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屏宾 李屏宾、郭培、赵小刚,从传统文化中发现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李屏宾 李屏宾、郭培、赵小刚,从传统文化中发现自己

发布时间:2020-12-01 11:30:37

李屏宾、郭培、赵小刚,或以光影绘诗画,或以针黹现辉煌,或以肢体诉魔幻,斐然成绩的背后传统文化是他们的靠山。海峡卫视7月16日22:13《中国美》讲述他们以中国文化为根的创作心路。

李屏宾

用光影诠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李屏宾,电影界有口皆碑的“光影诗人”,众多大牌导演背后的男人,他呈现的影像必在你心里拓下过印记:《恋恋风尘》《刺客聂隐娘》《海上花》《花样年华》《太阳照常升起》《挪威的森林》《长江图》……导演不同、故事不同,影像所要述说的内容自然各有不同,但却都蕴含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唯美意境。

李屏宾是敢于突破规范的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掌镜电影《策马入林》时,按通常的作法,摄影棚需要100-200万瓦光的亮度,他却只用10万瓦来完成。用光极简,却呈现了层次丰富的效果。最终这个被认为是“外行”的作法,以第30届亚太影展最佳摄影奖的荣誉,实现了完美的反转。

“中国人讲天地人,我觉得最自然的光最原始,最原始才能呈现出最自然的效果。”

也就是从《策马入林》开始,李屏宾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用光影呈现中国美。年少时从古典美学中汲取的营养,成为他创作时的思想导引。

“中国水墨画,墨就是黑,黑里面的细节是最难的,这个西方就完全不懂。他们欣赏水墨,但他们不懂这个。小时候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镜头其实就是画。”

导演侯孝贤这样评价他:“阿宾很厉害的,他已经厉害到一个地步,对影像、对情境、对整个真实空间、场景与人的掌握跟捕捉,养成对现实的某种眼光。他基本上已经是一个创作者了,用影像去创作。李屏宾已经到一个境界了。”

不过,境界不是李屏宾的目的,他的追求很简单:用镜头中国美学找回来,呈现比较新一点的古典美的东西,即使只有一个人动容也就够了。

李屏宾摄影作品:电影《长江图》

郭培

时尚舞台上的中国工艺之美

郭培,国内首位且唯一一位得到巴黎高级时装公会正式邀请的高定设计师、《时代周刊》“年度百位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翡冷翠之钥”荣誉勋章持有者……

所有的荣誉都证明了她在服装设计上的杰出创造力以及将中国时尚介绍给世界的成就。当然,不必提这些名头,对于大众来说,蕾哈娜那一身“龙袍”就很能说明一切了。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郭培对于完美有着极致的追求。一片可以用15针绣好的叶子,她会用50针来完成。很少有人可以看出其中的区别,可在她看来后一种才能打动自己。她曾经用50000小时来做一件衣服。

极致的追求,有了极具魅惑力的呈现。在她的作品中,中国美热烈地生长、张扬地绽放,尤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刺绣的大量运用。既秉承了传统中式刺绣的特点,又借鉴了西方刺绣的针法,在材料和色彩的应用上更是博采众长。

“我不在乎它是来自中国,还是西方,还是其它国家,这是我的文化、我的根,但是我可以延伸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无界。”

让郭培感慨的是,十几年前,总有国外的服装设计师称从她的作品里看到了本国刺绣的影子,那时他们认为中国没有设计、没有时尚;最近几年来,风向变了,他们会说从中看到了中国的文化。

“2016年,香奈尔的艺术总监跟我说,郭培真的我做不到,香奈尔也做不到。我当时就感觉到,有些东西是没法超越时间的,没有那些短途、窍门。”

以中国传统工艺为根基,再加上海纳百川的广阔视野,郭培在时尚的舞台上演绎出了中国美的新生。

赵小刚

舞蹈里的敦煌美学

赵小刚的相关报道很少,据说他是个“躲镜头”的人,但他和他所创作的舞剧:《肥唐瘦宋》《莲花》《西游》《传丝公主》……各大国家级的奖项拿到手软,票房成绩也很漂亮。撇开奖项不提,舞者们转动腰肢、翻转手腕的瞬间就足以让人沉醉,那是盛大的、秀雅的、魔幻的、翩然的敦煌之美。

赵小刚是敦煌人,曾也出外闯荡过,回头看那段经历,他称为“迷失”。回归故乡后,他才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艺术创作的源泉。

“敦煌的舞蹈来源于敦煌的壁画。它像一个特别波澜壮阔的大海一样,你今天发现在这里的知识和你觉得的一些要点,很可能下次请你去时会发现你只是了解到了一些皮毛。如果没有人,你站在洞窟里面,你把眼睛闭住的时候,用你的肢体去感受这些千年的墙皮,这是很神秘又很亲切、很熟悉的感受。”

他从莫高窟里读取了多种舞蹈形态,创作了《莲花》:“蓝莲花舞”借鉴北魏与西魏时期壁画伎乐菩萨手姿手位,“供养人舞”借鉴初唐莲花童子壁画,手足缠绕的“并蒂莲舞”借鉴465窟密宗壁画造型……在舞台上,我们看到莫高窟中的人物从斑驳的墙皮上走下,华美曼妙、极尽浪漫。

他从戈壁滩上走过,就有了《西游》:情节被大量剔除,注重以柔韧的肢体演绎玄奘不远万里跋涉的坚定,“善、恶、美、丑都化作舞台上不可言说的一腾一挪,每一次身体的张弛闪转,每一次深呼吸”。他想向观众传递的是信念的力量,他从敦煌感受到的力量。

“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的作者。为什么敦煌壁画没有作者?这些作品留在这里,远比名字留在这里更伟大。”

对于这三位艺术创作者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已长在了他们的血肉中,冥冥中指引着他们追寻求索的方向。海峡卫视7月16日晚22:13《中国美》,欢迎一同来分享他们的创作故事。

END

喜欢我们的文章吗?

欢迎分享转载 →李屏宾 李屏宾、郭培、赵小刚,从传统文化中发现自己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