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群郎 | 试析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起源(上)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孙群郎 | 试析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起源(上)

发布时间:2020-07-21 10:50:57

试析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起源

摘要

关于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起源,中美学术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之所以出现这种分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术界关于郊区和郊区化的概念和范畴存在很大分歧,同时也与郊区的特点和郊区化的本质有关。由于郊区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城市交通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城市化的一种方式、是城市的生态组织演进的一种方式,所以美国的郊区化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出现,此后,郊区化与城市化呈交错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郊区化 起源 城市化

城市交通 生态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郊区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而郊区化也就成为美国城市史学界瞩目的一个热门话题,而美国郊区化的起源则是在郊区化研究中争论的焦点之一。由于学者们对郊区和郊区化概念的理解不同,同时,也由于郊区作为一种人类居住模式的独特性以及郊区化与城市化和大都市区化的辨证关系,学术界对于美国郊区化的起源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一、中美学术界关于美国郊区化起源的不同观点

学术界在讨论美国郊区化的起源时,往往要涉及到世界郊区化的起源。中美学者对于郊区化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早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前,郊区化就已经伴随着某些大城市的加速发展而潜滋暗长地发展起来了。比如弗兰克·S. 斯莫尔伍德(Frank S. Smallwood)在《大伦敦:大都市改革中的政治》一书中认为,伦敦早期的郊区化始于1665和1666年的瘟疫流行和城市火灾。这两次灾难驱使着人们逃离伦敦而到郊区定居。从此,这一过程就持续不断地发展起来而直至当代。卡尔·布里登博(Carl Bridenbaugh)认为,郊区化于18世纪前期就已经拉开了序幕,他写道,“人们一般认为本世纪的郊区化运动在近期才刚刚起步,许多人对于这一点会感到非常吃惊,即(人们)逃离城市的行为起源于18世纪前半叶——而且其原因与今天如出一辙。两者的差别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正当伦敦市民从该市向西迁移,去寻求安宁的环境、清新的空气、闲暇与舒适、低廉的房租以及更宽敞的休憩空间之时,费城的市民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他们越过这个大都市的北部和南部边界,去孜孜不倦地追求‘绿色’(的生活环境)。”直到18世纪前期,世界上最早的工业革命,即英国工业革命还没有拉开帷幕,美国还处于殖民开发阶段,更谈不上工业革命,这两个国家都没有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所以这种观点将郊区化的起源置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前。

第二,郊区化发端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初。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城市史学家罗伯特·菲什曼(Robert Fishman)和肯尼思·杰克逊(Kenneth T. Jackson),但两者关于世界的郊区化是起源于英国还是美国、美国的郊区化起源于何时这两点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菲什曼认为,郊区的发展源于“大城市时代”的初期,而郊区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扩展方式,它的功能和意义源自于城市居主导地位的时代”。具体而言,世界范围的郊区化起源于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当时,伦敦的大商人、银行家等富裕阶层已经在伦敦郊区的别墅中定居下来,并且每天乘坐私人马车去城里上班。“我相信,郊区是18世纪后期伦敦中产阶级精英的集体创造。”但是,他认为美国的郊区化起源于19世纪后期,比英国整整晚了一个世纪,“确实,1870年以后,`典型'郊区的所在地决定性地转移到美国”。“19世纪末,在美国工业城市以外兴起的郊区,是整个郊区历史的古典体现。”杰克逊认为,郊区化作为一种进程,就是城市的边缘地带稳定有序的发展,其发展速度超过了中心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就是郊区人口每天要通勤到中心城市就业。他认为世界的郊区化首先发轫于1815年前后纽约的郊区布鲁克林。他反驳了菲什曼的观点,指出虽然18世纪中后期伦敦附近的克拉珀姆(Clapham)、亨普斯特德(Hempstead)拥有郊区的某些特征,但它们的规模太小、密度太大,而且这些郊区的居民主要依靠私人马车通勤,很少有人负担得起。相反,当纽约的郊区布鲁克林的郊区化启动时,人口增长却是爆炸性的。另外,布鲁克林居民的通勤主要依靠公共交通。18世纪中后期和1815年,英国和美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分别起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也方兴未艾。虽然两位学者关于郊区化起源于英国抑或美国、美国郊区化起源于何时这两点有所分歧,但就郊区化发端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这一点,他们还是意见一致的。

