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匏安子女 广州杨家祠3天接待2000多人次,瞿秋白曾在此教唱《国际歌》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杨匏安子女 广州杨家祠3天接待2000多人次,瞿秋白曾在此教唱《国际歌》

发布时间:2020-12-11 05:33:53

“这里虽然外观很不起眼,它从前是老广州的城市中心,今后也会是这座城市精神家园的中心。”阿瑞先生饱含深情地说。5月3日下午,修缮一新的杨家祠陈列馆门前,从各处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正聚精会神地聆听一位义务讲解志愿者声情并茂的解说。这位志愿者是南粤古驿道网的特约撰稿人,也是杨匏安旧居修复总策划之一。

坐落于越华路116号的杨匏安旧居是杨氏家族子弟在省城赴考的落脚之地,中共早期的革命家、理论家杨匏安1918年迁居到此,随后与杨掌甫在杨家祠后座举办“注音字母训练班”,在1921年至1922年间为党、团组织培养了一批重要干部。

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先驱,杨匏安在穗最重要的理论文章是在杨家祠写就。如今人们在杨家祠纪念馆内见到的一副室内场景图,高脚长桌配长板凳,便是根据杨匏安后人忆述当年祖居布设而绘。

杨家祠是大革命时期党在广州的重要活动场所,中共三大的会务安排都在杨家祠筹备,中共三大代表瞿秋白来穗时曾住在此处,瞿秋白在杨家祠教唱《国际歌》一事更被传为佳话。在1924年国共合作时期,杨匏安巩固并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发展,身居要职仍恪守清贫,对子女的家教十分严格。

阿瑞先生特别提到,追忆并发扬杨匏安精神,将杨家祠修复活化,陈列馆门前修复的麻石板路,当初从地下40厘米处发掘,精心修整而成如今的杨家祠道,恰是今人踏着前人的足迹,继续砥砺前行的象征。

在场聆听的市民游客深受感动与鼓舞,有不少是一家扶老携幼,他们还戴上VR眼镜体验最新展陈项目,参观后很多人表示接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革命文化教育课。

自4月30日杨家祠开馆以来,3天共接待市民2200多人次。假日期间,到红色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驱,汲取红色文化正能量,渐成广州市民守护城市文化记忆的新风尚。

刘丹颖

冯志坚

刘丹颖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欢迎分享转载 →杨匏安子女 广州杨家祠3天接待2000多人次,瞿秋白曾在此教唱《国际歌》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