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过犹不及,事缓则圆,中庸并非平庸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论语》:过犹不及,事缓则圆,中庸并非平庸

发布时间:2020-07-31 12:52:46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原文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有道是:过犹不及,事缓则圆。

过犹不及,是说在处理问题,要考虑和把握好度的问题,可以透彻但是不能太彻底或者绝对,否则就会起反作用;事缓则圆,是说碰上紧急事件的时候,自己首先不能慌乱,要考虑好全局,找到好的切入点再放手施为,这样才能够圆满解决。

我们需要“中庸之道”。

中庸不是平庸,所以绝非因陋就简,当然更不能随俗浮沉。真正的中庸,讲究凡事都要合理,同时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如果超越了限度就不好了,哪怕是好事也会因此而变成坏事;做事情做得过了头还不如做不到,这就是“过犹不及”。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砍伐。问他们,说是“没有什么用处” 。庄子对弟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走出山来,庄子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无用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无用而被杀掉;先生你将怎样对待呢?”庄子笑道:那我就站在有用无用之间吧。

中庸是为人处世的学问,是讲究如何与人合作,合作的时候又怎样才能够维护自己与别人的共同利益的学问。最大公约数。没有双赢,只有双输。

中是做人处世的基本态度与原则,而庸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中特定的规律,除非你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这一规律,否则你的处世态度与原则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 →《论语》:过犹不及,事缓则圆,中庸并非平庸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