与杰克逊观点相似,认为美国郊区化起源于19世纪前期的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亨利·C. 宾福德(Henry C. Binford)认为,“第一个郊区时代”早在内战以前很久就已经开始了。彼得· 马勒(Peter O. Muller)在1976年也指出,郊区不是一种独特的新的城市居住模式,“城市边缘的发展可以上溯到城市化的开端,而当代美国的郊区化进程——城市边缘区的发展速率超过中心区的持续发展过程——已经持续了一又四分之一世纪了。”他在另一部专著中也指出美国的郊区化最迟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乔尔·施瓦茨(Joel Schwartz)认为,1970年的人口普查表明美国已成为一个“郊区化的国家”,并指出郊区化的过程始于130年以前,即在1840年以前即已开始。他又指出,在19世纪20年代,蒸汽渡船使布鲁克林变成曼哈顿的住宅郊区。

第三,美国的郊区化起源于19世纪后期。持这一观点的学者除了上述罗伯特·菲什曼以外,还有美国著名城市史学家萨姆·沃纳(Sam B. WarnerJr. ),他认为,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始于内战之后,随着美国各大城市有轨马车和有轨电车的铺设而伸展开来。玛格丽特·M. 马什(Margaret S. Marsh)认为,“事实上,大规模的郊区化趋势的最初表现就是19世纪最后1/3世纪期间城市外围地区居民社区的发展。”利奥·施努尔(Leo F. Schnore)认为,在19世纪后期,美国已经有10个城市开始了郊区化。我国学者梁茂信认为,“内战前的郊区发展只是揭开了郊区化的序幕,而真正能够使城市结构发生质变的郊区化开始于内战结束之后。”郝克路认为,美国的郊区化进程始于城市边缘的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城市中心区的时期,电车时代开启了郊区化的进程。

第四,美国的郊区化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阿莫斯·霍利(Amos H. Hawley)于1956年出版了一本统计材料,认为美国在1920年以前城市为集中阶段,此后为人口分散阶段。持这一观点的美国学者并不多见,相比之下,这一观点在我国学者中间却相当流行。王旭教授在一部专著中认为,只有城市人口达到50%以上,实现了城市化以后,“在此阶段开始出现向郊区扩展的现象”,而“进入20世纪20年代,美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大城市人口开始逐渐向郊区迁移”。顾朝林和杨艳萍也认为美国的郊区化始于20世纪20年代。

第五,有些学者甚至把美国郊区化的发展时间推迟到二战以后。比如戴维·腊斯克(David Rusk)认为直到二战结束,“向郊区的迁移运动才刚刚开始”。弗雷德里克·M. 沃特(Frederick M. Wirt)等人也认为向郊区的大规模迁徙运动始于二战以后。

中美学术界对于美国郊区化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学者们对郊区和郊区化概念的理解不同;另一方面也与作为一种人类居住模式的郊区的独特性有关,与郊区和城市、郊区化和城市化的独特关系有关。因为郊区和郊区化不是独立的概念,它们是相对于城市和城市化的一对概念,具有极大的弹性。这两方面都影响着人们对郊区化起源的探究。

美国的郊区

二、郊区概念的特点及其对探讨郊区化起源的影响

1.郊区的概念

概念是任何一种学科研究的基石,概念上细微的差别都会导致迥然不同的结论。而学术界在界定郊区的概念时,一般都是从本学科的视角出发进行界定,比如,经济学家是根据中心城市与其周围地区的经济关系、人口学家根据人口密度和通勤方式、建筑学家是根据社区的建筑模式、社会学家是根据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来确定郊区的概念等,而即使在同一学科领域,不同的学者又有不同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第一种定义,也是最直观的定义,就是从郊区与中心城市的空间位置方面来进行界定。比如,肯尼思·杰克逊认为,“郊区是一种居民社区,是散布于城墙以外的居民点和商业点,其历史与人类文明一样古老,是古代、中世纪和近代早期传统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顾朝林等人的定义是,“郊区原意是指城市外围地区,它既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又是一个相对城区的概念。······更具体地说,它是指城市周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上与市区有密切联系的区域。”

