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正德人寿叫板保监会 “真冤”还是“混淆是非”?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正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正德人寿叫板保监会 “真冤”还是“混淆是非”?

发布时间:2020-12-24 18:18:10

6月初,中国保监会向郑德人寿发出监管函,引发了郑德人寿与监管部门的对抗。郑德人寿意外四次发布“叫屈”公告,甚至贴出检察组发布的“任磊检查语录”。保监会也立即做出回应,检查站出来监督,指出郑德人寿“混淆是非”。

被监管对象直接挑战监管部门,引起了很多关注。为什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保险公司会“抗拒监管”?这将是一场不断升级的拉锯战,还是一部失败的乌龙剧?

“造假”吃一票

郑德人寿“反监管”事件不断发酵和升级,源于中国保监会6月初发出的监管函。

6月6日,中国保监会在官网发布今年第8号监管函,揭露郑德人寿通过“政府补助资金”和“其他应收款”等项目虚增真实资本。中国保监会指出,扣除“虚增的实际资本”后,郑德人寿2014年第一季度末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87.08%,属于偿付能力不足的公司。

偿付能力不足是中小保险公司发展中常见的情况,但很少有人敢通过虚假增资来欺骗和粉饰偿付能力指标,这也让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公司郑德人寿“一夜成名”。

因此,中国保监会对郑德人寿的处罚是停止开发新业务、设立新分支机构、暂停投资新股、股票等金融产品。此外,要求郑德人寿在6月30日前有效提高偿付能力,并将酌情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

这种“限时处罚”也被媒体戏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处罚”,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记者注意到,在吃了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后,郑德人寿官网以亮橙色字体发布了这样一条公告:“各位用户,您好!由于系统维护,暂时不支持在线保险和保单查询。不便之处请谅解!”其实所谓“系统维护”,其实是监管部门勒令其停止开发新业务。

“大喊大叫和抱怨”有很多不同之处

监管当局向欺诈的保险公司开出罚单,这原本是一种常见的监管手段,但令人惊讶的是,郑德人寿并不信服。自收到中国保监会的监管函以来,郑德人寿在短短20天内发布了4条“投诉”公告,向中国保监会提出了挑战。它不仅坚持公司的偿付能力符合监管要求,甚至在公告中列出了检查组人员的“令人震惊的报价”。

6月9日,郑德人寿第一次“叫嚣”,称被保监会罚款“震惊、委屈、不解”。并强调公司偿付能力年年符合监管要求。

6月26日,郑德人寿第四次发出呼吁,距离中国保监会6月30日设定的“最后期限”只有几天了。不仅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股东的态度会被公之于众,而且所谓的内幕监管也会被揭露,保监会的检查组会被公开质疑,一群触目惊心的报价会被曝光。比如“别跟我玩这个游戏,看我怎么收拾你”“你爱跳楼就不关我们的事”等等。,等等,直接指监管部门在检查过程中的不规范言行。

郑德人寿的“隔三差五喊空”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网友表示,郑德人寿“骄傲”的回复语气和“哭闹”的行为确实让朋友们感到震惊,很可能也让发函的保监会感到震惊。

针对郑德人寿的公众抗议,中国保监会6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称郑德人寿的检查可以经得起监督。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回应称,郑德关于检查组检查人员的说法断章取义,混淆是非。

“反对监督”是怎么结束的?

郑德人寿被监管部门发现存在欺诈行为,但仍在监管部门面前公开叫苦,这在中国非常少见。与此同时,奢侈品高管团队、郑德人寿背后的股东纠纷等话题也备受关注。这种对抗监管的做法是「过度监管」还是保险公司本身真的「千疮百孔」?这场对抗将如何结束?

很多业内人士评论称,郑德人寿管理层反对监管的情绪表达有转移焦点之嫌。近日,记者多次致电人寿保险董事长兼总裁张,但无人接听。

一位保险公司高管认为,“中国保监会对偿付能力的计算方法有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在执行过程中要自觉遵守规定,对保监会和个别检查人员的言行推卸责任,也不能说明自己没有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郑德人寿除了“一哭二闹”等情绪表达外,并没有真正拿出解决偿付能力问题的方案。中国保监会表示,如果郑德人寿未能在6月30日前提交解决其偿付能力的有效计划,它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如根据《保险法》进行整改和接管。

欢迎分享转载 →正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正德人寿叫板保监会 “真冤”还是“混淆是非”?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