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服务 杭州运管首次回应:专车服务模式涉嫌非法营运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专车服务 杭州运管首次回应:专车服务模式涉嫌非法营运

发布时间:2020-12-25 12:52:18

出租车软件之间的“专车服务战”还在继续。除了短时间内的收入影响,兄弟们大多透过现象看本质,把矛盾指向车和提供专车服务的司机。

大家都认为专车服务是私车换箱非法经营。为此,杭州交通管理首次通过媒体回应1+1+1模式涉嫌违规运营。所谓“1+1+1”模式,就是出租车软件服务平台负责打订单,租车公司出车,第三方劳务公司派司机。

私家车混进专车队。出租车软件只提供信息平台

早在国庆之后,就有一段“重庆的哥哥申请模拟私家车司机”的录音流传在全国所有大佬中。录音中,一名男子自称拥有一辆驾照上有自己名字的凯美瑞,并想报名成为滴滴专车的司机。招聘人员说,司机在上岗前会参加培训。乘客问车辆是谁,公司是什么,要统一说辞回应,保证以后没有麻烦,可以全职也可以兼职。每辆出租车的收入是普通出租车的两倍多。

“这不是非法经营私家车吗?我也去过专车。车身,内饰,和一般私家车没什么区别。只有手机App驾驶员侧的信息与乘客连接。”戈莫大师说。据公开信息,目前所有专车司机都是劳务派遣的形式,看起来和私家车没什么区别的专车都有租赁公司挂靠的“集体账户”。虽然没有经营资格,但这种有第三方参与的经营行为并不违反《汽车租赁经营管理办法》中“只出租汽车不出租人”的规定。

但事实是,莫大师等人的疑惑并非没有道理。到目前为止,在厦门、重庆等地的热门招聘网站上都可以看到滴滴招聘,上面赫然写着欢迎有车的司机,甚至拥有一辆16万以上的车,7个座位以下,30万以上的第三方责任险就是资质之一。

前几天,甚至有媒体爆料,杭州的两辆“一号专车”被查实是个人所有,而不是与租赁公司有关联。对此,两个出租车软件都说公司只是提供一个信息平台,租赁公司和劳务派遣公司管理专车和司机的全过程。招司机不可能,包括私家车,可能是租赁公司转租造成的。

杭州交通管理首次回应:1+1+1模式涉嫌违规运营

今天上午,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何光云、市监管办监管司副司长林大晋接受了浙江在线专访,首次通过媒体对1+1+1模式涉嫌违规操作进行了回应。

问题1:专车服务的存在合法吗?

何光云:专车服务有争议。如果把专车服务的三个“1”拆开来看,真的是规避了现行的法律法规。注册平台发布信息;租赁公司提供可以收费的汽车,避免违规经营的风险;司机由公司代司机提供,避免了租车不租人的规定。

但三个“1”组合涉嫌违法,因为组合专车业务实际上是从事出租车行为。根据《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无经营许可证从事出租汽车客运业务,涉嫌非法经营。虽然联合专车服务涉嫌非法经营,但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在做出判决前,必须与车辆管理、工商、工信部等相关行业的主管部门进行讨论。

问题2:一些出租车司机报告说,由于特殊汽车服务的出现,出租车业务最近萎缩了20%。目前专车服务真的冲击了出租车市场?

林大晋:杭州实行了限牌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出租车司机的利益。专车服务车辆必须是租赁公司的车辆。目前租赁公司要想在现有基础上扩大车辆数量,必须通过摇号、竞价等方式获得指标,才能将其他车辆过户到自己名下。所以现阶段特种车辆数量不会大幅度增加。如果占有量不增加,影响不会有太大变化。

目前正在制定租赁车辆增量指标的细则,未来租赁公司增加车辆规模是必然的。

问题3:哥哥担心一旦1+1+1模式合法化,会促使现在的黑车以他的名义加入租赁公司的私家车,同时他会成为司机的代司机,身份由黑转白,从而公然窃取哥哥的生意。未来出租车市场如何保障?

林大晋:目前,由于出租汽车的数量,出租车市场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制定细则时一定会考虑到的。

我们一定会与主管部门讨论具体规定,限制出租车辆数量,严格执行出租车辆准入标准,规范出租车辆管理,防止出租车辆大量增加影响出租车市场。

问题4:为了避免违规操作的风险,专用车服务的车辆必须是租赁公司的车辆。但是专车服务平台派出的车辆中已经发现了私家车。那么,如何监管私家车加入专车服务呢?

何光云:这种现象一经查实,就可以认定为非法经营。发现的,一并查处,罚款1-5万元。同时,我们会提醒各专车服务平台加强管理。昨日,市交通局约谈优步公司,提醒各大平台停止为私家车提供非法运营平台。此外,市交通管理局还提醒使用专车服务的消费者,专车服务的安全风险远大于出租车服务。何光云介绍,打车时,乘客的身份是消费者。一旦发生事故,会有出租车方作为责任主体。同时监管部门也可以发挥监管作用,风险有保障。

但乘坐专车时,乘客身份成为几个民事合同的关系人。如遇突发事件,根据有关规定,在租赁期内,因承租人和驾驶员的行为造成的交通违章、交通事故等后果,承租人应依法承担责任。在代司机雇佣关系中,根据《民法》、《合同法》的规定,除非司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承担赔偿责任,否则如果司机不承担责任,作为用人单位的旅客不仅要支付医疗费,还要代司机承担司机的医疗费。

欢迎分享转载 →专车服务 杭州运管首次回应:专车服务模式涉嫌非法营运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