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6000万国宝皿方罍的百年回家路,多少人看哭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价值6000万国宝皿方罍的百年回家路,多少人看哭了…

发布时间:2020-07-29 01:17:19

Hi,大家好!

昨天的最新一期《国家宝藏》大家看了么?

守护人黄渤演绎皿方罍那一句“我更想要的是回家”,看得小宝瞬间落泪。

这般任岁月流转,故国深情不变,国宝皿方罍的百年回家路,也不知道看哭了多少人…

看图▼

皿方罍,全名叫皿天全方罍(léi),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被称为“方罍之王”。

皿是商周时期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大族,“天全”是器主名字,“己”是受祭拜的庙号之名。

“罍”诞生于商代晚期,流行于西周至春秋中期,绝迹于战国时期,属酒器中的盛酒器一类,而“方罍”更是十分稀少。

商周时期皿氏家族最具影响力的“方罍之王”随着家族的南迁,沉寂三千年多年后才重现于世。明明是一体而生,却在现世后久经离散苦。器盖辗转国内,而器身则几易其主,飘零海外。

1922年于湖南桃源戚家河因暴雨冲刷而出土,为当地一戚姓农民发现。

而后一石姓古董商闻风而至,出价购买,但物主之子因恐贱卖,遂携方罍盖至附近小学钟姓校长处咨询价格。

石某心怀鬼胎,持罍身匆匆离去,从此皿方罍身首异处,天各一方。

皿方罍盖始终留在国内,历经辗转,解放后收藏于湖南博物馆,算是回归老家,适得其所。

器盖铭文

而更为重要的皿方罍器身,却被卖到了国外。

有说被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收藏,但未见于正式记载,权当故事。

在佳士得目录中正式标注的传承,有大名鼎鼎的C T Loo(卢芹斋)和 C FYau (姚叔来/姚昌复)。

后者可能知之者甚少,其实他是2、30年代执中国古董外销牛耳的运通公司总经理,张静江的妻弟。

还有一个是声名显赫的收藏加兼学者A W Bahr (大都会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他捐的)。

最后一个收藏者是日本古董商浅野。

2001年3月20日纽约佳士得春拍目录,封面重器赫然在目的,便是这淡出公众视线多年的万罍之王 - 皿方罍。

消息一出,青铜收藏界掀起轩然大波,拍卖那天,各路大行齐集现场,包括筹集了数百万资金,志在必得的保利和上博。

结果皿方罍以925万美元的创纪录价格卖出,但夺标者既非上博保利,也不是屡出重手的英国古董大鳄Eskenazi,而是一位据说来自法国的神秘位买家。

925万美元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

它相当于那场拍卖会284个lots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二。

皿天全方罍原器身通高63.6厘米,器盖通高21.5厘米。

该器形体高大、富丽堂皇,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

关于皿方罍器身的描述,有这样一段文字:

皿方罍器身表面呈金褐色,器形高大、造型雄浑,富丽堂皇,通体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四角和四面中间共饰八条粗大扉棱,以云雷纹衬地,肩、腹分别以大兽面纹为主纹,空隙处填夔龙纹,在主纹和扉棱上再饰云纹,前后两面正中,上下排列两立体兽首;左右两面肩部各有一兽首衔环。

器口有“皿天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故名“皿方罍”。

整器展现出高超的铸造技艺和摄人心魄的气势,神秘、富丽、久远的历史气息和一种不可撼动的威严与霸气扑面而来。

国际著名古董商吉赛尔先生曾对皿方罍做出这样的评价:

“对于这件青铜器,我能说什么呢?它简直是出神入化、太令人难以置信了!我爱死它了!当你屏气凝神,全神贯注它时,你会为它整个外型与内涵所震惊。”

2014年6月12日,颠沛流离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古青铜器珍宝皿方罍在纽约世界著名拍卖行佳士得正式移交中国。

2014年6月28日,身首分离90年的青铜器国宝皿方罍的器身和器盖在湖南长沙“身首合一”。这件距今3000多年、在海外飘零了近百年的国宝文物,终于回到故乡,由湖南省博物馆保存。

一张图弄清皿天全方罍的曲折合体史

皿方罍曲折的合体史,就如同视频中黄渤那一句“我就想回个家,怎么就这么难?”

没错,你就是“方罍之王”!

黄渤的每句台词都说出了流落在海外文物的心声,“皿方罍”的漂泊故事分分钟让人泪目。

欢迎分享转载 →价值6000万国宝皿方罍的百年回家路,多少人看哭了…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