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荡寇志 记者经历:缅甸为何亲日远华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缅甸荡寇志 记者经历:缅甸为何亲日远华

发布时间:2020-08-15 06:52:39

当雨季来临时,我又踏上了访问缅甸的旅程。在为我安排往返交通时,我那个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助理就遇到了麻烦,因为她居然找不到一个航班能从北京直飞仰光。

“用不着这么大惊小怪,以前也都是从云南中转,”面对手足无措的助理,我试图缓解她的紧张情绪。尽管中缅拥有蔓延百年的胞波情谊,但无论是在缅甸原首都仰光,还是在新首都内比都,缅甸土地上酝酿着一种复杂对华情绪。

还没等到我呼吸几口缅甸湿润的空气,我就被告知将在半个小时后会见到一个大人物:中国驻缅大使。在仰光与大金塔遥望的使馆区内,一扇漆红色中式大门,滴着水滴的翠竹伸出墙头,提醒来者这里是中国大使馆。

今年58岁的杨厚兰大使从加德满都履新缅甸还不到一年半,他身着浅灰色西服,用外交官特有的语言方式和我对话,语速极其平缓。

杨厚兰来到缅甸的时候,正是中缅关系经受考验之时。一个外交圈流传甚广的故事说,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缅甸当局的政府阁员对中国驻缅大使避而不见。我和他的对话也涉及了这些问题,“我来的时候想找到谁都不难,沟通就能增加信任。”显然,杨厚兰知道我想了解什么。

他还委婉的告诉我,缅甸长期遭到封锁,开放之后一下子进来很多外部势力,容易挑动民众情绪。

杨厚兰说,来到缅甸投资的中企一大弱点就是“只做不说和多做少说”。“因为我们走出去时间很短,有些事情你做了但说的少,缅甸老百姓知道的不多。这种风格会造成一些误解,再加上一些势力会诱导和误导民众,如果不去积极应对的话,就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声音。”

阮丰,这名五年前从厦门来到仰光谋生的华商告诉我,中国企业以前和缅甸的经贸往来都是以能源和资源为主,普通人很难真切感到身边的实惠。至于那些颇具影响力的侨领,则似乎披上了“隐身衣”,异常低调不愿意抛头露面。

“很多中国企业抱着暴发户的心态来到缅甸,以为拿着大把钞票进行投资就能换来尊重,”阮丰强调,“一些缅甸人内心其实是主动抗拒快速转型的,因此有时候会把气都撒在了中国企业头上。”

还有一个故事将缅甸人对中国的印象体现的淋漓尽致,“有些中国人来到缅甸,就学会了两句话,一是这个女孩真漂亮,二是多少钱一个晚上。”

图为仰光郊区二战日本阵亡士兵墓地。

今时在仰光行走,无论是遍布街巷的日本汽车,还是即将开张的国际连锁酒店,都能让人轻易感受到西方关注缅甸的灼热目光,而中国的存在感并不太强。

华商阮丰也时常感到奇怪,对于在二战时期曾经侵略缅甸的日本,现在反而被视为座上宾。“当年缅甸人认为中国远征军是维护英国的利益打日本,再加上日本人的伪善,缅甸亲近日本疏远中国不足为奇。”

仰光的雨下个不停。在没访问安排的时候,我会翻翻从北京带来的一本小书,书名叫《缅甸荡寇志》,作者孙克刚是中国远征军名将孙立人的侄子,他在印缅战争中全程随军,留下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

在检讨战争得失的时候,孙克刚单列了一条“获得民心”。他写道,日本人在缅甸的宣传和特务工作,曾经费过很大的苦心。早在三十年前,他们就开始派出大批军官,改扮和尚,分送到各地庙宇,挂着拜佛求经的幌子,利用缅甸人尊重佛教的心理,去做谍报工作和特务工作。

无独有偶,名垂中国新闻史的大家萧乾用诙谐笔锋写道,日缅佛教协会成立了,一批戴了素珠,见人就合十顶礼的狐仙载到缅甸,且深入这佛国民间的各阶层,这个善会与日缅协会同负有全缅亲日阵线的使命。凭着充足的经费,他们笼络缅甸上层有力分子如现任官吏,国会议员,报馆主笔。

这位名记还写道,僧侣在缅甸政治上也是一个不可轻视的阶层。所以日人屡乘太平洋佛教协会等机会,招待上层缅人免费游日,并奖励缅甸青年留学东瀛,鼓吹日缅合作。

图为抗议人士举牌子——(缅甸母亲河)伊洛瓦底江不属于中国。

逗留仰光仅三日,我见到的和听到的故事直让脊背发凉,半个多世纪前日本人在缅甸使用的招数,如今又再次重演。

第一个故事有关从昆明通向缅甸皎漂的中缅铁路。在听闻中缅达成共识后,中国人前脚刚走,西装革履的日本人就呈上一份有关中国铁路的调查报告给缅甸当局,据信其中网罗编造了不少中国铁路的“大小毛病”。

第二个故事的可信度更高。雄心勃勃启动工业化的缅甸需要能源支撑,中国此前派出专家,为缅甸当局无偿提供一份能源发展计划,明确提到水电和火电优缺点,认为火电并不是经济的选择。

同样是中国人前脚刚走,日本马上也无偿提供给缅甸一份计划书。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仰光的报馆反应迅速,不惜版面大谈特谈火电的好处云云。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不能不联想到日本是在暗地里针对中资公司在缅兴建的大型水电站。

若不是亲眼所见,我无法相信太阳旗已经深插入缅甸的金融命脉。仰光街头的日资银行广告仅是表面现象,剑在弦上的资本市场才是各种经济势力较量所在。

在资本市场鸣锣开市之前,日本人已经先行一步,一会儿是搭建资本市场技术网络,一会儿又是培训股市人才,殷勤劲的背后透着冷冰冰的眼睛。

你也许要问,日本的阴谋诡计难道就没有人识破吗?我将考察的对象放在缅甸本地传媒机构上,接着又被吓了一跳,原来就连掌握舆论公器的媒体也被日本人渗透了。

仰光媒体圈最新的一个消息是,日本入股了一家规模颇大的新闻编辑室,也就是说又夺取了一块大唱排华的舆论阵地。

日缅亲善的背后是中缅间复杂情绪的无力感。一家在缅拥有巨额投资的中资企业公共关系负责人抱怨说,日本举国上下用极少的阴谋成本,在缅甸获得了巨大收获。

反观中国,不少企业也投入大量的金钱维护公共关系和社会责任,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是,公共关系的投入是“一人投入,人人受益”。于是,有的企业便极想搭别人的顺风车,想着自己一分钱不用投入,自然有人替我做事。

其实,今天的我们早就该识破日本人的伎俩。正如国难时日本人在缅甸到处活动,挑动缅甸群众反对中缅交通关系。萧乾当年说,“写到此,我们该埋怨缅甸人吗?那又是阿Q显圣了。我们应该恨自己。华侨漫无组织,想成立中缅协会苦无款项……”

听着窗外的雨声,想到中缅友协两年前重新开始正常活动,我着实不知道该不该高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洪俊杰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欢迎分享转载 →缅甸荡寇志 记者经历:缅甸为何亲日远华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