第二种定义,是在第一种定义的基础之上,突出了郊区独立的政治地位或者法律地位。比如,《大美百科全书》的定义是,郊区是指某个大城市附近、拥有或者没有法人地位的、并且已经城市化或部分城市化的地区,这一地区与该大城市拥有密切的社会和经济联系,但它与该大城市在政治上却是分立的。这里的关键词语是:“它与该大城市在政治上却是分立的”。如果该郊区在“政治上”与该城市不是“分立的”,即位于城市的行政界限以内,或者被中心城市在政治上所兼并,不管它是否具有郊区的其他特征,都不是或不再是郊区。同样,威欣克(Wissink)也突出了郊区的政治地位,他认为,“郊区是指位于某个中心城市的行政界限以外,而通常但不一定拥有法人地位的居民社区,它与中心城市在整体上属于一个共同体。”

第三种定义强调郊区的社会特征,罗伯特·菲什曼是最典型的代表,他尤其强调郊区的中产阶级性质。他认为:“郊区首先可以由它所包含的内容来定义——中产阶级居住区——以及其次(也许更为重要)由它所排除的内容来定义:所有的工业、大多数商业(服务于一个特定的居民社区的商业企业除外)以及所有下层阶级居民(仆役除外)。”即郊区应该是纯粹的中产阶级居住区,这里既不能有工商业,也不能有下层阶级居民,否则就不能称其为郊区。

第四种定义就是将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阶级的和生活方式的内容综合起来。比如,法瓦(S. F. Fava)认为,郊区是指“位于城市的法定界限以外而又在通勤范围以内的区域”,并进一步补充道,郊区“特指那些在就业以及各种特定种类的商品和文化娱乐方面依赖于城市的居住区”。他除了强调郊区的地理、政治、经济特征以外,也很注重郊区的社会生态特征和社会心理特征。社会生态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郊区拥有较高比例的有子女的年轻婚姻家庭,这意味着这些家庭很注重子女的培养;(2)他们大多数属于中产阶级;(3)郊区拥有某些显著的物质特征:这里的房屋多数是新建的,户主拥有所有权,建筑密度低,而且几乎全部是由住宅开发构成。郊区的社会心理特征:“郊区是一种生活方式”,其特征就是郊区居民注重和睦的邻里关系,而不像城市居民那样邻里关系淡漠,居民的匿名性强。

沃尔特·马丁(Walter T. Martin)对郊区特征进行了更全面的概括,他将郊区的特征分为本质性和派生性特征。本质性特征主要有:(1)生态位:郊区比城市社区距市中心更远,而比周围农村社区较近,它们处于中心城市的界限以外,但在必要的商品和服务方面却对中心城市有很大的依赖性。(2)通勤:郊区居民一般要到中心城市或其他地方通勤就业。那些邻近大城市却能为本地居民和其他人口提供就业的社区,则被称为卫星城。(3)规模与密度:郊区规模较小且密度较低。关于郊区的派生性特征,马丁将其归结为四点:(1)人口特征:由年轻夫妇和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占主导地位,未成家的单身个人比例较低。(2)社会经济特征:郊区人口多为中产阶级。(3)社会心理特征:郊区居民对居住环境和邻里活动一般有着共同的态度和价值观念。(4)同质性特征,郊区居民在种族、民族、阶级、年龄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第五种定义不仅突出了郊区独立的政治地位,而且还受美国人口普查局所划定的大都市区界限范围的影响。人口普查局在1880年分析大纽约人口分布时第一次使用了郊区这一概念,而从1910年开始在人口统计中则不再使用郊区这一概念,而使用大都市区这一概念。大都市区就是人口达到1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与该城市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关系,并且具有某些城市特征的邻近地区。1950年,对大都市区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即人口在5万以上的中心城市以及与之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的一个或者多个县。人口普查局一般认为在大都市区范围以内而又处于中心城市的行政界限以外的地区为郊区。为了便于利用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数字,对郊区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许多学者采用了这一郊区概念,比如,安东尼·唐斯(Anthony Downs)的定义,“`郊区'一词指的是所有大都市区内中心城市以外的所有部分。因此,它既包括没有法人地位的地区,也包括郊区自治市。”

