大众应该亲近艺术。在集中获取物质产品之后,还有对精神食粮的渴求。”中国文化设施网络发展速度太快,开发程度尚不充分。香港富豪、文化慈善家蔡冠深遗憾地表示:“我们有很棒的演出厅却没有足够的演出。”

报道称,对于预算向来受限的法国文化产业而言,中国市场是天赐良机。因为一些文化场馆毫不犹豫地向藏品和知名艺术家抛去橄榄枝,出手十分阔绰。法国大使馆为促进法国艺术家和企业提升知名度还举办了法国在海外最大的文化节日“中法文化之春”。爱丽舍宫乐团团长让-路易·加瓦托尔塔解释说:“中国是我们面向新市场的开放战略的一部分,在扩大乐团影响力和寻求新的艺术和投资伙伴方面都至关重要。”该乐团还在中国举办了前所未有的三场音乐会。

资料图片: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新华社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新加坡人自述爱上北京城:日新月异 富有创意

参考消息网5月5日报道 外媒称,1996年,花艺师林玲娟随着丈夫和6岁的女儿离开新加坡,来到陌生且当时并不十分国际化的北京,开启了一家人新的生活。20多年来,他们见证了北京的成长、中国的崛起,也看着一波接一波的新加坡朋友来了又离开。是什么原因让这一家人坚持留在北京打拼?他们在北京生活遇到了哪些挑战?

据新加坡网站4月29日报道,春季的周末早晨,北京郊外的平谷山区在艳阳下飘着细雪,张家一家三口如常从北京顺义区的住家驱车两小时来到他们位于山区的周末休闲度假屋。57岁的爸爸张清发正在给屋里的壁炉添柴添枝,53岁的妈妈林玲娟和28岁的女儿张嘉也刚吃过西式早餐、喝过浓浓的南洋咖啡,盘腿坐在壁炉前的沙发上边取暖、边刷手机闲聊。

报道称,林玲娟原是广告公司创意总监,1996年随丈夫来到北京工作、定居。她曾为新加坡旅游局拍摄面向中国市场的旅游广告,也在伦敦、纽约等广告节中获得多个奖项。转眼间,林玲娟一家已在北京超过20年。

她说:“很多朋友来了、也走了,我们可能是极少数在这里逗留那么久的新加坡人。”她坦言,初到北京,生活环境确实很艰苦,空气特别干燥,饮食方面也很不习惯。那个年代的物质不像现在那么丰裕,得重新适应“低科技”生活。但尽管如此,一家人还是咬紧牙关挺了过去,并且渐渐爱上了这片神州大地。

林玲娟说:“我一直都很喜欢大自然。所以,当时还没真正开发、‘原生态’的北京对我其实很有吸引力。周末开着吉普车到怀柔、密云郊区,那里没有高楼大厦,我们随便在一条小溪旁停车,一家人戏水、野餐,或静下来放空、画画。”

张嘉亦还没上小学就随父母来到了中国,她说,自己是“跟北京一起成长的”。如今,一家人在北京有了自己的生意,在郊区也建起了自己的周末度假屋,事业和生活都在北京深深扎了根。

报道称,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传统行业也焕发新生。汇丰银行去年10月发布的“全球移居人士年度调查”报告就显示,中国大陆作为移居目的地,职业发展机会排名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受访外籍人士都表示,他们移居中国后职业前景更广阔,有更多机会获得新技能,可支配收入也增加了。

林玲娟鼓励新加坡年轻一代抓住中国的机遇。她说:“先不要计较能得到什么回报,先不要急于去批评,而是问问自己,你能为这个地方做些什么?”

