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在六十年代 『有一种情怀叫:院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闯荡在六十年代 『有一种情怀叫:院子』

发布时间:2020-10-29 10:56:08

随着时光的流逝,如梦幻一样金色的童年已经久远而去不复往返,幼时的画面已经模糊不堪,如房檐下破碎的蜘蛛网一样,随风摇曳,支离破碎,逐渐化为烟尘淡淡的消失在时光的长河中。
如今在城市生活已然达10余年之久的我来说,对于曾经生活的老家那院子,更是颇为留恋与追忆,正所谓:亲不亲故乡人,甜不甜故乡水! 时逢周末,太阳十足,带着三岁的小鱼儿回到老家,又一次踏入老家这熟悉而又亲切的院子。老家的院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七八户人家依地形而建,择向开门,围绕院子中间100多平方米空地形成半封闭“四合院”之势,那院子中间头,留下一条四米余宽的路,和村上主公路紧紧相连。
院子对于我而言,是一种亲切的称呼,它承载了我曾经生活时代的画面。自记事起,院子就是我们快乐玩耍的地方,小时候和同龄的朋友们,在院子里玩捉迷藏,到处疯跑,拿棍棍棒棒打打闹闹,骑着二八加重自行车在院子溜圈,那都是家常便饭了,快乐的时光总是在院子里自由度过,院子留给我太多太多的记忆,而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琐事的缠身,这一切都显的淡墨如丝了,也许就像《渴望》那首歌唱的那样,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
院子,静静地见证院子人勤劳致富,创造生活,改变命运的运行轨迹。变化最大就是院子里的房屋。早期前三四十年吧,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初期,受制于生活水平,物质水平,文化水平制约,早期的房屋都是土墙夯实,屋顶盖瓦,条件稍微富余好一点的几户,面墙用上好的木板镶嵌,两间搭一厦格局。
随着土地到户,国家政策的允许,一些头脑灵活勤劳动手的院子人,开始外出务工,做生意,做贩夫,揽工程,各行各业均有,幸运的人逐渐的挖掘到人生第一桶金。随之而来推倒土墙,盖起人们羡慕的红色砖房平房,再到二层楼房。在80年代,“万元户”当时在社会上都是一个了不起的传说,但是在院子里已经是悄然的产生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外出务工北、上、广闯荡,带来的经济飞速的发展,到现在已然是私家小车盛行,乡村别墅林立。
院子,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社会人际关系纷杂的窗口缩影展示,但又是一个暖炉不断的温暖了院子里的人。早期院子里的人,街坊邻居有闹口角,争地界小矛盾发生。每年时常是东家不吵,就是西家闹,逐渐的发展演变户户关系紧张,人际关系复杂,甚至于多年不相往来,也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随着社会发展,外面社会闯荡多了,文化水平高了,发展经济是首要的,近十来年,已经很少很少听到下雨天闹事吵架的。反而是热闹喜事情多了,院子里任意谁家有个结婚,添娃,买房,买车,姑娘女子出嫁,娃子满月等,院子里的人每每都是要回去帮忙的,只要是能赶的回去,必然是全部到场。在如今吃喝不缺的情况下,用句时髦的话说,那就是凑个人气,投个热闹。要是遇到多年不见的朋友,那桌子上更是热闹非凡,酒意横行,潇洒人生,这热闹的场面,恰巧也是院子人幸福而温馨的表现,当然聊的更多的话题都是围绕––院子里的人,院子里的事。
院子,是一块丰宜的沃土,是院子人停泊的港湾。在岁月的蹉跎交替中,一代代院子人,自幼生长在这里,不断的走出去,不断的回到这里,不断建设这里,还有如今那年逾花甲的老人仍在不断守候这里,可以说,有关院子的烙印已经深深的置埋于曾生活在这里的人。
冬季的夜晚,气温骤降,院子里的人,在院子中间早早的笼起一大堆火烤起来,虽说是烟雾灰尘到处飞,爱脏衣服,但是那熊熊燃烧的柴火,却是给力的旺,烤在身上暖洋洋的。围绕大火旁边的院子人,海阔天空的谈论天地,幼稚的孩童紧紧依偎在大人怀抱,听着那久远的故事,脸上小脸蛋更是泛起红彤彤油光,慢慢的在温暖怀抱中静静的熟睡进入甜蜜的梦乡。
更有热心的长辈们拿出锅里蒸好的红心红苕,或者拿出自产的瓜子花生,三两下,一锅红苕底朝天,在闲言碎语中磕着瓜子闹着壳,那个场面实在是让人回味与无穷。
院子,没有景色之秀丽,没有天然的度假山庄,也没有碧波河流所围绕,唯有的只是那院子中间100多平米的空地而已,但是它却是更多院子人心中的良田,是睡梦里那丝魂牵梦绕的源~

欢迎分享转载 →闯荡在六十年代 『有一种情怀叫:院子』

Copyright © 2002-2020 鲁旭娱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30号-1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