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故居 明万历首辅张居正故居与墓园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张居正故居 明万历首辅张居正故居与墓园

发布时间:2020-10-29 02:06:07

景仰张居正故居

张居正龙凤呈祥在这里寓意着皇帝有了张居正的辅佐,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太岳堂

走进大门的第一个院落,迎面为 “太岳堂”,左边为 “太师居” 。太岳堂门口两边有一幅楹联 “一人而为帝王师,双肩能担天下事”,门口上方有一幅匾额“千古一相”,堂内有明朝大儒李贽对张居正的评价 “宰相之杰” 四个大字。四周墙上布有“荆州神童” “初涉政坛” “休假三年” “步步高升” “荣膺首辅” “锐意改革” 等生平事迹板块。
  《太师居》是万历六年张居正回荆州安葬父亲时临时居住的地方,他在此仅仅居住了四十七天。在这47天里,国家所有的大事都要快马加鞭送到这里,通过张居正处置后才能施行,可见他当时的崇高地位。
明万历皇帝神宗御书楼名的“纯忠堂”
明神宗朱翊钧曾赠御笔大字于张居正,称其为 “元辅” “良臣”,又为 张居正拟写楼名“捧日” 和堂名 “纯忠” 的御题匾额,并特颁御笔大字两 幅,对句一联 “尔唯盐梅,汝作舟楫” 。
明万历皇帝神宗御书楼名的“捧日楼”
“捧日” 典源《三国志》卷十四《魏书·程昱传》:程昱年轻时常常做梦登上泰山,两手捧着太阳,程昱私下里觉得很奇怪,将做梦一事告诉荀彧,等到兖州造反,依赖程昱的能力得以保全了三城,于是荀彧就将程昱做梦一事说给太祖听,太祖对程昱说:"你将最终成为我的亲信。" 程昱本来的名字是立,太祖就在立字的上面加上日字,改名为昱。后遂用"捧日"喻忠心辅佐帝王。
西花园
花园内郁郁葱葱,绿树成荫,小桥流水,亭台楼榭,还有一个现在已经难得一见的水车。虽然没有紫禁城内御花园的规模,但确实幽静舒适。
  穿过西花园的北门,这里是“张文忠公祠”。张居正在世时候,建有“世德庆源祠”,祀其先祖。后由张居正的曾孙张同敞改为“张文忠公祠”。门口刻有一幅对联“隆万年间千载遇,伊周而后一人难”,据说这是多少年后康熙皇帝对张居正的评价和肯定。
文昌阁
祠堂的后面是“文昌阁”,院内有一颗长势茂盛的树,叫“祈福许愿树”。树下的牌子上是这么记载的:“此树名女贞树,为张居正幼时亲手所栽。相传生张居正前夕,张居正的爷爷梦见一只白龟迎着月亮而来,张居正出生后,他爷爷在文昌阁修了座神龟池,然后让张居正亲手栽下了这棵树,庇佑神龟。后张居正屡屡高升,当地人称之为神树。当人们有什么心愿之时,都会来到神树前挂上祈福带,到文昌阁拜文曲星。”
  文昌阁前有神龟池。传说张居正出生的前夜,其老太爷张诚夜里梦到自家院内天井的水瓮中落下一轮明月,在明亮的月光中,有一只白龟从瓮底浮出。“圭”与“龟”谐音,这也就是张居正起名张白圭的由来。这座神龟池就是因这个故事而建。
《神龟池》却是这么记载的:“曾祖怀葛公诚,于太师诞世夜,梦有月坠入水瓮中,流光发色,化为白龟,浮水上曳。有顷,太师生,因名太师白圭,应月精之瑞。”一步之遥,故事情节出入较大,孰是孰非?张居正确实有个少号叫“白圭。两岁入学,五岁识字,十岁通六经大义,十六岁通过乡试成为最年轻的举人,二十三岁中二甲进士,当地的人们把他敬为“文曲星。要知道范进中举“三进三出”胡子都白了。蒲松龄学问大到能写出《聊斋志异》,但考到72岁 才考了个“贡生”,比“举人”还低半级。
明万历六年,身为宰相的张居正回荆州葬父奔丧, 明神宗亲赐“帝赉忠良”银印一方。奔丧期间,张居正仍理朝政大事,将改革文书拟好后盖上银印密封,然后传给皇上。
