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清正廉洁 【理论微课堂】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保持清正廉洁 【理论微课堂】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发布时间:2020-12-14 21:32:50

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失的政治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清正廉洁作表率,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廉者,政之本也。”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失的政治本色。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对照要求、对准目标,找一找自己在知敬畏、守底线等方面存在哪些差距,强化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做一个廉洁奉公、胸怀坦荡的共产党人。

清正廉洁作表率,要从“福与祸”中生戒惧。古人云:“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清廉是福,贪婪是祸。对为官从政者来说,贪腐是一条不归路,是造成人生悲剧的祸根。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认清贪腐的严重危害性,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要坚持廉洁自律,慎独、慎初、慎微,自重、自省、自警,管好自己的心不贪不占,管牢自己的手不拿不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跑不送,自觉抵制不正当欲望的诱惑,守住为官从政的道德底线。

从“正与反”中得警醒。中国传统道德认为,清正廉洁对治国安邦、民风教化、听讼断狱作用重大,不论是在个人修养还是大众教育上,都把它摆在突出位置;历代政治家更把清正廉洁作为从政之要、为官之本。而且,清正廉洁一直是世人评判官德的重要标准。历史上,诸如杨震拒金、吴隐之笑饮贪泉、于谦以《石灰吟》明志、林则徐赴任“四不”留清名等清廉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代代相传。然而,对于贪官污吏,老百姓历来深恶痛绝。比如,明朝宦官刘瑾因贪污贿赂东窗事发被处死时,万人空巷睹其丑态;于1943年出任云南省路南县县长的许良安,因贪腐而被当地群众驱逐,并树立“遗臭碑”警示后人;等等。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中吸取经验教训,坚定理想信念,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决做到为政以廉、为政以德、为政以民,清正廉洁作表率,带动形成褒正贬邪、崇廉鄙贪的良好社会风尚。

从“得与失”中知进退。有贪腐者在看守所里给自己算了“七笔账”:一算“政治账”,自毁前程;二算“经济账”,倾家荡产;三算“名誉账”,身败名裂;四算“家庭账”,妻离子散;五算“亲情账”,众叛亲离;六算“自由账”,身陷牢笼;七算“健康账”,身心交瘁。然而,这“七笔账”算的只是个人得失的“小账”,贪腐行为伤害民心、践踏公平正义、损害党的执政基础、败坏社会风气的“大账”还没有算,其危害性可见一斑。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如果拒腐防变的心理防线筑得牢,就能战胜贪欲,即便得不到更高的职务、更多的金钱、更响亮的名声,但是自己得到了内心的宁静、家庭的温暖、自由的欢愉,算一算这笔账,怎么都值。

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自律,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要注重培养健康向上的家风,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自己的家庭生活充盈着正能量。要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做事,善于在“聚光灯”下用权,以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

欢迎分享转载 →保持清正廉洁 【理论微课堂】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