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窗 B-52H返回本土 美国在西太战略空军力量出现“空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空窗 B-52H返回本土 美国在西太战略空军力量出现“空窗”

发布时间:2020-08-15 21:07:28

  核威慑的“真假担忧”

  除了常规作战力量的捉襟见肘,美军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在本周也有些重要且具备象征意义的事情。这其中颇具象征性意义的一件事,就是美军在第二岛链上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关岛上战略核打击力量的变化。

  本周一的4月13日,美军在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进行了一次兵力展示,包括5架具备核打击能力的B-52H战略轰炸机、6架KC-135空中加油机,一架美国空军RQ-4“全球鹰”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一架美国海军的MQ-4C“海神”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以及一架美国海军MH-60S直升机在关岛跑道排成纵队,以“大象漫步”的形态进行展示。B-52H一方面是美国空军在第二岛链上发起远程常规攻击以及“空海一体战”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是美国“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力量的重要一环。正因如此,这次行动展示了驻关岛美军不可小觑战略轰炸机力量,也是美军战略轰炸机继3月27日派出两架B-52H靠近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以来,美国空军对西太平洋的潜在对手的又一次力量展示行动。

  不得不说,比起一串轰-6K,一串B-52的画面效果更震撼

  然而就当媒体刚刚感叹于美国空军远程轰炸机的强大,以及其对于西太地区对手造成的巨大压力的时候,美军的神奇操作令事情发生了180度的转弯:4月17日,美国空军从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起飞5架隶属于第5轰炸机联队的B-52H轰炸机,分成两批,一路向东返回了北达科他州的迈诺特空军基地。这种“装完X就跑”的操作,意味着关岛美军基地内目前已经没有任何战略侦察机,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战略空军力量也出现了“空窗”。

  “装完X就跑”是笔者能想到的唯一形容这件事的词

  美国战略空军匆忙撤离关岛的行动多少有些诡异,其原因也不甚明了。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是美国目前在西太平洋条件最好的几个空军基地之一,但美军战略轰炸机从2004年持续出现在关岛以来,并没有一支部队常驻于此,而是从本土的轰炸机部队中组建特混轰炸机部队到关岛执行轮流部署,每支部队的部署时间都是6个月。

  此前就有传言说美国战略空军有意缩短部署周期,但如果是部署上的调整,那么美军应该会安排其他的轰炸机部队进驻关岛用来接替。然而截止目前,美军并未向关岛调遣替换部队。而如果是因为“罗斯福”号航母上的新冠病毒引发美军撤离关岛,则理论上美军应该连包括空中加油机在内的各种飞机全部撤离……不管怎样,赶上美国海军西太平洋无航母可用的时刻,关岛美国战略空军力量的突然“消失”,无疑在战略上给人以更加丰富的遐想,而对于美军中那些关注美军在亚太与中国常规与战略军事力量均衡的人,这一时刻会有不安也毫不意外。

  毕竟解放军的战略值班核打击力量已经要开始发挥作用了

  美国对于中国军力的不安,本周在战略核武器领域里还有另一个老生常谈的例子。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发布摘要,指责中国未遵守暂停核试验、导弹防扩散承诺,并对中国履行的报告提出质疑。甚至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声称“中国很有可能即将在新疆核试验场实施小当量的核试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进行了严厉驳斥,而在反驳之中,有一句对于美国方面态度的描述颇为到位:“反观美方,近年来美方在中明确表示不会推动批准条约,甚至声称如确有必要将恢复地下核试验。国际社会应该高度警惕美方这种危险动向,敦促美方改弦更张。 ”

  这种没有任何证据的“理直气壮”,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阴谋论的论调

  全面更新战略核武库,这正是美国军队最近几年正在紧密筹备和酝酿的重要军事准备之一。由于美国面前核武库里的装备大多数装备于冷战末期的20世纪80年代,部分诸如“民兵”导弹这样的装备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这些装备在今天的同类武器中仍属先进,依旧可以比较好的完成战略核威慑任务,但其装备本身已经接近到寿,亟需耗费巨资研制采购新装备加以替换。

  虽然美军的军费世界第一,但短时间内研制和采购一大批战略核武器依然是一笔沉重的负担:计划研制建造的新一代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即使一切顺利、毫不超支,在不考虑艇上下一代潜射洲际导弹研制的情况下,也要花费1000亿美元;165架B-21轰炸机的采购按照目前乐观的设想,单价也高达5.5亿美元;下一代采购的642枚洲际弹道导弹每枚至少需要1亿美元;新一代潜射弹道导弹的成本也不会低于次数……在需求更迫切的美军常规武器也要吞噬海量军费的情况下,这些采购了大概率也不会使用的核武器的研制装备必要性,自然也需要更加充分的理由加以证明。而“应对中国”无疑是各种理由中最为充分的一条。

  美国下一代核威慑装备的共同特点,就是都很费钱

  解放军在过去十几年中确实对本国的核武库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升级,一方面将中程弹道导弹从传统的核威慑武器升级为具备打击航空母舰在内各类目标的中程精确制导常规武器系统,另一方面双管齐下,在升级原有东风-5系列井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同时部署更多的机动发射洲际弹道导弹,使我国在核武库总规模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强了对美战略核威慑力量的规模和质量,使其在面对具备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时候仍然具备可观的战略威慑能力。这让美国的核武库更加不可能形成起针对中国有单方面碾压优势的局面,也让美国对于进一步升级本国核武库有了正当的需求。

  某种程度上,正是美国在战略核武器领域种种试图突破条约,打破现有战略核力量平衡,建立美国占据绝对有事的战略核力量等一系列试探举措,加上美国一贯以来“以己度人”的战略思维定式,才会让美国不惜编造谎言,为本国在战略核力量上的更新升级“开路”。

  上世纪90年代美国战略核力量“独步天下”的美好,至今仍然有不少美国人希望重现

  这样的故事不仅发生在美国对中国的评估中,也出现在美国对俄罗斯的推测里。同样还是15日,美国太空司令部表示,俄罗斯当天试射一枚反卫星导弹,是继今年早些时候用卫星“抵近观察”美方卫星以后,再一次展现对美国“太空利益”的“威胁”。虽然俄罗斯的综合国力早已不具备在太空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但对于2019年8月正式组建太空司令部,12月批准组建太空军的美军而言,为本国发展太空军事力量,甚至实现太空军事化的最好借口,自然就是让自己的对手看起来也一样可怕。

  不管是对中国的胡编乱造,还是对俄罗斯的横加指责,美国军方的这一系列举动归结到最后,依然是要为本国下一阶段在核武器和太空武器领域的相关行动制造更加充足的理由。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在战略核力量上依旧明显落后于美国的大国而言,按照自己的节奏做该做的事,依然是应对美国咄咄逼人挑战的最佳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 →空窗 B-52H返回本土 美国在西太战略空军力量出现“空窗”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