报道称,她希望新加坡人亲身来体验中国,亲眼看看中国的发展,自然会打消对中国的种种误解,对中国的职场文化及处事方式也会有更多理解和包容。

从事室内设计的张清发曾雇用过来自新马泰等不同国家的实习生。他发现,初来者的第一年往往是关键期,经历了一年后,一部分人受不了就“哭着回家”,“但如果你坚持三年,我觉得你肯定会留下来”。

他说:“我们能在这里住那么久,也是因为中国天天都有变化、天天都有新鲜事。虽然不像新加坡生活那么舒服,但这里却更有活力和创意。”

不过张嘉亦说:“我始终还是新加坡人,有些东西是改不掉的,包括口音,但同时我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很深。所以如果你问我我的家在哪儿,我想要贪心一点——我想说,新加坡和中国都是我的家。”

报道称,林玲娟是个十足的园艺迷,一直向往远离城市喧嚣的幽静田园生活,离开广告公司后,她把更多时间投入打造自己的世外桃源。一家人花了两年时间,终于在2012年租下平谷一处四面环山的地块,开始修建周末度假屋。自从有了石屋后,他们出外旅游的时间大幅缩减,稍有闲暇就到山上“度假”。

报道称,张家回归田园的生活,正好响应了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

林玲娟表示,现代生活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急躁,更多人会向往一个可以放慢脚步、放松身心的环境。城市人回归乡村,必将成为大趋势。

来自新加坡的张家一家三口在北京郊外的平谷区建起了自己的周末休假石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北京老楼实行付费乘电梯 社区居民:太需要了

参考消息网2月23日报道 英媒称,北京某住宅老楼最近开始实行“付费乘梯”,居民每乘一次电梯相当于要付费2便士。

据英国网站2月21日报道,试运行的两个电梯每梯最多可乘5人,安装了付费刷卡器。居民可免费使用到3月底,先熟悉使用程序。

报道称,在北京南部大兴区黄村西里56号楼,可以看到“祝贺您成为试运行项目的首批电梯用户”字样的标语。

一位住在五楼的30岁出头的杨先生说他赞成这项新举措。他说:“现在方便多了。这是一栋老楼,建的时候我们没付电梯费……现在付点钱也行,负担也不重。”

“这个社区的居民主要是老年人。电梯让他们生活更方便了。现在年轻人都不想跟父母住一块儿,都搬到新楼里了,这些老楼就剩下老年人了。装了电梯,年轻人和老人都轻松了。”

住在三楼的杨女士说她完全乐意付费使用电梯。她说:“没装电梯前,带父母下楼可费劲了。付费值得,太需要了。”

报道称,付费电梯可供24栋楼使用,居民对此非常欢迎。

在北京,楼层少于7层的住宅楼不准安装电梯,居民往往不得不费劲地拉着所购物品、行李和老人上楼。仅大兴区就有2264栋没有电梯的多层老楼。新楼一般都有电梯,但居民按年付费。

报道称,生产付费电梯的公司计划在邻近社区的11个居民楼再安装一批电梯。如果盈利,再进一步推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近期,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张仪村丰仪家园小区10栋低层老楼陆续安装上了43部外挂式电梯,解决了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居民出行难的问题。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北京志愿者上街巡逻保平安 被称“具有社区意识的热心人”

参考消息网2月14日报道 英媒称,北京将部署70万安全志愿者上街巡逻,其中以退休老年人为主。

据英国网站2月12日报道,臂戴红袖章、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是北京街头一道常见的风景,人们将他们视为具有社区意识的热心人。

报道称,在春节前夕,由于人口大量迁移,治安局势通常都会紧张。

报道称,包括戴红袖章和小红帽的居民在内的安全志愿者将加强交通枢纽和人口密集区的巡逻,包括商业区。2月12日将部署20万名志愿者,13日将部署50万名。

报道称,北京共有85万志愿者。

他们经常帮助警方开展“安全检查”,在火车站和路口检查旅客和行李。

还有的志愿者可能在居民区巡逻,检查安全隐患,或者识别社区里的非法活动,例如无证占道经营。

媒体此前报道:“许多志愿者是退休人员。”

报道称,近几年来中国老年人数量增多,年轻人数量减少。

许多老年人有足够的空闲时间,他们的子女通常忙于工作。

报道称,大家通常用这些志愿者所属的区称呼他们,例如“西城大妈”和“朝阳群众”。

欢迎分享转载 →自来水博物馆 想参观小众博物馆?西媒: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满足猎奇者胃口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