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教案 《平均分》教学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平均分教案 《平均分》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11-14 15:27:04

《平均分》教学案例
榆林甸小学 朱名媛
案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你们感受到“春姑娘”的气息吗?你感受到什么呢?瞧,今天,希望小学的师生们要去郊外春游,他们在忙着准备食物。
出示课件:水果,饮料,面包,糖果
师:这么多的东西怎样分给5个小组?同桌讨论,还可以用小圆片分分看。
第一组:我们组分的是橘子。有15个橘子,分给5组,每组分了3个;
第二组:我们组分的是矿泉水。有10瓶,分给5组,每组分了2瓶;
第三组:我们组分的是面包。有10个面包,分给5组,每组分了2个;
第四组我们组分的是糖果。有30颗糖,分给5组,每组分了6颗。
师:这样的分法,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生:同意因为每个小组分的同样多,没有人多也没有人少。师:对每个小组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请多名学生复述。
设计意图:有趣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合理分配,在实践中感受,在感受中理解,并培养学生交流能力。
案例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 分小队旗。
出示填空题。
①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2个小组,每组( )面。
②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3个小组,每组( )面。
③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组( )面。
④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6个小组,每组( )面。
(3)分一分。
师: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用小圆片代替小旗,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分一分。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啊?
小组1:我们小组是一个一个地分。
小组2:我们是两个两个地分。
小组3:我们是利用乘法口诀,一下就分好了。
师:这些方法都很好,都要给予表扬和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合作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含义。在此环节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体会到尽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案例三:联系生活,运用“平均分”
师:找一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例子。
生1:我们班有40个同学参加跑步比赛,平均分成5个队,每队8人。
生2:我们教室有28张桌子,平均排成4排,每排7张桌子。
师:班里需选16个同学参加广播操比赛。请大家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下队形。先想一想怎么排,然后把队形用学具摆出来或在纸上画出来。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探讨。
生1:可以每排八人,分两排。
生2:也可以每排两人,分八排。
生3:可以每排四人,分四排。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平均分”就在我们的身边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总结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平均分,并且在我们的生活中平均分无处不在。
2、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平均分东西的事情吗?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生1:妈妈给我和妹妹买来酸奶,我都是和妹妹平均分。
生2:我给家人分水果也用到平均分。
  教学反思: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平均分在本单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习除法的基础。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计了各种生活情境,先通过观察初步感受“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放手让学生动手分一分,从而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今后学习除法打好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合作得非常好,特别是分一分时,学生们都要自己的分法,体现了分法多样化,但最后还是觉得用乘法口诀最快最方便,这一思维的提升,锻炼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在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我精心设计练习,从基础题——感受“平均分”,到提高题——辨析“平均分”,最后回归生活——升华“平均分”。
课堂转眼结束了,师生在民主、活泼地气氛中学习着、成长着

欢迎分享转载 →平均分教案 《平均分》教学案例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