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常识】酱油瓶上的这几个细节很重要,一直被忽略!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生活小常识】酱油瓶上的这几个细节很重要,一直被忽略!

发布时间:2020-07-27 00:05:47

日常家里一定会有酱油,

而且还有可能不止一瓶

比如生抽,老抽,草菇老油……

那么酱油到底是如何出现的呢?

在周朝时

出现了以鲜肉腌制的皇帝御用的调味品

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似

因为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

但是由于普通百姓很少能吃到肉

所以并不常见

后来又偶然发现大豆制成的酱油

风味相似而且便宜

酱油这才流传开来

当然

现在的酱油制作工艺得到了发展

种类也更加丰富

各类酱油让人挑花了眼

大部分人购买酱油的时候一般都会根据口味选择,这样很容易忽略酱油瓶上的一些重要细节。

今天小编就来教大家

如何买到一瓶好酱油吧!

买酱油时一定要先看看酱油瓶身“配料表”中的“氨基酸态氮”的指标!氨基酸态氮一般也被称为氨基氮,是由制造酱油的原料(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中的蛋白质水解产生的,是酱油这个调味品鲜味的主要来源,也是区分酿造酱油与勾兑酱油,展示酱油质量的重要指标,酱油好坏(营养和质量)主要就取决于这项指标了。这个指标越高,说明酱油中的氨基酸含量高,鲜味越好。一般情况下酱油中氨基酸态氮最低含量不会小于0.4g/100ml。

而特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能达到0.8克/100毫升。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所有酱油产品,都会在包装上注明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这两种酱油可是天差地别的。

酿造酱油是指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豆粕或豆饼)、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有国家标准的严格规定。

配制酱油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水解蛋白液”(即一种叫“氨基酸液”的)调制成。如果加工技术不好,水解蛋白过程中还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而另一种是混入一些酿造酱油原汁的基础上调制而来。

从三个方面来比较:

1. 色泽:两者色泽均为红褐色,而配制酱油在红褐色的基础上带有棕红色。

2. 香气:酿造酱油具有浓郁酱油香气。而配制酱油有酱油而无酯香味。

3. 滋味:酿造酱油味鲜美、醇厚、咸甜适口。配制酱油鲜咸适口。

所以,购买酱油的话,酿造酱油比配制酱油要好的多!

按照酱油的国家标准——《酿造酱油》中规定:成品酱油的标签上,必须标注“佐餐酱油”或“烹饪酱油”。

佐餐酱油是指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凉拌等。所以它的卫生质量要求很高。即使生吃,也不会危害健康。而烹调酱油,比如老抽之类的更适合烹调菜肴(如做红烧肉)加热后再食用(等于消毒),故其卫生指标要求低一些。所以佐餐酱油一般比烹调酱油更干净!

用“佐餐”酱油烹调菜肴是可以的,而不可以用“烹调”酱油直接凉拌或蘸食。

再给大家普及一个识别酱油的小方法。

一看二摇三品

一看

看工艺:主要看是酿造还是配制,添加剂是否过多。

看颜色:正常的酱油色应为红褐色,品质好的颜色会稍深一些,而太深了反而不好。

看用途:看佐餐用还是烹调用。

看配料:从原料表中可以看出其原料是大豆还是脱脂大豆,是否非转基因,是否小麦还是麸皮。

二摇

摇动瓶子。好酱油摇起来会起很多的泡沫,不易散去,且有明显的挂壁性。也可贴着瓶口闻味道,好酱油往往有一股浓烈的酱香味,而劣质酱油摇动只有少量泡沫,并且容易散去。

三品

尝滋味或品滋味。好的酱油尝起来味道鲜美,劣质酱油尝起来有些苦和涩。

酱油是中国家庭必备

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调味品

因此选购的酱油的好坏

和酱油的使用是否正确

不仅与做出的菜肴味道有关,

也与家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而正确识别酱油的品质和掌握其正确吃法

则是正确吃酱油,吃好酱油的前提!

单身狗快来关注吧

欢迎分享转载 →【生活小常识】酱油瓶上的这几个细节很重要,一直被忽略!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