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炳文 孙炳文:革命锐志留佳话(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孙炳文 孙炳文:革命锐志留佳话(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发布时间:2020-12-27 15:49:18

新华社成都4月27日电(记者杨迪)一个月前,宜宾学院第一党支部来到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滨江路朱德、塑像前,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近20名党员向雕像致敬,并重温了入党誓言。

在沿江城市宜宾,人们在谈论英雄和英雄时总是提到朱德和孙炳文:一个在楠溪江生活了几年,另一个是楠溪江人。两人的友谊也在现代革命史上留下了美好的故事。

1885年,孙炳文出生在南溪郊区魏家山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出身贫寒,读书总是依靠亲戚的支持,所以很珍惜读书的机会。1908年,孙炳文被史静大学堂(现为北京大学的前身)录取。孙炳文在校期间,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加入了同盟会。

在革命信念的驱使下,孙炳文以笔为矛,投身于民族革命。他经常参加联盟的各种会议,撰写宣言、文件和信件,并积极开展活动。南北和谈和革命失败后,孙炳文被推为《民国日报》总编辑。他的文章犀利、深刻、励志,深受读者欢迎。后来因为经常写文章声讨袁世凯篡国复辟之罪,孙炳文被北洋政府通缉,不得不和妻子回老家楠溪江。

回到楠溪江后,孙炳文以“读书救国,教育兴国”的思想积极投身教育,但许多挫折使他感到自己的抱负难以实现。1917年,孙炳文被介绍给当时的滇军将领朱德。两个人发现,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和抱负,两个人都有一见钟情,相见恨晚的感觉,从而成为一个永不背弃他的挚友。1918年,孙炳文参军,应邀到朱德所在的大队协助军政工作。

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后,孙炳文和朱德联合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阅读和介绍革命的、进步的书刊,深深地感到依靠军阀是不能振兴民族政治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当时已经离开军队的孙炳文提出了出国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思想。

欢迎分享转载 →孙炳文 孙炳文:革命锐志留佳话(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