2.郊区概念对探讨郊区化起源的影响

中美学术界使用的郊区概念中,有这样几个因素对于探讨郊区化的起源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一,郊区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心理特征;其二,郊区的政治独立性;其三,大都市区范围的界定。

首先分析第一个因素,即郊区的社会特征和心理特征。在前述的郊区概念中,有些学者十分强调郊区的社会特征和心理特征,比如郊区的中产阶级性质、家庭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同质性等。根据这种定义,只有中产阶级居住区才能称为郊区,工人阶级生活区即使处于中心城市范围以外,也不能称为郊区;只有纯粹的居民区才能称为郊区,如果该居民区包含了工商业等经济活动,就不能称为郊区;只有核心家庭和同质性的居民构成的社区才能称为郊区,一旦该社区家庭结构和居民群体复杂化,就不能称为郊区,等等。其突出的代表就是罗伯特·菲什曼。

菲什曼根据他前述郊区的定义——即郊区是中产阶级的生活区,这里既排除了工商业经济活动,也排除了下层工人阶级——得出了世界范围的郊区化起源于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美国的郊区化起源于19世纪后期这样一个结论。“所谓‘中产阶级’(bourgeoisie),我的意思是指中产阶级(middle class)的一部分,他们通过其投资或其职业地位,已经达到了一种与土地贵族不相上下的收入水平,但他们在城市办事处中的日常工作已经将其与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出,菲什曼所说的中产阶级,其实就是战胜了土地贵族、在经济上蒸蒸日上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菲什曼一再强调郊区的这种中产阶级性质和文化氛围,“郊区不仅仅是一群居民建筑,它还表达了如此深切地植根于中产阶级文化之中的价值观念,这一文化也许还可以被称为中产阶级的乌托邦。”在郊区,就业被排除在外,中产阶级的别墅与工人阶级的住宅相隔离,环境幽雅、绿树掩映的郊区与环境恶劣、群体庞杂的城市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自我隔离很快蕴涵了中产阶级文化的所有层面。因此,郊区不仅仅代表了中产阶级的乌托邦,即中产阶级价值的胜利宣言,它还反映了中产阶级对于他们自己亲手创造的城市—工业世界的背叛。”如果我们给菲什曼的郊区概念进行总结的话,郊区就是纯粹中产阶级(资产阶级)的生活社区,它深深地植根于中产阶级文化的价值观念之中,代表了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理想,这里排除了工商业等经济活动,也与工人阶级的居住区相隔离,这是一种经过严密的整体规划的生活社区,这里住宅建筑新颖别致、环境幽雅,与环境恶劣、拥挤庞杂的城市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经过严密整体规划的郊区被称为“浪漫的郊区”(romantic suburbs),在18世纪中后期英国的伦敦、曼彻斯特等工业城市周围和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纽约、芝加哥等城市周围都涌现了一批“浪漫的郊区”,这就是他何以认为世界的郊区化起源于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而美国的郊区化只有到19世纪中后期才出现的原因。正因为菲什曼的这一郊区概念,他还得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结论:战后美国的郊区化已经走向终结。他认为战后美国郊区是“一种崭新城市类型的创造,它根本上不同于过去英国和美国的郊区,因此这种新型城市根本不应被称为`郊区'。”他认为“战后美国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是住宅、工业、专业性服务和办公室工作等同时并举的离心化。······这种现象既显著又独特,不是郊区化而是一种新城市。”这种新城市应该用一种新概念即“技术城市”(technoburb或techno-cities)来表达,“伴随着技术城市的崛起,郊区的历史走向终结”。

