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人物 【成语人物】四面楚歌——项羽

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四面楚歌人物 【成语人物】四面楚歌——项羽

发布时间:2020-12-01 12:38:58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项羽,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楚汉时期,楚军和汉军在连年的征战中已是精疲力竭,最终划分楚河汉界,互不侵犯。刘邦又得到战功卓著的韩信和彭越前来相助,刘邦内强外实,臣子张良和陈平的建议,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项羽,于是刘邦背弃和约,向项羽发起了反攻。

之后项羽失势,被韩信的“十面埋伏”围得铁桶一般,虽然一时难以突围,但霸王的英雄气概犹在。刘邦为了从精神上彻底摧毁楚军的斗志,于是传令三军,昼夜不停的大唱楚地的民谣。

忧伤的楚地民谣从四面八方不绝于耳的传来,勾起楚军将士的思乡情绪。结果,这一招“四面楚歌”之计大为奏效,项羽大军的军心彻底崩溃,疲于征战的将士纷纷投降汉军。一时间,剩下的项家军已不足千人。

面对刘邦的穷追不舍,项羽二十八骑和美人虞姬逃至东城。痴心一片的虞姬希望用自己的死换回项羽的重新振作。然而,区区二十八人又怎抵挡刘邦几十万汉军。当项羽突杀得只剩下自己和乌骓宝马时,穷途潦倒的霸王项羽单枪匹马逃至乌江,以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的抱憾,自刎于乌江,结束了霸王戎马沙场的短暂一生。

以后人们就用四面楚歌这个词,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而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被那些坏人逼迫得无以为生,而求助于别人时,别人又因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

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责编:洪鸽

欢迎分享转载 →四面楚歌人物 【成语人物】四面楚歌——项羽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