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拼车 哈哈拼车CEO李华兵创办“51用车”:以前是一对多,现在是一对一,换个姿势玩拼车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哈哈拼车 哈哈拼车CEO李华兵创办“51用车”:以前是一对多,现在是一对一,换个姿势玩拼车

发布时间:2020-12-02 00:54:39

“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了 540 万量,虽然北京采取了摇号购车、尾号限行、外埠车辆进六环须办进京证等措施来降低市内交通压力,但北京每天的拥堵路况仍然成为一种常态,而这些路上的车又有80%是在空跑,如果能将这些道路上的既有车辆盘活,让一些本来要搭乘公交地铁上班的乘客来拼车,乘客有了更好的上班体验,车主则找到了人分担油费,这是解决拥堵一个很不错的方法。”李华兵这样告诉我,他是哈哈拼车和51用车两个产品的创始人。

李华兵向36氪介绍,目前拼车有两种形态,一对多拼车和一对一拼车。

一对多更适合于需要长距离通勤的城市居民,比如燕郊到国贸、房山到六里桥、复兴门,昌平到中关村等。这类用户多为“北漂”人群,喜欢在租金和房价较低的远郊区县居住,同时在北京市区内上班。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开车上班通勤成本很高,用户很有意愿找人拼车省钱。事

实上,李华兵的上一个用车产品“哈哈拼车”解决的正是用户一对多拼车的问题

,用户可以在App上发布拼车需求,根据时间段、目的地等要素寻找合乘车辆,并承担一部分行驶成本。每位用户每次出行的车费约为10至15元。

但哈哈拼车上线半年后,李华兵决定开始做一对一的拼车产品“51用车”。李华兵告诉我:一对多拼车的性质类似于公交、地铁的运营,是干线式运输,但对创业公司而言,

这种模式过重,要保证车辆足够多、线路足够密集,线路的分布也要够合理,同时还要帮助协调乘客的用车时间,保证接乘效率,所以可能会影响创业公司的发展速度。

而一对一的“51用车”,则更为标准化,只需要匹配点对点的车主和用户即可。

它的模式和我们之前报道的天天用车类似,一位车主只能搭载一位乘客(为了更标准也为了便于二人搭建社交氛围)当乘客叫车时,他输入起点地理位置以及终点的地理位置之后,系统会自动计算出这段距离需要的价格(51用车提供三种车型,经济型、舒适性、豪华型的车价格不等,但基本低于的士价格,尤其在远距离运输时),让用户在叫车时即预先将费用结清,这种平台制定乘车价格的策略也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手段。

不过,51用车比较特别的一点是,它乘客满意度摆在第一位,因此它对加入“51用车”的车主及其车辆审核也更严格,车主年龄需要是45岁以下,车也得是8万以上的,行驶里程在12万公里以内,车龄五年。

目前,51用车用户量约有20万,有3万辆车。创始人李华兵在2014年1月份创办了“哈哈拼车”,并随即完成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其中创新工场投了800万元,雷军投了200万元。6月,该公司获得由红杉资本领投、创新工场跟投的共计1000万美元B轮融资。2011年,李华兵创办了主打汽车周边产品的垂直电商网站“车品汇”,但后来李华兵认为汽车周边用品的品类和SKU太多,供应链良莠不齐,自己没有京东的强大渠道和小米的优势品牌,他在13年底果断关了车品汇,开了哈哈拼车。

未来,哈哈拼车会和51用车一同运营,51用车联合创始人门旭光坦言,其实这两个产品只是面向的人群不同,但背后都有广大市场,对创业公司来讲,他们不愿意放过可能的风口。而从市场层面来看,近期也有不少一对多拼车公司进行转型,比如接我转型做大巴拼车,其他拼车公司停止运营或也向一对一转,也就是说虽然大家都看到了一对多拼车的广大市场,但这个脏活苦活对创业公司而言,要坚持还是挺不容易的。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Nicholas]

欢迎分享转载 →哈哈拼车 哈哈拼车CEO李华兵创办“51用车”:以前是一对多,现在是一对一,换个姿势玩拼车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