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和”夏朝“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和”夏朝“

发布时间:2020-08-10 23:01:18

关于“夏朝”的问题,很多人单纯的认为是国外不承认中国历史,那么中国国内对夏朝的考古和研究是什么情形呢?文献中对夏朝的记载虽然丰富,但因年代久远,过去在考古学方面一直没有多少突破,又因始终未能找到同时代的文字记载而被学界质疑。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夏文化探索的肇始期。学术界开始把夏史的重建寄托在新兴的近现代考古学上。1950年代,商文化二里岗期遗存和郑州商城的发现,使学界对早于安阳殷墟的商文化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李学勤、安志敏、石兴邦等根据郑州商代遗址的发现,提出介于商代文化层和龙山文化层之间的“洛达庙期”遗存(即后来所称的“二里头文化”)是探索夏文化值得注意的线索或对象。1959年夏,考古学家徐旭生率领小组开始在河南省中西部、山西省南部一带开展“夏墟”的调查,同年,在河南登封市唐庄乡花玉村发现了一处遗址,这便是1960年定名为二里头文化的首处遗址。随后,又在豫中西、晋南地区发现了偃师二里头村、巩义稍柴村、登封告成镇、汝州临汝镇煤山街道、山西运城夏县东下冯村等多处类型相似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其中,因河南偃师二里头村的遗址最为丰富、典型,故得其名。

二里头文化,是以中国中原地区为核心跨越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文化。

二里头文化有以豫西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和以晋南东下冯遗址(山西运城夏县东下冯村)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此外又有观点认为汝州临汝镇煤山街道的煤山遗址归属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特别类型——煤山类型。这些遗址的地点分布均符合文献中记载夏人活动的区域,其地层年代介于河南龙山文化与商代早期的二里岗文化缺环之间的五百余年。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四个文化在黄河中游区域呈现出文化叠压的现象。二里头文化叠压在商文化之下,龙山、仰韶文化之上。夏朝在文献中的年代概念便是处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转向青铜时代的过渡期。

依碳-14放射性定年法,二里头文化被定于约前2395年至前1625年间。后来二里头文化被分为四期,时间跨度约为前21世纪~前17世纪。其中一期至二期(前2080年~前1590年)属新石器时代,而三期至四期(前1590年~前1300年),属青铜时代或早商(约成汤时期)时期,其中第三期内涵尤其丰富。

第一期的绝对年代测定为前1620±95年(树轮校正:前2080年—前1690年),以平底夹砂黑陶和泥质黑陶为典型陶器,另有少量灰陶,纹饰以蓝纹为主。一期的盆罐物品造型类似河南龙山晚期遗址出土物品。第二期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为次,细绳纹居多,蓝纹减少。三、四期以夹砂灰陶、泥质灰陶为多,罕见黑陶,粗绳纹首次出现,绳纹几乎全面代替蓝纹。其绝对年代测定为前1245±90年(树轮校正:前1590年—前1300年),与早商相当。一二期与三四期差异显著。铜器在第二期首次出现,出土四件青铜器,包括三个铜铃和一个嵌绿松石青铜牌。而第三四期层已出土青铜器百余件,说明二里头文化已步入青铜时代。从出土文物的特征看,一二期近似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煤山遗址类型,三四期更接近早商二里岗文化洛达庙期。

黑陶酒觚

青铜酒爵

灰陶蟾蜍塑

自二里头遗址发现以来,数代学人孜孜以求、艰辛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与遗址相关的综合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全面展开。经初步梳理,可将已有的研究成果粗略地分为以下几大类(时间以发表时间计)。

1.考古学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2.年代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3.都邑建筑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4.墓葬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5.遗物、纹饰与刻符文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6.宏观态势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文明演化进程、国家形成等为主要议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渐盛,开始关注文化互动、中心与边缘间的关系、地域间交流、资源获取等。

7.地理环境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8.聚落形态研究,始于最近几年。

9.文献与考古材料整合基础上的历史复原研究,即夏文化探索和夏商王朝分界问题,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渐盛。

关于“夏”的问题,多种观点一致认为二里头文化一二期属夏文化。王玉哲、晁福林等学者认为一二期与三四期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部落文化,而其他观点无法解释第二期与第三期文物特征出现的明显差异。斟酌出土文物的绝对年代可以看出一二期基本处于文献记载的夏朝中晚期,而三四期已跨入到商朝早期。(但这里有一个小问题,“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整个二里头四个时期认为都是夏文化,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公布对偃师商城宫城北部“大灰沟”进行发掘的发掘简报及相关研究成果,宣布商文化的上限进入二里头文化四期。)

在夏文化与夏商王朝分界探索上的意义。二里头遗址地处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夏王朝的中心区域,二里头文化的年代也大体在夏王朝的纪年范围内。因此,二里头遗址理所当然地成为探索夏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的关键性遗址。目前学术界倾向于认为它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之所在,当然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其中有良渚文化就是夏的说法。观网也有网友认为中华文明是从南到北的传播,发源地就是良渚。但是以上说法没有决定性的证据。

2017年6月11日,“十三五”期间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开工奠基。两年多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将向公众呈现最早中国都城的历史风貌。据介绍,二里头遗址博物馆项目占地208亩,建设规模3.1万平方米,总投资6.3亿元,计划于2019年10月建成,届时将成为全国大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的示范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展示基地。二里头文化的文明底蕴通过商周时代王朝间的传承扬弃,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

总结来说:对“夏”的探源,始于20世纪70年代,直到现在,还没有肯定的结论。二里头文化在时间上属于夏朝中晚期。2017年对二里头的宣传还只谈”商周“。

欢迎分享转载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和”夏朝“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