第二个影响探讨郊区化起源的因素就是郊区的政治独立性,即除了其他特征以外,郊区必须在政治上独立于中心城市。如果该郊区被中心城市所兼并,即使它在地理、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具有很强的郊区特征,它也不再被视为郊区,而只能被看作中心城市的一部分。这是影响探讨郊区化起源最深刻的一个因素,因为在19世纪,美国中心城市对郊区的兼并十分普遍,由于这种兼并,郊区化的“成果”顷刻之间就被“抹杀”了。比如,1868—1873年,波士顿的街车郊区(streetcar suburbs)罗克斯伯里(Roxbury)、多切斯特(Dorchester)和西罗克斯伯里(West Roxbury)被合并于波士顿,使这些郊区的发展转变成为中心城市的扩张,郊区的延伸就在这种政治兼并中被掩盖了。相反,1873年,由于波士顿的郊区布鲁克莱恩(Brookline)拒绝了该市的兼并,成功地捍卫了自己的郊区地位,那么这个郊区人口的增加在统计上就成为郊区的增长。因此,罗纳德·卡尔(Ronald D. Karr)指出,“1873年布鲁克莱恩的拒绝兼并标志着美国郊区时代的即将来临”,从此,“城市的边缘变成了郊区”。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尤其是在二战以后,郊区的反兼并倾向越来越强烈,中心城市对郊区的兼并越来越困难。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在近代,许多在生态特征上明显属于郊区的社区,仅仅因为它们被兼并于中心城市而成为所谓“城市的”(urban),在统计中成为城市的一部分。相反,20世纪以后,尤其是在二战以后,许多中小城市在生态特征上明显是“城市的”,但仅仅因为它们处于某个中心城市的行政界限以外,而被划定为该中心城市的“郊区”,其人口在统计中也成为郊区人口。由此可见,郊区的发展速度不仅仅取决于郊区自身的发展速度,更取决于它与中心城市的政治关系,一旦行政界限发生变动,郊区的范畴也就相应发生变化。简单地说,近代中心城市的大举兼并掩盖了郊区的加速发展。因此,杰克逊精辟地论述道:“如果没有发生兼并或合并,那么现在美国就不会有政治意义上的大城市。”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19世纪成功的兼并,那么早在内战以前许多大城市就已经处于郊区的团团包围之中了。”针对美国学者认为郊区化起源于20世纪这一观点,杰克逊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多数人口学家之所以得出这种观点,是因为他们以20世纪的城市边界作为人口变化的参照,而不是以当时的城市边界作参照之故。

第三个影响探讨郊区化起源的因素就是大都市区范围的界定。由于人口普查局和许多学者将郊区界定为大都市区以内中心城市以外的部分,在20世纪中心城市行政界限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大都市区范围的调整和扩大无疑增加了郊区在大都市区中的比重。当然,大都市区范围的扩大首先是由于郊区的延伸,但反过来,这种范围的扩大毕竟使郊区的发展显示出来,甚至被人为地加以夸张。比如,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1950年大都市区的范围进行了重新调整以后,郊区的范围不是根据人口密度、建筑模式等因素以社区为单位来进行划定,而是以整个县为单位的,一个大都市区往往包括很多个县。那些在大都市区范围以内,而又处于中心城市以外的所有地区均被笼统地界定为郊区。“根据这一定义,那些被指为‘郊区’的社区在人口方面从几百人到八万人以上不等,在土地利用构成方面从完全的居住区到几乎是完全的工业区以及两者之间几乎所有可能的混合体,在与中心城市的距离方面从紧密毗连的社区到100英里以外的社区。在中心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着相似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这种以县为单位确定的大都市区内,包括了大量的乡村人口。比如,1970年,美国乡村人口的8.1%位于大都市区以内的郊区。这种定义既使郊区的类型更加庞杂,也人为地扩大了郊区的人口规模。战后郊区的发展速度确实迅猛,但与大都市区的这种划定方法也有密切联系。这就使一部分学者认为,郊区的延伸是战后出现的新生事物,从而得出美国的郊区化起源于战后的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郊区的概念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学术界对郊区的定义存在很大分歧,郊区概念中存在的一些规定性因素影响了对郊区化起源的考察,静态的概念模糊了动态的过程。另外,郊区的地位也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近代中心城市对郊区的兼并,不断将郊区转变为市区,缩小了郊区的领域;相反,战后大都市区范围的划定和扩大,却又扩大了郊区化范围。所以,在郊区化起源这一问题上,中美学术界出现了见仁见智的看法。

(未完待续)

本文作者孙群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世界史教授。原文载《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03期。因微信平台限制,注释从略。

编辑:黄逍 常帅

责任编辑:黄逍

欢迎分享转载 →孙群郎 | 试析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起源(上)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