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凯鑫 扶贫干部:“乡亲们的日子一天天变好,是我最大的心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徐凯鑫 扶贫干部:“乡亲们的日子一天天变好,是我最大的心愿”

发布时间:2020-12-27 13:22:21

新华社哈尔滨1月1日电(许、唐铁夫、)午后的阳光普照在满山的积雪上,北虹村的科室很热闹。

“七千多块,这么多!”李金山,一个75岁的贫困家庭,对持卡人的工资声明特别兴奋。

北洪村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市北集镇,是中国最北的村庄。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被吸引到这里开始“北行”,家庭旅馆和超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保持一个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已经成为当地发展的一个必须。

“寒暑假恰逢农闲,我们号召村民出去打工。”村里的驻村小组成员陈赓说,这项工作丰富多样,包括街道清扫、垃圾收集、除草等。为了响应村里的号召,只要有空,李金山就会出去打工。每天早上8点到11点,他们准时上班。很快,村子环境改善了,贫困户也找到了致富的途径。

“我老了,耳朵不好,老婆也脑梗,不能做重体力活,只能扫地收拾。”李金山说他想过去工作,但是村子里没有工业。现在他吃一顿“旅游饭”,出去打工赚105元。自己动手挣钱就是“不穷”。

"大家站成一排,一个个签名,按手印."在讨薪现场,北洪村第一书记周广信出发了。趁着话音未落,村民们排好队,探头看工资。

周广信说,村里有49户贫困户。今年村集体拿出20万元收入,按工作日数发放给贫困户分红,最高达到1.1万元以上。“扶贫要和富治结合起来。如果不是长久之计,鼓励群众努力,就能脱贫致富更快更好。”

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人的生活也更甜了。在该村的146名村民中,超过70人已经将他们的房子改造成了家庭旅馆。今年,该村增加了俄罗斯风格的便餐、酒吧和洗衣房。“每个人都有事情做,家家都有产业,家家都有钱赚。”北虹村找到了新的脱贫之路。

在大陆最东部,“东极”很远,旅游业也在蓬勃发展。

过去,当地村民靠捕鱼和卖鱼为生。刘桂玲作为黑龙江省富源市乌苏镇季札赫哲族村的第一任书记,倡导村民“洗脚上岸”,从“粗管理”到“精管理”,依靠渔业发展观光旅游。

村民王世龙的母亲余患有精神疾病多年。王世龙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照顾他的母亲。在村子里住了四年多,刘桂玲经常去她家。“刘依依来和我妈妈聊天时,她得到了空。我妈的病情明显好转,我可以安心工作了。”

在刘桂玲的帮助下,王世龙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帮助渔民直播冬季捕鱼,每天收入300元,每月收入近1万元,成功摘下了贫困的“帽子”。

今天,三分之二的村民已经建立了渔民音乐餐厅和民宿,依靠渔业发展旅游业。刘桂玲说,村民们还成立了赫哲族艺术表演团队和鱼皮技能专业合作社。他们表演的“伊玛坎”歌舞进入了国家大厅,他们制作的鱼皮画和鱼骨制品也作为国家礼物赠送给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赫哲族的人均年收入也从几千元增加到了一万元。

“我只是想让人每天都挣钱,开心。我最大的愿望是人民一天比一天好。”刘桂玲说。(参与写作:齐雨欣、蒋、谢剑飞、孙晓雨)

欢迎分享转载 →徐凯鑫 扶贫干部:“乡亲们的日子一天天变好,是我最大的心愿”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