  张居正执政的10年,是明朝276年历史政治最为清明、国力最为强盛的10年,大明王朝边境宁谧,雄踞天下,西北方的蒙古残余势力在顺义王俺答的率领下,纳贡来朝,国内各地的内乱也被一一平定。因而在其去世前便已达到权力的顶峰。明万历五年,先是御史羊可立参奏张居正,攻讦他生前构陷宗室藩王辽王朱宪的种种罪责。万历皇帝由此指斥他老师“罔上负恩,谋国不忠”,下旨追夺官秩,查抄家产,甚至要“斫棺戮尸”( 终念及帝师之情而罢手)。接着,派司礼太监张诚,刑部右侍郎邱橓等,率锦衣卫十万火急查抄张府。满门禁锢,追逼拷掠,其长子敬修含恨自尽,次子懋修自杀未遂,家属妇孺饿死十余人。惨祸骇人,鬼神色变。朝廷中更是浊流狂注,一时落井下石者甚众,赫赫张氏一族遭此大难,倾间破败。不言而喻,他的墓园也就在劫难逃了。后经大学士申行时和六部大臣疏请从宽,万历只好下诏,允留空宅一所,田10顷,瞻养张居正的母亲。为显皇权任性使气,亲政后的万历在政治上的倒行逆施毫不含糊。凡是张居正生前所举荐重用的人,统统被罢斥削籍;凡是以前被罢斥的官员,又大都起用复官。张居正十年呕心沥血推行的改革,至此基本上被一笔勾销。 此后的大明王朝,因万历怠政,朝纲不振,国家多难,民不聊生,内外交困,人们追思张居正的功绩,纷纷缅怀“万历新政”给国家带来的清平气象。终碍于万历天威,许多良知之臣因皇帝心胸特别狭窄不敢为张居正说句公道话。纷纷暗自哀叹像张居正这样的经世之才,竟落得抄家的地步,可见世事黑暗。 后在天启朝(1621—1627年),迫于世人的舆论压力,朝廷给张居正恢复名誉,允予葬祭。到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距明朝覆亡仅日暮黄昏15年的时光,朝廷追录张居正“慨然以天下为已任,振刷纲纪”的功绩,复荫其子孙;并由当时的江陵县令石应嵩重新为张居正修墓立碑。 当张文忠公四十余年沉冤昭雪以后,时有诗人王启茂在拜谒张文忠公祠堂之毕,心中万分感慨,挥笔写下一首被后世史学家看做至论的、堪称史诗的《谒江陵张文忠公祠》,诗云:
  袍笏巍然故宅残,入门人自素衣冠。  半生忧国眉犹锁,一诏旌忠骨已寒。  恩怨尽时方论定,边疆危日见才难。  眼前国是公知否?拜起还宜拭目看。
此间,他家后人便陆陆续续从流放地重返故里,农耕传家,繁衍生息,为他守护墓庐,四时祭祀。但是,一切都为时过晚,明王朝终于在一片刀光剑影,波谲云诡的变幻中翕然坍塌。直到清朝初年,其墓园的“翁仲华表,犹在草莽间”。
居正井
清朝康熙年间,后人追慕张居正的功绩,还在荆州城内为他立祠建庙,四时祭祀。张家台张居正的墓地却从没有谁修葺过,任由荒草一年一枯荣,渐渐沦为菜畦。 清朝灭亡,进入民国。因张居正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其的生前死后,对其功过是非的评说径庭。而正是由于这种争议,使得其墓冢在漫长的日月内难以得到当局妥善的维护、修葺和管理。抗战期间,我国史学界巨擘、复旦大学教授朱东润先生从英国留学归来,以先进的史学理念,修撰出其传世名作《张居正大传》,真正展现出了传主张居正那雄阔博大的胸襟抱负和沉笃刚毅的施政才华,并对其是非功过,作出了公允的评价。但由于其时正值战争岁月,社会上无人会留意对一位历史人物的争议,再加上此后时代洪流滔滔,波澜迭起,致使张居正墓寂寥荒凉依旧,于沉睡中阅尽人间变幻风云。
  荆州是一块风水宝地,是张居正出生的地方,成长的“摇篮”。张居正从荆州出发,逐步攀登国家政治宝塔的顶端。最终,他又落叶归根,魂萦故里。 公元2004年初,荆州市政府开始谋划动工恢复、兴建张居正墓园。翌年入秋之后,一座形制恢宏、殿阁巍然的新张居正墓园在原址修复竣工。修葺一新的张居正墓园,以其肃穆庄严的环境氛围,为这位中国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营造出一处安宁、静谧的安息之地。 江陵城里求学日,紫禁宫中论政时。天下慨然为已任,世间险矣可心知。十年元辅操威柄,一代书生称帝师。功业难消身后祸,留得毁誉费寻思。

欢迎分享转载 →张居正故居 明万历首辅张居正故居与墓园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